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半月谈的文章《节假日值班这事,基层咋看?》,引发了大家对基层值班制度的思考。
值班制度初衷与现实的背离
基层值班制度设立的初衷无疑是好的,旨在应对突发事件,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运行。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现行的值班制度却似乎渐渐偏离了这一初衷。
首先,一些过于严苛的规定让值班人员苦不堪言。
例如,值班电话响超过三声就要追责。在实际情况中,值班人员可能因为正在处理其他紧急事务而无法在三声之内接听电话,这种规定显得不切实际。
而且,一旦因为这样的原因被追责,会极大地影响值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心理状态。
有时候,值班人员可能正在与现场的群众沟通协调紧急情况,根本无法分心去顾及电话的响声,可规定却不考虑这些实际场景。
其次,要求值班人员 24 小时待命,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现代通讯的便利性。
如今,手机等通讯工具已经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保持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值班人员必须时刻守在固定的值班地点,显得有些僵化。
而且,长时间的待命状态容易让值班人员身心疲惫,影响工作效率。
不少基层工作者在值班期间,精神高度紧张,不敢有丝毫松懈,即便是在深夜,也时刻担心电话响起,这种持续的紧张状态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值班所需的设备、物资有时不能及时配备到位,比如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基层单位,通讯设备可能信号不稳定,一旦有紧急情况,难以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
同时,值班人员的后勤保障也常常被忽视,在长时间的值班过程中,可能连基本的餐饮供应都难以保证,这无疑给值班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另外,值班任务分配的不合理性也较为突出。
有的基层单位在安排值班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工作人员的专业特长和实际情况,导致一些不熟悉相关业务的人员在值班时面对紧急情况束手无策。
而且,频繁的值班安排让基层工作者疲于应付,无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生活质量。
制度背后的深层考量
这种看似不合理的值班制度的产生,并非偶然。其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上级对下级的不信任。
在一些情况下,上级可能无法准确判断基层的真实工作状态,担心基层工作人员在关键时刻不能及时响应。因此,通过严格的值班制度来确保工作的连续性。
然而,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过度的监管和追责不仅不能提高工作效率,反而会导致基层工作人员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形式主义的现象。
另一方面,传统的管理思维模式仍然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一些领导习惯于采用命令式的管理方式,强调制度的刚性和权威性,而忽视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和工作特点。
在这种思维模式下,值班制度往往被设计得过于严格和繁琐,缺乏灵活性和人性化。
此外,资源分配不合理也是导致值班制度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
在基层,人力、物力资源相对有限,而值班任务却十分繁重,这就使得值班人员往往承担着巨大的压力,难以有效地履行值班职责。
1. 明确值班目的
值班的核心应该是应急处突,而非形式上的待命。
要重新审视值班制度的目的和意义,明确值班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减少不必要的规定和形式主义的要求。
例如,可以明确规定值班人员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在多长时间内采取行动,并制定具体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措施。
同时,对于一些非紧急情况,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处理,避免让值班人员疲于应付各种琐碎事务。
2. 优化通讯方式
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如手机、电子邮件等,以提高响应速度和效率。在当今信息化时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沟通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工具,建立高效的值班通讯系统。
例如,可以建立值班手机热线,确保值班人员能够随时接听电话并及时处理问题。同时,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等方式,实现远程指挥和协调,减少值班人员的奔波之苦。
3. 专业值班人员
考虑聘请专业的值班人员,他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突发事件,而不是让所有人员轮流值班。基层工作涉及面广,突发事件的种类也各不相同。
因此,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来进行值班工作。
4. 减负而非形式
减负工作应该从顶层设计入手,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会议和文件,让基层能够专注于实际工作。
基层工作者往往面临着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压力,而值班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如果不能有效地减轻基层工作者的负担,那么值班制度的优化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END—
【往期热门推荐】
同样是办公室主任,县委办主任和县府办主任背后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十大“铁饭碗”名单出炉,公务员竟然不是第一,第一名人人都想进!
该省人才辈出,省委书记和省长数量高达12位,稳居全国榜首,远超江浙
免责声明:本号文章内容均基于个人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