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的电视剧有很多,可一部只有8集的电视剧也能大火?还看得观众们难以自拔,纷纷表示后劲太大,根本没看够?
近日,在中央1台和爱奇艺同步热播的电视剧 《我的阿勒泰》 ,就这样突然出圈大火了。
不仅登顶央视收视榜、获得了豆瓣8.7的高评分,还爆火到了国外,成为首部入围第七届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的长篇华语剧作。
这部短剧改编自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剧中女主角李文秀的原型,就是李娟本人。
但不同的是:剧中的少女,会用自己轻灵的笔触,在阿勒泰的荒野上抒写出一篇精神净土,让观者无穷无尽的内耗与焦虑有处栖息;而真实的李娟,却一直在苦难的晦涩与难堪中,莽撞着成长。
遍体鳞伤的童年 阅读成了避难所
1979年出生的李娟,一直跟母亲和外婆生活在一起。可生活没有多善待这祖孙三人,外婆早年拾荒谋生,后所嫁非人,一生凄苦;母亲的婚姻也同样不幸,丈夫很早就离开了她们。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出生、成长的李娟,从小笨拙,四五岁才会说话。反应迟钝、口齿不清、性格倔强等“特征”,让她总是挨打和受欺负。整个学生时代,她都深陷“沟通”和“社交”的泥沼。
直到小学1年级时,她发现自己能够逐个念出来报纸上的文字。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说不清的东西,可以用文字表达。
这种奇妙的体验,让她大为震动。“就像写文字的那个人凑近她,只对她一个人耳语”——李娟如此形容这种感觉。自此,她爱上了阅读。
因为贫穷,外婆总是收废弃的报纸、杂志来卖。而这些“废品”上的文字,则会被李娟仔细阅读。不分内容的好坏,就这样“泥沙俱下”、如饥似渴的阅读,为李娟未来的写作之路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孤独赞助的理想 文字是她的希望
尽管有阅读的滋养,但李娟的成长仍旧非常孤独。在家里,李娟是继父醉酒后的“出气筒”;在学校,她是老师、同学眼中的“异类”,被区别对待更是家常便饭。
她没有朋友,更不同于其它作家那样,有在文科上非凡的天赋。她在后来的采访中也常常说:
“我实在是不喜欢学习,我就很难理解。同学们都有个学习的紧迫感,都好像要为自己的一生负责的那种感觉。”
“我上课也从来听不进去老师讲课。”
对学习的抗拒和困惑,成了李娟辍学的索引。外婆和母亲知道后很担忧,但她们最终还是支持了李娟的决定。学不进去,不如早点出去打工。
就这样,李娟彻底与千万同龄人背道而驰,孤独地踏上了前途未卜的人生。那时日子分外拮据,穷的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李娟不得不尝试写作、投稿。对她来说,文字除了是自己的爱好,更是挣脱贫困生活的唯一希望。
精神世界的净土 家庭教育的充盈
就像剧中李文秀所经历的那样,李娟也是在“去爱、去生活、去受伤”之后,一点一点构筑出了独属于她的文学世界。
李娟的外婆,像一朵生长于峭壁的野花,人到暮年飘零又脆弱,却仍在用自己的生命力供养李娟;李娟的妈妈,一个人打理着80亩的向日葵地,当李娟在乌鲁木齐艰难谋生时,她将李娟接回阿勒泰悉心看顾。
她们用朴素的生命经验,牵拽着李娟扎根、成长,在阿勒泰的大雪和原野上,窥见照亮幽暗的文学天空。
有人说,李娟所谓的“逆袭之路”,不过是家庭教育与自我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我更觉得,与其说是结果,不如说是充盈。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在每一次对话中汲取养分,在爱和被爱中生机勃勃。
读李娟的文字,就像是给精神做了一场按摩。她和家人常年居无定所,流离漂泊。但她始终以一种淡然的姿态去接纳它,用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的爱,去像《我的阿勒泰》那样“闪亮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