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行中“醒来”

文化   2025-01-20 23:33   阿联酋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去别人熟悉的地方,挑战一些对别人来说习以为常的未知感。想想其实挺傻,但过程却挺好玩的。

带着两个孩子去了阿塞拜疆滑雪,出发前准备衣服,我问朋友借来了滑雪服、保暖服、保暖内衣、手套帽子一大堆。这些我们家平时自然是没有的,为什么?生活在热带的我们根本用不到。收行李的时候孩子们觉得我太夸张了,不就是下雪,真的要带这么多东西吗?胖一点的老大觉得自己自带“皮夹克”根本不怕冷,瘦一点的老二觉得自己一身腱子肉,壮得很怎么可能怕冷?结果到了阿塞拜疆,老大直呼脸疼,是的,脸上没有东西可以穿,这被风吹得疼。老二呢,直接把我的保暖羽绒内衬也拿了去,光保温服就穿了两层。温度这一认知,在他们的世界里彻底打破了。这些是需要体验的,我们活着就是体验,成功也好,平凡也好,人生的意义可不就在“体验”二字之中。

平时他们觉得自己语言能力可好了,三种语言都是母语水平,那叫一个自信,可到了阿塞拜疆傻眼了,出租车司机都是不讲英文的、餐厅的菜单也没有英文的,阿塞拜疆语他们也听不懂,沟通成了一个很大的障碍,点菜都是靠图片……你连说都说不明白,整个世界就只能用GOOD!OK! NONONONO! 去表达,你说你再能说会道有什么用?你想要一杯低卡咖啡、不加糖、用豆奶……想得挺美,你能比划清楚?不行吧!那你就不能有要求,菜单上随便找张图,点一下得了。

再来说说外貌,不管你好不好看,年纪如何,在他们眼里,你就是外国人!你觉得这高鼻梁真好看呀,到了阿塞拜疆一水的高鼻子,他们是要花钱去整容把自己的鼻子切掉点才觉得更美的。看!连外貌观都是不一样的。中国人眼里的白瘦幼,在很多国家就是没有发育好的标准。而我们平时有点皱纹叽叽歪歪担心半天,到了国外,亚洲人的年纪直接成迷,老外常常找比自己大很多的亚洲女性是为什么,因为她们真是看上去很小!

这些让我想起一个故事:

说有一天,一个小和尚问老和尚,我们这一天天的打坐是要悟什么吗?老和尚说,我们是在“醒来”——戒假修真,就是看明白世间的一些事情,去悟到世俗的功名利䘵的无价值性,想想到最后我们变成一把土,其实我们的追求到头来就是一场空,而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就是历练一番。

当然,我们大多人很难到达“醒来”的阶段,我个人倒觉得旅行大概就挺接近这种历练的状态的,在旅行中我们其实不用纠结贫富、学历、外貌等等这些外在的东西,在旅行中最有用的其实是应变的能力和平淡的心境,看淡了,一切就都不那么有所谓了。

小和尚接着问老和尚:如果我悟了我的生活会怎么样?老和尚说:你砍柴、挑水、吃饭呀!小和尚迷茫,再问:那和我没悟之前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我现在也是砍柴、挑水、吃饭不是吗?老和尚回答:“是的,但是你醒悟之后砍柴时就想着怎么砍柴,吃饭时就想着怎么吃饭,挑水时就想着怎么挑水。

就这样,生活回到了本我,万物一体,这叫“齐物论”,当我们和天地、和万物融合就没有了小我,当一个人没有了小我的时候还谈什么欲望呢?那些我们现在觉得要追求的东西其实都不重要了,人就回到了单纯的状态中去。

看看我们的旅行,所有的消费其实都比我平时要便宜的,迪拜滑个雪一天800人民币,阿塞拜疆150就行了;迪拜的出租车,上车50起,阿塞拜疆5元;迪拜随随便便房租很很贵,而阿塞拜疆一两百可以住带院子的小别墅了……这就是区别,可即使如此,在阿塞拜疆的几天我们三个人依然花掉了一万多。花在哪里了?机票、签证、长途车就7-8000没有了!这些消费于本地人来说根本不存在!去一个生活水平低的国家是要花本钱的,看上去住到一个便宜的地方去了,其实本钱加上一点都不便宜。所以我们又如何去单纯的衡量钱的标准呢,贫富还有那么大的区别吗?这么换个角度一想,我们大多数人的追求其实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吧。

有时候我们做了一件事情,帮到了别人,是不是会有一种喜悦感,这种情感其实就是隐隐的在本性智慧里的那种万物一体、没有小我的意识。我们平时在世俗的各种规则里,被利益驱使,追求一些物质的东西,然后觉得自己很厉害,或者别人觉得你挣钱了,你很厉害。有一天呢,你看到一个乞丐,你觉得我拿一百块钱给他吃顿饱饭吧,这对我也没多少损失,我又帮到了他,然后你自己会很高兴,可能比吃上了饭的乞丐还高兴点呢,这又是什么,这是慈悲带来的快乐,这是个体本性里“与天地并生”的大智慧。世间万物其实都不是为自己而生的,都是为众生而生,天是、地是、海是、花草树木是、动物是、你是、我也是。所以我们真的不用再纠结贫富、外貌、吃喝…我们更不能用这种世俗的二元对立的东西去评价人和事,这是浅薄的。

“醒来”吧!我们认为的一切世俗观,其实都没有固定的打开方式。

F5的神秘花园
原创文章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