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国际部作为国内国际教育萌生的初始形态,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
1956年,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始建,这所学校是北京建制最早、规模最大的公办国际学校,最初是作为外交部子弟小学,主要服务外交官子女的。直至1973年,学校开始面向外部,大规模招收各国外交官员子女入学。
1975年,北京第五十五中学国际学生部宣布成立,开始招生各国驻京使馆、商社的子女,成为北京第一所招收外籍学生的公办学校。
这两所学校堪称早期公办国际教育的典范。然由于时代限制,这两所学校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方式,与当今的国际教育仍存在较大出入。
随着国家的日益开放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家庭的学生选择出国读大学的也越来越多。在传统的国内学制下,选择出国留学的学生既要在高中三年保持至少前50%的GPA,还得业余时间学托福、做社会活动,这种双轨制度下的全面发展着实难以为继。因此,让这些学生在出国前有针对性地学习国外课程、了解国外学校需求并做有针对性的应考准备和申请辅导,就成为家长和考生的现实需求,以及公办高中国际部、国际班应运而生的理由。
1993年6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教卫办批准,上海中学国际部正式成立,成为国内第一所公办学校国际部。
1995年,国家教委发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2003年,国务院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让公立国际部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政策支持。
此后十年,各地的公立国际部发展正式进入黄金增长期。截至2013年底,中国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猛增至338家,公立国际部的发展趋势也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蔓延。
数量与日俱增带来了愈发繁多的质疑之声。综合而言,被诟病最多的则是:定位不清晰、课程设置紊乱、师资不足、以高收费为目的、财政管理缺位、教材内容未经审核、无办学资质、虚假宣传欺诈家长、沦为洋应试而忽略国际教育本质等。
在这一背景下,国家从顶层设计的维度进行重重把关,对各种形式的高中“国际部”和“国际班”进行规范,对于符合条件的、能够转入正常“合作办学”的要规范办学;不符合规定的进行清理。与此同时,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规律也不断对公立国际部进行筛选清洗。双重把控下,最终留下了一批办学实力过硬、具备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质国际部。
虽然以往提及优质公立国际部,北京往往因其丰富的资源和较高的知名度被作为讨论的中心,但实际上,许多其他城市也拥有办学实力不容小觑的公办国际部,在办学实力方面,同样展现出了较高的水平。
上海
民办包围之下,头部公立国际部屹立不倒
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改革开放的深入与拓展,中外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化发展的浪潮汹涌澎湃,这一时代背景催生了对教育领域多元化、国际化的迫切需求。上海这座矗立于中国沿海的经济龙头城市,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对教育事业提出了更具前瞻性的要求。捕捉到这一历史机遇,诸如协和、均瑶、光华等集团相继投身国际教育事业的蓝海,创办了国际学校,这一趋势也在无形中确立了民办教育在这一地区遥遥领先的地位。
然而,民办国际教育的强大并未造成公立国际部的式微。上海的公办国际教育也以自身独特的优势,吸引了广大对国际教育感兴趣的家庭,并凭借过硬的办学成绩经受住了外部的质疑与挑战。
1993年,上中国际部于1993年成立,而后十年间,上外附中国际部、华师大二附中国际部、进才中学国际部和复旦附中国际部也相继成立。这些老牌公立国际部发展至今,依旧能够吸纳到上海最好的一批生源,每年报考人数及升往世界知名学府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用自身的教育在时间的沉淀中凝结出了精粹。
上海中学国际部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上海经济的蓬勃发展,对高质量国际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1993年,为满足外籍人士及本地家庭对国际化教育的需求,上海中学依托其深厚的办学底蕴和优质的教育资源,率先创办了国际部。1995年,上中国际部加入IB国际文凭组织,是走在中国国际教育最前沿的一批IB学校。2003年,学校正式成为上海唯一一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系校,并陆续成为AP、SAT、PSAT和托福的授权考试中心。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念均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学校助力每一位独立自主、有责任心的学生的个性化和终身发展,希望从这里走出的都是兼具国际视野和中国情结的国际型人才。
上中国际的课程教学以学生综合、终身发展为核心。学校为小学到高中全年级提供类美国课程,涵盖语言、文理科、艺术和体育等近八百门必修和选修课,设置标准水平、荣誉水平等多种等级,并提供丰富的活动机会,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需求。
科创教育方面,学校的高中科技指导办公室为学生搭建了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学校的项目驱动式课程(PBL)鼓励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复杂问题,推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此外,学校还推荐学生参加重量级的国际STEM挑战和官方认可的学术活动,如国际学科奥赛。此外,学校会定期邀请顶尖专家进行前沿科普性和探索性讲座,让学生真正站上巨人的肩膀。
