《儒林外史》:范进考秀才24年不成功,他为什么不放弃,要坚持到发疯?两个现实因素说明缘由,换做是我们也很难放弃

文摘   生活   2024-06-27 11:27   四川  


范进中举的故事,是结合了明清时期的科举背景的。

 

明清时期,人们要想通过科举考试,走仕途发展之路,需要经历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大环节。并且,每个环节,都不轻松。

 

比如童试。童试要分三场:县试、府试和院试。参考的考生,得有已经考取功名的人作保。

 

每个分场拔得头筹的考生,不用参加剩余的考试。也就是说,县试成绩第一的考生,不用参加府试与院试,以此类推。

 

若是这三个拔得头筹的考生,其他需要考核的地方都符合要求,那他们就是能参加乡试的秀才。

 

至于其他考生,则要按照录取标准进行筛选,入选者继续参加府试与院试,院试结束后,等待成绩通知单。

 

这里的成绩通知单,不是告诉考生考得好不好,而是告诉考生:你有没有通过综合考核,得到乡试参加资格。

 

若是得到了,那就和前面的三位第一名获得者一样,是能参加乡试的秀才。若是没有得到,要么放弃,要么回家就等来年再考。

 

幸运的是,参加童试的考生不限年龄。只要自己学到位了,就可以在老师的评估下,按要求做准备,去参加考试。

 

不太幸运的是,三场考试的录取率逐渐减少,考试越往后,录取率越低,考题范围还会增加。

 

基于此,不少考生都当爹了,孩子都在备考了,他自己还在为秀才考不中而发愁。

 

晚清的名臣,被称为“半个圣人”的曾国藩,就曾和他的父亲一起参加过同一场童试考试。

 

曾父之前已经考过好多次,终于在43岁和曾国藩一起考的这一场,如愿考中,而曾国藩却落了榜。



当然,高要求的背后,也有好的福利在等着入选的秀才们。



获得乡试参考资格的秀才们,可以免除家中两个人的兵役,能少交两石粮食给公家,可以不用服兵役,见到知县弯腰行礼就好,不用行跪礼。

 

若是遇到什么事情要被县老爷审问,县老爷在没有得到学校允许的情况下,还不能对秀才用刑。

 

除此之外,秀才还有代表他们身份的专属服装,旁人一见那服装就知道谁是秀才。妥妥的以衣识人身份。

 

联想电视剧《知否》里,孙秀才和他的母亲虽然不太讨人喜欢,但在外时仍旧被大家尊捧,就是秀才身份给的底气。

 

加之孙秀才娶了知书达理、财力厚实的盛家女,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上加好,他沉不住气,飘了起来。

 

可范进就没有孙秀才那么幸运了。他本就家中贫寒,为了支持他读书考试,家里的日子过得更为艰难。

 

他的老丈人看在眼里,也是急在心里。因为范进年年考秀才,年年与秀才功名擦肩而过。

 

旁人劝解范进放弃,范进不听。他的老丈人帮衬范进家中生计,已经越来越吃力,也忍不住劝范进放弃,范进一心求取功名,入仕奔前程,也不听。

 

范进的执着,引来大家的嘲讽和辱骂。范进一边应承着讽言恶语,一边备考。

 

时光流转,范进从三十岁的青年,熬成了五十四岁的中年,才迎来考试的转机。




五十四岁那一年,考官见范进面黄肌瘦、衣衫单薄老旧、胡须花白,头微微低着,心中惊讶:这位考生怎么这个样子?

等到范进交卷时,考官瞥了一眼试卷,就把卷子放在一边,就问起范进的问题来。


考官不问不知道,一问就吓了一跳:范进考秀才竟然考了二十余年还不中。惊讶之余,考官把范进的卷子拿过来,重新多看了几遍。


终于,范进在这位考官的审核下,中了榜,成了秀才。乡试就要举行,范进不用等三年就能参加乡试,考取举人功名。


考试散场后,考官又找到范进:“看你的文字,我知道你的火候到了,接下来的考试,你定会发达。”


