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微周刊】中国自动化学会的一周(1月17日-1月23日)

科技   2025-01-24 19:03   北京  


CAA


智慧起航,共创未来





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征稿即将启动!快趁假期加油赶稿吧!

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将于哈尔滨召开,2月1日投稿系统正式开启!有意向投稿的小伙伴,抓紧时间提前梳理自己的成果吧!中国自动化大会是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国内最高层次的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学领域的大型综合性学术会议。2025中国自动化大会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哈尔滨工程大学承办,将于2025年9月26-28日在哈尔滨召开,旨在为全球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产业界的同仁提供展示创新成果、展望未来发展的高端学术平台,加强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引领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菁英系列活动(CAA Yes)征集通知

2021年,时值中国自动化学会六十周年华诞之际,中国自动化学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创设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菁英系列活动(CAA Youth e-Summit,简称CAA YeS),旨在为广大青年菁英提供分享自动化、信息与智能科学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一线科研动态的学术交流平台。2025,岁序更新,新篇启航。中国自动化学会现面向学会各理事单位、会员单位、省级自动化学会、分支机构、科普教育基地及学会会员、科技工作者广泛征集CAA YeS系列活动承办单位,具体要求如下。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中国自动化学会龙年十大新闻揭晓!

龙年辞旧岁,蛇年迎新春。回首龙年,中国自动化学会在学术交流、学科发展、产业融合以及人才培养等诸多领域硕果累累,为自动化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让我们一同回顾学会龙年十大新闻,它们不仅是学会龙年的精彩瞬间,更是学会奋进征程的生动注脚,彰显了自动化行业在新时代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潜力,预示着新的一年学会将续写更多关于成长、突破与希望的动人故事!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共筑自动化科技工作者之家,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心正式成立!

为深化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服务,汇聚各方智慧全方位服务产业生态,建设有温度的自动化领域科技工作者之家,2025年1月15日,中国自动化学会在北京卫星大厦举行会员中心成立暨新春茶话会。来自中国科协,北京科协,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支机构、期刊编辑部及省级自动化学会,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金融界、法律界和会议服务界的3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中心的成立,并借新春之际共话发展、共叙情谊。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2025年第1期CAA“企·话”沙龙——自主指令生态研讨会成功举办

2025年1月20日,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CAA“企·话”沙龙——自主指令生态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十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自主指令生态建设这一核心议题,结合各自的专业实践与洞察,深入剖析了产业生态建设的趋势和挑战。本次沙龙旨在推进自主指令生态建设,加强企会交流,为不断深化网信自主创新贡献力量。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2024CAA线上直播回放合集来了,精彩免费看!

2024年,学会聚焦会员个性化的学术会议需求,打造各类线上讲座活动:面向广大会员,继续深耕云讲座,开展科普大讲堂、线上圆桌派;面向领军人才,持续推进会士面对面;面向青年人才,全面开展青年菁英论坛;面向学生会员,创设CAA青帆计划,开展我和优博有个约会。智慧共享,足不出户尽赏学术盛宴。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中国驻墨尔本总领事馆举办2025蛇年华侨华人、中资机构、留学生春节招待会——IEEE/CAA JAS主编韩清龙致辞

2025年1月17日,中国驻墨尔本总领馆隆重举办以“中国年·在一起”为主题的2025蛇年华侨华人、中资机构、留学生春节招待会。房新文总领事偕夫人曾晖、刘东源副总领事、参赞衔领事卞长征、丁莉及领区华人议员、华侨华人、中资机构及留学生代表等500余人出席。大会特别邀请到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副校长、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 主编韩清龙致辞。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央视新闻: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科普大会举行

2025年1月11日-12日,2025中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科普大会暨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礼堂隆重举行。此次大会以“跨界融合·创新未来”为主题,共设3场大会报告和4个专题会议,聚焦大中小学贯通式培养模式与人工智能教育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吸引了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学校等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共计500余人现场参会,有效汇聚了领域产学研优质资源,为推动我国教育强国与创新型国家建设贡献了力量。以下内容是央视新闻对本次大会的报道。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信息与控制》2024年第53卷第6期

《电气传动》2025年第1期

IEEE/CAA JAS第11卷第12期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第37卷 第11期


IJICS | 基于傅里叶拟谱方法和自适应动态规划的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能量最大化问题


本文提出一种非因果控制框架用于解决波浪能转换装置(Wave Energy Converter,WEC)在物理约束下的能量最大化问题。通过傅里叶拟谱方法(Fourier Pseudo-Spectral Method,FPSM),该控制框架将能量最大化问题转化为参考轨迹跟踪问题,并通过在线跟踪自适应动态规划(Online Tracking 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OTADP)算法确保WEC在实际的海洋环境中能够实时跟踪参考轨迹。结合波浪预测技术,以FPSM方法为基础,采用滚动时域(Receding Horizon,RH)的策略进行最优参考轨迹在线计算。为跟踪参考轨迹,评论家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NN)被引入,用于估计近似最优成本值函数,并通过求解相关的Hamilton-Jacobi-Bellman(HJB)方程来计算误差跟踪控制律。本文提出的控制框架提升了计算效率,使得在线控制在实践中变得可行。通过仿真实验,我们分析了在滚动时域策略下,不同窗口长度和窗口函数对参考轨迹生成的影响,并验证了在不同海况下WEC的轨迹跟踪控制性能和能量吸收性能。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段广仁院士 | 广义链式系统镇定控制的全驱系统方法

