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中,如何分辨身体是真寒还是假寒?真没用药?

健康   2024-10-20 00:01   河南  

在中医中,分辨身体真寒假热与假寒真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望诊

面色

真寒:面色苍白或暗淡。这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不能温煦面部,导致面色失去光泽。

假寒:面色可能泛红。假寒真热时,体内有热邪内郁,阳气被遏,不能外达,有时会出现面色泛红的假象。

舌象

真寒:舌淡苔白。阳气虚弱,不能温运血液,舌色淡而不红;寒邪凝滞,舌苔多为白色。

假寒:舌红苔黄。热邪内盛,舌质红;热邪熏蒸,舌苔多为黄色。

脉象

真寒:脉沉迟或微细。寒邪内盛,阳气虚弱,不能推动血液运行,故脉象沉迟无力;阳气衰微时,脉象可微细欲绝。

假寒:脉沉数有力。热邪内郁,气血运行不畅,脉象虽沉但数而有力。

二、闻诊

声音

真寒:语声低微。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减弱,声音低弱无力。

假寒:语声高亢有力。体内有热邪,脏腑功能亢奋,声音洪亮。

三、问诊

畏寒程度

真寒:畏寒喜暖,加衣被或近火取暖后,寒冷感可缓解。这是因为体内阳气虚弱,不能温煦机体,对外界的寒冷特别敏感。

假寒:畏寒但不欲近衣被。虽然有怕冷的表现,但并不想增加衣物或靠近热源,这是因为热邪内郁,阳气不能外达,而出现的一种假象。

口渴情况

真寒:口不渴或喜热饮。寒邪内盛,津液未伤,故口不渴;若渴则喜热饮,因为热饮可助阳散寒。

假寒:口渴喜冷饮。热邪伤津,故口渴;热邪内盛,喜冷饮以缓解燥热。

二便情况

真寒:小便清长,大便稀溏。阳气虚弱,不能温化水液,故小便清长;脾阳不足,运化失常,大便稀溏。

假寒: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热邪内盛,耗伤津液,故小便短赤;热结肠道,大便干结。

四、切诊

四肢温度

真寒:四肢厥冷。阳气虚弱,不能温煦四肢,故四肢冰冷。

假寒:四肢虽冷但胸腹灼热。热邪内郁,阳气不能外达四肢,故四肢厥冷;而热邪内盛于胸腹,故胸腹灼热。

如果身体真寒,即阳虚内寒,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以下中药:

1、附子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适用情况: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等。

特点:附子性大热,为温里散寒的要药,能峻补元阳,驱散阴寒。但附子有毒,使用时需严格控制剂量,并经过适当的炮制和配伍。

2、肉桂

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适用情况: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腹痛,痛经经闭。

特点:肉桂既能补火助阳,又能温通经脉,对于阳虚寒凝所致的各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3、干姜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适用情况: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

特点:干姜性热,善温中散寒,为温暖中焦之主药。对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痛、呕吐、泄泻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4、吴茱萸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适用情况: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特点:吴茱萸性热,能温肝暖胃,散寒止痛。对于肝胃虚寒所致的头痛、腹痛、呕吐、泄泻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5、小茴香

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适用情况: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特点:小茴香性温,能温肾暖肝,散寒止痛,理气和胃。对于寒凝气滞所致的腹痛、疝气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6、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效: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特点:主要针对中焦脾胃虚寒,以温阳散寒、健脾益气为主。

7、桂附地黄丸

成分:肉桂、附子(制)、熟地黄、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

功效:温补肾阳。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饮喘咳。

特点:着重补肾阳,对肾阳虚引起的各种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8、右归丸

成分: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

功效: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溏薄,尿频而清。

特点:补肾阳作用较强,适用于肾阳亏虚较为严重的情况。

9、艾附暖宫丸

成分:艾叶(炭)、香附(醋炙)、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

功效: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量少、后错,经期腹痛,腰酸带下。

特点:主要针对女性宫寒,有温经散寒、养血调经的作用。

10、小建中合剂

成分: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脘腹疼痛,喜温喜按,嘈杂吞酸,食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证候者。

特点:能温中健脾、调和气血,对于中焦虚寒所致的腹痛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身体假寒即真热假寒,治疗应以清热为主,可选用以下中药:

1、石膏

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适用情况: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症见高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肺热喘咳;胃火牙痛、头痛;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等。

特点:石膏大寒,善清泄气分实热,为清热泻火之要药。对于真热假寒证中热邪炽盛的情况有较好的清热泻火作用。

2、知母

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适用情况: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肺热咳嗽,阴虚燥咳;骨蒸潮热;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

特点:知母既能清热泻火,又能滋阴润燥,对于真热假寒证中热盛伤阴的情况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黄连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适用情况: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

特点: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力强,对于真热假寒证中热毒炽盛的情况有较好的疗效。

4、黄芩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适用情况: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

特点: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较好,对于真热假寒证中热邪夹湿的情况较为适用。

5、黄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适用情况:用于湿热泻痢,黄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蹙,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湿疮等。

特点:黄柏善清下焦湿热及肾中虚热,对于真热假寒证中热在下焦或肾阴虚火旺的情况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6、牛黄解毒片

成分: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特点:对于内热炽盛引起的假寒症状,有较好的清热泻火解毒作用,可缓解热证表现。

7、双黄连口服液

成分:金银花、黄芩、连翘。

功效: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特点:可清解在表之热邪,对于因风热之邪引起的热盛假寒有一定疗效,能改善发热、咽痛等症状。

8、清开灵颗粒

成分: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

功效: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用于外感风热时毒、火毒内盛所致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绛、苔黄、脉数。

特点:对于热邪内盛引起的高热、烦躁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帮助解除热邪郁闭而出现的假寒现象。

在线中之医
弘扬中医文化,维护全民健康。倡导科学养生,探讨疑难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