二十几年来,除了妻子老母,恐怕没有什么人,真心实意地支持范进参加科举。如今陌生的考官如此肯定范进的学识,范进既兴奋又忐忑。


他高高兴兴回到家,妻子老母都向他祝贺,老丈人却狠狠骂了他一顿,并阻止他参加乡试。


范进心有不甘,若是在乡试中中榜,便是举人。举人是可以直接获得官职的。


好一点的是县令,次一点的也是县丞、主簿、通判等职位。如此,算是一只脚已经真真切切地踏进了仕途。


如若不然,就在乡试中举之后,一边结交人脉,一边准备会试。只要能在会试中中榜成为进士,谋得官职可就十拿九稳了。


临门只差一脚,理想就能变成现实。到那时,自己前途光明,声名远扬,家中生从此活无忧,一家人的地位会从农提升为士。


如此名、利、地位三丰收,付出的只是近在眼前的一场考试,范进说什么也要去。


这不,范进偷拿了家里所有的生活费,跑去参加乡试。等考完试回家,妻子老母已经饿了两三天,意识迷糊不清。


现实真是好残酷,逼得范进一个读了几十年书的人,偷钱去考试。


好在,有心人天不负,这一次范进考进前十名,成了实实在在的举人。


喜讯递送那一天,范进要去菜市场卖掉家中仅有的老母鸡,买米给饿得不行的妻子老母煮粥喝。

刚走出家门,就听到不远处有人敲锣打鼓,吹拉弹唱。范进知道那是谁家要操办喜事,却不认为是自己中了举人。



二十几年来,范进接收到从来都是落榜的坏消息。这一次,他也这么认为的。

 

他已经在思维上习惯性的认为,他是中不了的。


至于大家的讽语恶言,他也是习惯性的自我崩溃,又习惯性的自我疗愈,继续前行。


这样的习惯,早已形成一个“求而不会得,需再接再厉”的思维闭环。


他已经忘记了自己终有一天会学有所成,也没想过只考一次就能从秀才变成举人。


所以,当邻居在菜市场找到他,并告诉他,他已经是举人老爷时,范进只觉得邻居又在拿他开玩笑。


两人在菜市场争吵,范进一再责怪邻居糊弄他、戏耍他。邻居实在没办法,只能摔了范进的鸡,生拉硬拽把范进带回了家。


范进见了送喜讯的人,接过通知单读了又读之后,才双手拍着掌,嘴里念着:“好了,好了,我真的中了!”


简短话语中的两个“好了”,充分诠释了范进目标达成、如释重负的解脱感。


而“我真的中了”一语,表达了他对结果的难以置信与不得不信,他内心涌起了很强的冲击力。


惊喜突然降临,范进原本的思维闭环被打破,情绪上又大起大落,范进身心一时承接不住,痰迷心窍,便疯了。


幸好,他老丈人有魄力,敢听取别人的意见,甩手打了范进一嘴巴子,再刺激范进说他没中,范进才快速清醒。


要不然,他就参加不了后面的会试,做不了官,实现不了追求了大半辈子的理想。


老话说,痴迷名利,不撞南墙不松手,易成悲剧。


偏偏范进毕生的理想,就是这与功名利禄紧密相连的科考入仕之路。


好在,范进和他的原型人物,经历了明清两朝的黄士俊一样,是幸运的。他们虽受了科考的磋磨,但他们都在仕途中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童试、乡试、会试,每通过一场考试,都有实质意义上的奖励。所通过的考试等级越高,奖励就越多。


这是一个妥妥的利益闭环。放到现在,就是我们熟悉的“做到某某事,有某某奖励”模式。


比如,期末各科考90分以上,有某某奖励。古时候,考上举人的奖励,比秀才的奖励多上一倍有余。


古往今来,若是额外的奖励始终与目标紧密相连,很多被奖励吸引的人都会受到鼓舞,专注在其中难以自拔。


仔细想想,若是我们生活在范进的时代,走范进的那条路,指不定也和范进一样,过程再难也不想放弃这仅有的可以改变命运的科考之路。

 

本文参考资料《儒林外史》和百科资料。正文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若侵权致歉删除。







点击下方,可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李章琼笔记分享
历史人物故事、读书笔记分享,精彩内容持续更新,感谢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