上中国际的2024届毕业生在升学申请中成绩斐然。200多名来自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高中毕业生中,赴英美留学的学生共获得了来自美国藤校及英国牛剑共计30份录取通知书,专业涵盖了自然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计算机音乐、比较文学、国际研究、心理学等多个方向。
去年是上中国际部成立的第30周年,学校正式形成了“一体(上中路校区)四翼(张江校区、临港校区、虹口校区、奉贤校区)”的发展格局,其中虹口校区在今年9月份已经正式开学,奉贤校区的工程也已启动,预计将于2025年底完工。相信在这种全面的部署下,上中国际部将持续扩大教育优势,将影响力辐射至更多区域。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
复旦附中国际部(FDIS)成立于2002年,为持有外籍护照以及港澳台身份的1-12年级学生提供国际教育。学校是美国西部院校协会WASC成员校,实施美国大学理事会授权的AP课程以及国际文凭组织授权的IBDP项目,同时也是美国考试中心正式授权的SAT、ACT、AP考点。
学校将学生的未来发展置于高处,强调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都能为学生的未来赋能,也是因此,学校在践行IB课程理念的同时,努力尝试打破传统授课壁垒,让学生在高校教授及研究人员的带领下,初步尝试探索学术兴趣,通过真实的研究与实践,来明确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
上海交通大学
附属中学IB课程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交通大学双重领导的市重点寄宿制高中。2011年,学校引进世界领先的IBDP国际课程,成立IB国际课程中心,开设IBDP国际课程实验班;2014年,学校正式获得上海市教委批准,开办IBDP国际课程试点班,每届招收20人,为高中学生提供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开启通往世界一流名校的快捷通道。
交中IB课程中心拥有一支国际化的教学团队,国际课程部分由外教和双语老师授课。中方语文老师均有IBO认证的执教资质,专职教授IB语文课程,敬业负责。在组织架构上,中心设有外方学术校长、DP协调官、学科教研组长,共同负责教学质量管理,接受IB国际文凭组织和上海市教委相关部门的监管。在教学教务管理上,采用Managebac和Turnitin等先进的管理系统。
在历届毕业生中,60%以上的学生获得了美国前30、英国前5,加拿大前3的世界知名院校的录取。历届试点班毕业生被美国前30或同类世界顶尖大学录取的比例更是达到90%以上,包括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西北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康奈尔大学、莱斯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
广州
占据先发优势,持续引领地区国际教育
1989年,广州迅速崛起,跃居全国第三大城市经济体,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国际教育的扎根于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这一背景下,外籍学校率先涉足国际教育领域。为了解决在广州工作的外籍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广州美国人学校于1981年应运而生,并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几乎独占了国际教育市场,鲜有竞争对手。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1年至2012年间,广州迎来了外籍学校的新一轮增长,这些学校主要服务于企业外派人员的子女。然而,此时广州的公办国际教育仍处于萌芽阶段。
转折点出现在2004年,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开设了国际课程班(即现今的华附国际部),标志着广州公办国际教育的正式起航。其出现不仅填补了公办学校在广州地区国际教育领域的空白,还开启了该地面向国内学生提供国际教育的先河。随后,广外国际部于2010年成立,省实AP在2012年获得教育厅首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批准,执信国际部也同年成立,而广雅中学则在2013年紧随其后,成立了国际部。
尽管这些公立国际部在初创时期面临着诸多挑战,成绩并不突出,且经历了漫长的成长与调整期,但如今,它们已经发展成为广州国际教育领域的佼佼者。即便面对如优联等实力雄厚的民办学校的竞争,这些国际部依然能够吸引广州最优秀的学生,升学成绩也屡破新高,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华南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国际部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成立于2004年,系由广东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华师附中国际基础课程中心,于2009年初正式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国际部(HFI)。HFI的国际课程教育始于2004年由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英国北方大学联合会联合开设的一年制IFY英澳预科。2009年3月,在成功开设IFY英澳预科五年后,经美国大学理事会(College Board)授权批准,HFI开办了华南地区首个AP美式高中。