非完整系统普遍存在于实际工程应用中,其控制理论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如轮式移动机器人、刚性航天器、垂直起降直升机、船舶等等。目前一般采用状态空间方法研究系统无漂移项时的镇定问题。当考虑系统具有复杂广义形式时, 过程变换后的系统可能不再是线性的。由于一些一般的时变线性系统的镇定问题甚至可能是不可解的,通过加入时变非线性项进行模型推广,可能使我们陷入了除了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之外没有其他应用方法的尴尬境地。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东北师范大学刘益春院士课题组 | 基于等离激元光电忆阻器的神经形态彩色视觉系统

多智能体编队控制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如多个小型卫星组网、多个无人船舰编队航行都涉及编队控制。在理论上,多智能体编队控制被如下描述:给定的一组在状态空间取值且与智能体一一对应的时变函数(称为期望编队),它们在状态空间形成一个随时间变动的几何体, 要求在状态空间运行的多智能体能形成与此几何体相同的几何形状。但是,多智能体不能实现所有给定的期望编队。比如,两个二阶积分器无法实现期望编队(0, 1)T和(0, 2)T,因为该编队要求两个积分器的相对位置为0且相对速度为1。如何判断一个给定的期望编队能否被实现,这是编队控制研究的重要问题。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山东大学研究团队:功率器件的并联均流研究

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控制器中,由于现有模块电流能力不够、成本过高、散热能力有限,常常使用多个功率器件并联,以提高电动汽车应用的功率逆变器载流能力。器件参数的公差、PCB布局不对称导致的寄生参数不一致以及散热器的冷却效果导致的热量堆积,都会导致电流不均衡现象。首先对电流不平衡的原因进行了概述,提出均流系数作为电流平衡的标准。给出了基于热阻的导通电阻模型,分析并联器件静态均流的影响因素。基于可变电阻区的电压电流曲线,分析了并联器件动态均流的影响因素。通过PSPICE建模分析了寄生电感对动态均流的影响,分析了参数差异对电流平衡的的影响,针对不同的参数差异,提出了不同的优化方法。最后分析了电磁兼容问题对均流特性的影响,给出驱动电路的设计建议,并对栅极电压波形的优化效果进行了仿真验证。 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上海交通大学李馨月,段慧煜,王嘉,刘笑宏,陈一彤,翟广涛 | 光计算前的场景自适应网络助力快速图像预增强

随着智能视觉任务的广泛应用,图像在进行进一步计算分析之前的增强变得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图像增强技术往往需要大量计算资源,并且在不同场景下适应性薄弱,常常需要重新训练,增加了实际应用的复杂性。特别是在光计算这样的创新计算架构中,由于缺乏足够的先验信息,传统技术很难提供稳定且一致的增强效果。本文提出的情况自适应查找表方法,适用于光计算系统产生的图像,能够在低光照条件下模拟不同情景偏好,灵活调整图像的色彩和质量。详情请点击上图查看。



研究生I人的至暗时刻,组会提问怎么办?
2024年度科技“明星”盘点
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




中国工程院潘云鹤院士:AI与医药卫生交叉融合,解密智能医药五大趋势
邬贺铨院士:AI将重新定义5G





END


内容供稿|学会秘书处宣传出版部
编辑|曹艺华
责任编辑|叩颖
审核|叩颖 王坛

往期文章



【明年尔滨见】新质发展,智控未来!2024中国自动化大会圆满落幕!
【CAA赛事】以赛促教,携手未来,智能技术与教育共舞
【重要通知】中国自动化学会关于标准化人才库信息征集工作的通知
【重要通知】关于举办全国高等院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重要通知】关于举办全国职业院校人工智能通识核心课程高级研修班(第二期)的通知
【重要通知】中国自动化学会2025年关于发展团体会员单位的通知
【CAA邀您共聚“云端”】2025“CAA云讲座”等您来分享!
【重要通知】关于征集2025年中国自动化学会团体标准项目的通知
【重要通知】关于开展2025年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的通知
【邀您投票】中国自动化学会2024年度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正式开启!邀您一起重温精彩瞬间!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学会秘书处)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甲63号(学会会员中心)

邮编:100190

电话:010-82544542(综合)

          010-62522472(会员)

          010-62522248(宣传出版及大赛 )

          010-62624980(财务)

010-82544541(学术活动)

传真:010-62522248

邮箱:caa@ia.ac.cn



中国自动化学会新媒体矩阵


微信公众号

学生分会

CAA OFFICIAL

会员服务

综合媒体

官网

微博

今日头条


视频平台

B站

微信视频号

抖音


学术平台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议

中国自动化大会

知乎


喜欢的话点击在看哟~


中国自动化学会
发布自动化、信息及智能科学领域内知识性、普及性、历史性、前沿性的文章、照片、视频等,弘扬学科文化、梳理发展脉络、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研成果,服务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学科普及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动化、信息及智能科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