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的是今年的秋招,“溜狗面试”这个词在帖子里火了。也不知道各位小伙伴是不是也和我一样,看完之后心头不免一紧——面试了这么多,真的不是在陪跑吗?
帖子里那位同学吐槽的是今年校招的情况:大公司早在9月中旬就签满了,到10月只剩下最后的筛选流程,几轮面试、几轮考察,仿佛一切都是走个过场。甚至连hr也没含糊,简历看都不看,直接一个“抱歉”带走。最搞笑的是,即便把简历刷得比CSDN文章还“华丽”,也不过是给人练练手罢了。作为一个“过来人”程序员,我真的很想和大家一起痛斥下这种“溜狗”操作。咱们辛辛苦苦准备简历,日夜刷题,提前准备了无数技术问题,甚至背下了八股文和所有场景的解法。结果呢?拿到手的只是一场没有希望的面试。最后该签的人早就签了,留下的机会是给那些上位不了的备用人选走走过场。😓刷题、面试,最后发现都是白搭?
今年的招聘就像给了我们一个大耳光。你再怎么学,这些流程还真的是给“内定的人”铺路的。
帖子里那位同学描述得很到位,“9月才刚刚过去一半,位置就已经满了”,这让人怎么说呢?感觉自己好像陪着大公司在玩一场游戏,而自己就是个替补选手,等待的只是一次次的拒信罢了。有些企业,前期可能签了不少“内部推荐”或“关系户”,但还要把招聘广告贴满整个招聘网站,给那些无辜的求职者希望。咱们就傻乎乎地跟着准备,一轮一轮地面,最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就是那个“备胎”。试问,这样的面试到底有何意义?还不如直接说明“已招满”呢,省得我们这些应届生为此白白花费时间和精力。校招这一波“溜狗”操作,真的让我想起了那些套路十足的产品宣传。一开始,公司会把招聘公告写得天花乱坠,什么“公司规模大、技术氛围浓厚、晋升通道广”,弄得大家心驰神往。然后呢?一场又一场的笔试和面试,考察内容比什么高考还要严苛,最后的结论却是——“我们会另行通知您。”这所谓的“另行通知”翻译过来就是“下一个吧,下一位朋友”,我们面试者就这样一轮一轮地被套路下去。更有一些企业,明知道招聘已经收尾,还会在社交媒体上大肆宣传,营造出一种“只要你有实力就有机会”的假象。对普通求职者来说,这种面试安排简直就是一次次“心理折磨”。面完一次,心里就冷一次,面多了,大家的信心也就渐渐消磨殆尽。难道只能被“溜”吗?
所以,作为程序员,我们该怎么面对这种现状呢?是不是只能无奈接受“溜狗”操作,任由企业“操控”我们的未来?其实,校招毕竟只是一个入门的敲门砖,不能代表我们的整个职业生涯。很多时候,企业的招聘并不一定就能衡量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技术更新快,职场的风向变得也很快,今天校招没拿到offer,也不代表未来没有机会。我身边有不少同学在校招受挫后,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提升自己。比如,有的同学选择去小公司先积累经验,有的选择转投新兴领域。这样一来,不但丰富了简历内容,还掌握了更多实际操作的技能。到下一轮招聘时,他们反而比那些直接进入大公司的同学更具优势。🚀所以,对于校招失利的同学们,不妨放平心态,把焦点转向自我提升。也许我们无法改变“溜狗”这种现象,但至少可以通过不断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毕竟,市场上需要的是那些有真才实学的技术人,而不是被企业“看中了”却没有实力的“替补选手”。写到这里,我只想说,虽然这种“溜狗”操作让人寒心,但我更希望大家能从中汲取经验。毕竟职场和面试场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而不是被动等待的人。今天你可能被“溜”了一把,但如果一直保持学习的劲头,未来一定会有机会。我们不妨把这次经历当成一个成长的契机,继续努力,争取下一次面试能真正“杀出重围”!总之,别被一次失利击垮,未来是属于我们每一个认真奋斗的人。面试可能是个“套路”,但你的人生不需要被套路!对编程、职场感兴趣的同学,大家可以联系我微信:golang404,拉你进入“程序员交流群”。
虎哥作为一名老码农,整理了全网最全《python高级架构师资料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