HFI的国际高中分为三年制和四年制。三年制高中国际课程系国内高中课程与AP课程的多年有机融合实践,形成了独特且高难度的卓越融合课程体系,帮助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架构,奠定扎实的学术基础,养成严谨的学术作风,培养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HFI四年制强基课程体系是HFI在三年制融合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有意识在科研素养和创新意识培养方面新开设的,独立的课程体系。从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热爱着手,开设更多符合学生学科兴趣发展、拓展学生认知,完善学生知识架构的选修课程,建立更科学和人性化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有机会去接触和选修符合自己兴趣爱好以及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课程。
在科创方面,HFI与多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方向签订合作协议,让学生的兴趣和热爱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通过学生自己生活中所碰到的问题和社会问题去思考,探索研究更多的领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有机会再参与讨论、调查、实验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对科研的热爱,也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鼓励和锻炼。
广州外国语学校IB课程项目
广州外国语学校是教育部1962年批准开办的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广州市属唯一公办外国语学校。早在2009年,广州外校国际部便启动了AP、A Level课程,为10到12年级的学生提供系统、创新的国际化教育。随着课程不断成熟,2015年,广州外校国际部将目光投向与自身“博学、雅正、融合”的校园文化理念充分契合的IBDP课程,历时五年,最终于2019年获得IBO授权,同时也成为广州市唯一一所具备IBDP教学资格的公办学校。
2023年,广外IB首次进入中招平台招生后,便吸引了众多中考700分以上的高分段考生报考,最终这学校首届毕业生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近1/3学生获QS全球TOP30院校录取,近2/3学生获QS全球TOP50院校录取。今年,学校第二届的录取成绩更是斐然,33名毕业生收获全球知名院校offer294枚,累计获奖学金374万美金,第二届毕业生即荣获剑桥录取,使得学校成为2024年广州地区夺得剑桥录取五所学校之一。
广东实验中学AP国际课程
广东实验中学(简称“省实”)是直属广东省教育厅领导的省级重点中学,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其前身为1872年清政府设立的“留美幼童英语先修班”,距今已逾140年。1987年,学校定名为广东实验中学。为实现学校国际化办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渠道,学校于2012年开设广东实验中学AP国际课程,简称“省实AP”。
学校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因此将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学校以公共演讲、世界历史、批判性阅读等课程为依托,选取大量评论性文章、历史文献及严肃文学,结合数学、理化等科学类课程对逻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养成在面对观点时质疑、寻找证据、严密论证、归纳表述、提出建设性建议的批判性思维的习惯,成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在2024届的录取中,省实AP强势揽获3所美国TOP10顶尖名校录取,包括全美排名TOP7杜克大学、TOP9西北大学、TOP9卡尔顿学院(文理学院)。学校学生更是第八年将康奈尔大学录取收入囊中,续写省实“小康村”佳话。截至今年,省实AP已连续五年实现“美国TOP10+藤校”录取双丰收。在专业录取上,三位学生分别斩获广州唯一美国前十杜克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广州唯一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录取,以及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数据科学(机器学习方向)录取。
2023年起,省实AP被正式纳入中考招生系统,所有通过广州市中招系统录取的学生均可获得广东实验中学学籍。
深圳
起步较晚,奋勇直追势不可挡
在深圳的国际教育版图中,公办只占据了不到一成的比例。相较其他三个城市,深圳的国际教育发展稍显迟滞,且与广州不同,深圳的国际教育是由外籍学校和民办学校拉开的帷幕,公办国际教育探索起步较晚。
进入21世纪,深圳的国际学校迎来飞速增长期。2003年,深圳国际交流学院成立,并自2005年起,蝉联牛剑录取全国第一,成为深圳地区当之无愧的国际学校翘楚。2014年之后,民办国际教育的发展进入腾飞期,像深圳新哲文院、深圳国际预科学院、深圳万科梅沙、深圳爱文国际、哈罗国际学校都是在这一时期快速发展起来的。
深圳的公立国际部招生,通常需要学生经过中考,达到学校的招生分数线后,才能通过申请转至国际课程体系,该地区目前开设国际课程体系的公办学校有八所——深圳中学、深圳中学数理高中、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外国语湾区学校、深圳高级中学、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深圳龙城高级中学、深圳第三高级中学。其中,深圳四大名校高中——深圳中学、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实验学校、深圳高级中学中,除深圳实验学校外的三所学校都创办了国际部。
深圳中学国际部
