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之声 | 甜甜的记忆

文摘   社会   2024-10-18 17:28   巴基斯坦  


甜甜的记忆
作者:陈七

在巴基斯坦旅行期间,吃过一种叫巴菲(Barfi)的甜品。那是一种固体状的奶片,里面添加了糖精和炼乳,除了甜甜的口感外,更是有一股浓郁的奶香味,至今想起来都有种垂涎欲滴的感觉。

问了巴基斯坦当地人才知道,巴菲(Barfi)是巴基斯坦很大众化的甜品,在巴基斯坦随处可见,只要是甜品店就有它的影子,种类也很丰富,有绿色、白色、浅棕色等。据说,以前的巴菲(Barfi)是用牛奶炼制而成的,十公斤牛奶经过一晚上的熬制,只能做出两公斤巴菲(Barfi),因此巴菲(Barfi)充满了浓郁的牛奶味,足见其珍贵。

俗话说,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看来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对于味道的感知和定义,都起自于饮食,又超越了饮食。也就是说,能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味的,不仅是我们的舌头和鼻子,还包括我们的心。

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寒衣节。在家乡,乡民们把十月初一称呼为十月一,除了祭祖,还有蒸糖萝卜包子的习俗,称之为十月一的包子。

糖萝卜其实就是甜菜,因其味道甜,又被叫做甜萝卜或者糖萝卜,家家户户都种植。秋收后,储藏在地窖里,深秋冬日里制作各种美食。

制作糖萝卜包子,要在十月一前,用酵母发面,待面盆里的发面足够蒸四屉包子的分量时,就开始着手制作糖萝卜包子。

从地窖里取出几个糖萝卜,再混合上少许胡萝卜,洗干净煮上一锅。煮熟后去皮,放在面板上切成丁。糖萝卜和胡萝卜混合,盛在盆子里,加入葱丝、五香粉、食盐、味精各种调味料搅拌均匀,就成了糖萝卜馅。

做完包子馅,揪出面盆里发好的面,就开始擀皮包包子了。土块垒砌的大灶,方方正正,表面用水泥抹光,简洁实用,有点像乡下人的性格,随和、实在。这大灶平日里不用,只有蒸馍时才派上用场。尤其像过年蒸花卷,十月一蒸包子,中秋蒸月饼,这样传统的节日。

大灶旺火,蒸笼一层层摞上去。看看时间,记在心里,等蒸上一个小时,就可出锅。一层层端下蒸笼,晾在院子里。拿出木头雕刻的点缀子,蘸足颜料,在每个包子上点上去。白皮的包子立马变得美轮美奂。

拿起一个刚出锅的糖萝卜包子,一口咬下去,甜丝丝的味道顿时充满嘴里,齿颊留香。简单的食物,本真的生活,吃着自己种的粮食,一家人因为勤劳而感到踏实。只要对自然和时序怀着不变的信任和尊重,每一种食物,每一家人,都会得到最甘甜的回报。

十月一的那天晚上,端上糖萝卜包子。在一个僻静处,跪在祖坟位置的方向处,掰碎泼撒上甜甜的糖萝卜包子,给祖先们带去甜甜的问候。

秋收的日子里,如果赶上雨季,还可以做芽面坨坨,甜甜的口感,跟糖萝卜包子比,又是别样的舌尖享受。

我七岁的时候,坐着小板凳,在土窑炉前烧火。土窑炉是专门用来烧馍馍的。待土窑炉里的白杨柴快要烧过时,我丢进去一点,让它重新燃烧。一会儿母亲从庄院门里出来,看看我烧的火候,叮嘱我莫要烧快,芽面坨坨还没做好。

芽面坨坨就是发了芽的麦子磨成面粉后做的饼子,因为是椭圆形,乡下人称为坨坨,此类叫法有很多,比方说油坨坨、坨坨馍。

麦子怎么会发芽呢?

我们是靠天吃饭。那年秋天,雾气腾腾,阴雨霏霏,秋雨持续了大半个月。这可把村里的人们急坏了,因为庄稼还没收进粮仓里。雨停间隙,人们走出家门,看着阴天一脸愁容。本家十爷蹲在我家庄园门口跟父亲抽烟,他感叹道:夏拉雾不下,秋拉雾不晴,天不晴,麦子要芽掉了。由于当时机械化程度不高,收麦子靠镰刀割,速度慢效率低,秋收战线拉得很长。把一镰刀一镰刀割下来的麦子捆成麦捆,每九个麦捆为一组,再在上面盖上麦捆帽子防雨。可持续不断的雨,还是会将麦穗打湿,麦捆靠得紧,又不透风,麦穗就开始发芽,很快长出了绿茵茵的麦苗,这就是村里人说的芽麦子。

有的人家,把部分麦子从地里拉运回来,码在打谷场上,摞成麦垛,准备待所有麦子拉回来一起打碾,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没想到这场雨持续这么久,被塑料布遮盖住的麦垛,里面像是一个温棚,那些潮湿点的麦子就这样在打谷场上生了芽。

条件好的人家,芽麦子用来喂羊喂鸡,或者低价贩卖了。母亲舍不得卖,更舍不得喂鸡,就将芽麦子磨成面粉。这面外表看上去和正常面粉没啥区别,但是因为生过芽,变得不劲道,做擀面一擀就破,即使蒸馒头也不行,因为芽面实在是没有一点筋骨。芽面难道一无是处吗当然不是,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把芽面做成约一厘米厚,直径有碗口大的饼子,我们叫它芽面坨坨,在自家盘的土窑炉里烤熟。刚出土窑炉时,外表金黄酥脆,十分诱人,里面因含有麦芽糖,吃起来甜丝丝的。

小时候,我生活在山区,没听说过辣条等零食,也不知道汉堡、三明治这些东西,在寡淡的生活里,含有麦芽糖的芽面坨坨是满足我们舌尖上甜味的美食之一。

现如今,机械化程度提高了,回老家再也没听到过别人说麦子芽掉了,自然也是很多年没有吃过芽面坨坨,但提起它,眼前又浮现出我们吃芽面坨坨时那甜甜的样子。

时光远去,无论是小时候的糖萝卜包子、芽面坨坨,还是巴基斯坦品尝的巴菲(Barfi),对我来说,都是甜甜的记忆,将会保存在我一生的记忆里。

更多新闻资讯请浏览华商新闻网

http://www.huashangnews.cc/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往期链接”一起来充电吧!
上合组织峰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再深化
巴基斯坦与中国加速推进ML-1项目合作
作家专栏| 李强总理访问巴基斯坦意义重大
中国与巴基斯坦合作前景

巴基斯坦《华商报》

huashangnewspaper@gmail.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