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 | 数学这么重要,为啥古代科举不考?

2024-05-16 13:36   辽宁  




有五家共一井汲水,甲家二桶,乙家三桶,丙家二日一桶,丁家三日一桶,戊家六日一桶。问各几何日汲一遍?(答案见结尾)

——————《张丘建算经》

随着中高考的临近,大家都在紧张的备考,数学题刷的头昏脑涨,这个在高考中占据150分的学科,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既然这么重要,为啥古代科举不考数学呢?



科举制度的演变:从隋朝到清朝

隋朝时期,科举制度初步形成,主要设立秀才和明经两科,注重儒家经典的学习和理解。此时,科举制度尚未形成完整的分级体系,也没有殿试这一环节。


到了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考试科目增加了秀才、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其中明算科涉及到数学知识。唐朝还引入了殿试这一环节,由皇帝亲自监考和选拔人才,使得科举制度更加完善。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考试内容和形式更加多样化。科举考试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礼部试)和殿试。


考试科目除了进士科外,还有明经、明法、明书等科。然而,尽管宋朝科举制度对诸多领域都有所涉及,但数学科目并未成为主流考试科目。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鼎盛,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基本固定。

明朝科举制度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考试科目主要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数学等科目并未纳入正式考试科目,因此相对而言在科举中并不占据显著地位。


清朝科举制度基本沿袭明朝,同样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查内容。



为何数学不是科举主流?

虽然科举制度在唐朝时期曾设立过数学科目(明算科),但数学在科举中的地位始终不高。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儒家经典是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度的目的是选拔忠诚于朝廷、具备治理才能的官员。因此,儒家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自然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相比之下,数学等科目的实用性不强,难以直接体现官员的治理才能。


数学知识的普及程度有限。


在古代社会,数学知识的普及程度远不如今天。大多数人接触到的数学知识仅限于基本的算术和几何知识,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因此,数学科目在科举中的难度和选拔标准难以确定,也难以得到广泛认可。


官位需求与数学知识不匹配。


虽然有些官位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如钦天监等,但这些官位的数量相对较少,对整体科举考试的影响有限。


因此,科举制度更倾向于选拔具备广泛治理才能的官员,而不是特定领域的专业人才。



需要数学知识的官位:钦天监的选拔

在古代中国,钦天监是一个负责观测天文、制定历法的机构。这个官位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和天文知识。那么,钦天监的官员是如何选拔的呢?

在科举制度中,虽然数学科目不是主流,但一些具备数学才能的士子仍然有机会进入钦天监。


他们通常通过自学或拜师学艺等方式掌握数学和天文知识,并在科举考试中表现出色。


在殿试阶段,皇帝会亲自监考并选拔人才,对于具备数学和天文才能的士子会给予特殊关注。如果表现优秀,就有可能被选拔进入钦天监任职。


此外,一些特殊的选拔方式也被用于选拔钦天监的官员。例如,明朝时期曾设立过“天文生”制度,选拔具备数学和天文才能的士子进入钦天监学习和培训。

这些士子通过一系列的考核和选拔,最终有可能成为钦天监的官员。


回顾古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和选拔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数学科目在科举中的地位始终不高。


这既有儒家经典在科举中的主导地位的影响,也有数学知识普及程度有限和官位需求不匹配的原因。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数学在古代中国没有价值。相反,数学在科技、工程、经济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工程领域为例,古代的桥梁建设、水利工程和建筑规划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


以赵州桥为例,这座始建于隋朝的石拱桥,不仅展现了古人高超的建筑技术,更蕴含了丰富的数学知识。

在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运用数学原理来计算桥拱的弧度、桥墩的间距以及桥梁的承重能力等,以确保桥梁的稳固和耐用。


赵州桥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杰出代表,这背后离不开数学的支持和贡献。


可见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数学都是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后,祝愿即将迎来中高考的学子们考试顺利!


翻译:

有五户人家共同使用一个水井打水。其中,甲家每天需要打水2桶,乙家每天需要打水3桶,丙家每两天需要打水1桶,丁家每三天需要打水1桶,戊家每六天需要打水1桶。问他们每天需要打多少桶水,才能确保五家每天都能得到足够的水?


解答:

甲家每天需要2桶水,乙家每天需要3桶水,丙家每天需要0.5桶水,丁家每天需要0.33桶水,戊家每天需要0.17桶水。


所以,他们每天总共需要的水量为:2 + 3 + 0.5 + 0.33 + 0.17 = 5.999 ≈ 6桶(取整数,因为不能打半桶水)。


爱上DK 爱上科学
DK图书最新动态,科学知识权威解读,内容讲述生动有趣,关于儿童科普的思考和见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