深圳中学创办于1947年,1983年获评深圳市唯一的省重点中学。深圳中学从2007年就开始研究AP课程,并在2009年完成在美国的注册,在深中国际体系开设AP课程。深圳中学每年中考放榜后,会对考入深圳中学、有进入国际课程体系意向的学生推荐两本经典英文原著,8月份学校会组织考试。主要会考查学生英语能力、是否有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深中国际部目前开设的中英、中美融合课程,均以国家必修课程为基础,巧妙融合了美国AP课程和英国AL课程的精髓。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开设了多个领域和不同难度的校本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广阔空间,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实现个性化发展。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深圳中学不仅统筹校内高水平人才队伍资源,还积极拓展各类社会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强大的助力与支持,与大疆、腾讯、华为、华大基因、光启、中广核等知名企业,以及北大、清华等著名大学合作,建立了10个创新体验中心和9个创新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将课堂学习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学习知识、认识世界。
2024年,在深圳中学国际部申请美国方向的49名同学中,有7名学子获得了U.S. News排名前10的顶尖大学录取,6名成功被常春藤联盟大学录取。不仅如此,还有17名同学获得了U.S. News排名前20的大学的青睐,而高达39名同学收到了U.S. News排名前30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更令人振奋的是,所有申请美国方向的49名同学都成功获得了U.S. News排名前50的大学的录取,录取率达到了100%。
深圳高级中学(集团)
国际课程体系
深圳高级中学在历史上拥有很多个第一和唯一。学校始建于1997年,是国内最早全面使用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等教学手段的新型现代化学校。仅在国际课程体系开设的第5年,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国际课程体系就成为全国第六,广东省唯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次年,便获得由美国大学考试委员会授予的AP学校代码,AP课程得到美国大学理事会官方认可;2017年,学校又以堪称完美的速度与质量获得IBO国际文凭组织资质认证,成为广东省首家、全国唯一面向校内招生的公办IB世界学校;2018年,深高(集团)以其强大的办学实力又获得剑桥国际教育A-Level课程正式授权,开创性地成为全国首家同时提供IB、AP和A-level三种主流国际课程的公办学校,多元升学路径就此开启。
为实现中西教育优势融合,SID开设有IB/A-Level/AP三类主流国际课程,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课程方向。学校与海外多所高校及高中缔结为姊妹学校,在每年的春假及新年假期间,友好学校均会派遣在职大学教授来深为国际课程体系学子授课。
此外,深高还精心组建了几个关键的教育教学管理共同体,包括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年级教育教学管理共同体、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教学研究共同体、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共同体以及以3F教师为核心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共同体。这些共同体形成了深高集团教育教学核心工作团队的基础。
在学校全体的努力下,2024届共有63位学生获得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多个国家或地区99所大学377份Offer,人均6份。U.S.News或QS世界大学TOP10录取率30.2%,TOP30录取率76.2%;英国方向G5录取率44.7%;中国香港TOP3录取率77.8%。
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
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成立于2011年,是一所经过授权的IB世界学校,提供从幼儿园4岁班至12年级的小学项目(PYP)、中学项目(MYP)和预科项目(DP)。同时,深外国际部也是深圳唯一一所获得国际学校委员会(CIS)和美国西部院校协会WASC认证的学校,还是东亚海外学校联盟(EARCOS)以及中蒙国际学校协会(ACAMIS)会员学校。
深外国际部采用IB课程体系,致力于将东西方最优秀的传统要素与实践相结合,并呈现在中文教学中,这也是深外国际部在课程教学方面的重要特点:国际部的学生都必须学习中文。深外国际部自编中文教材,吸收本土、中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地的中文教材精髓,并不断更新改版。
结语
除了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中西部地区诸如成都、长沙、武汉,也有不少优秀的公立国际部,像成都树德国际部、长沙雅礼中学国际部、武汉二中国际部都是各地国际教育办学的翘楚。地理区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的全国知名度及与一线城市公立国际部在升学成绩上的直接较量,但这些学校并未因此逊色半分,仍然在其区域内发挥着良好的引领作用。随着国家对中西部教育投入的加大及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相信这些公立国际部也将突破地域限制,通过其优秀的教育成果和办学经验在全国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吸引越来越多家长和学生的关注。
为孩子选择美好人生】
本文为京领原创出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转载或商务合作请联系
电话:010-82362348
微信:Kinglead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