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与天地同在-khorfakkan两日游(下)

文化   2024-12-19 12:02   阿联酋  

上一集说到,我们一行人去khorfakkan的al rabi hiking trail爬山,这其实并无特别,我以前和老处爬过好几次,还有一次我们用了整个晚上翻越了整个山脉。山上的空气向来是很好的,偶尔还能看到山下牧民家自己爬上来的羊,这山很干燥,覆盖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和别的地方不同,这里的山并没有很多绿化,却有一番“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之感。

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首次写下“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在这里用了两个典故。前一个典故是说,物有精华,天有珍宝,龙泉剑的光芒直射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之间。意思是洪州有奇宝。后一个典故是说,东汉时南昌人徐儒家贫而不愿当官,但与太守陈蕃是好朋友。陈蕃特地设一张榻,专供接待徐孺之用。意思是洪州有杰出的人才。自古好山好水之地就是人才倍出之地,古诗词哪一首不是文人们在遇到美景美物时的灵机一动呢?我们喜欢徒步,愿意在崎峭间穿梭其实只是为了感受这一刻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美好罢了。

而我们这一次爬山的特别之处还在于:山间来套太极拳!在极静状态下感受到自己和别人的气场…听着是不是特玄乎?实际上就是很玄乎!这种事情真的只能意会,关乎于心境和信念。易经中把事物发展变化的整体,统称为太极,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生化的过程。朋友是“TCM shanghai海上中医诊所”的Ceo(也是这次活动的策划之一),一直对这些东西有所接触的她一直在问如何放空?如何做到极静的状态?我是听也听不懂,但是有人懂!


当当当当(此处应有锣鼓声),神秘人物终于登场—————

少林寺第34代武僧master can!人七岁进寺,一身如火纯青童子功!别看少林寺俗家弟子多,可正儿八经的弟子现在也才百来号人,大多数还都在寺里,像master can这样到红尘历练的可不多,这稀罕程度可见一斑!要不说我命好呢,随随便便打场太极都是宗师级人物来教的!

大师嘴里的放空其实听着真挺简单,头顶百会穴感受天、脚掌上的涌泉穴连着地、气走丹田、鼻吸气嘴吐纳、舌轻顶上颚、凝神定气数自己的呼吸,慢慢忘记所有事情……朋友说她做不到,眼睛一闭,脑子安静不下来了,很多事走马灯似的眼前跑。我就比较简单,别说数十下呼吸呢,数一百下也不会有啥事情在脑子里过。大师说这是一种福报:“不记事儿,自己就把烦心事就过滤掉了。”老处说:“你看!我就说你脑瓜子空吧!”我说:“你就是说我记性差呗!” 朋友说:“你这就是闹腾,根本静不下来!” 管它呢,不重要,开心就好!


话说,好不容易请来的大师我们可没有错失良机,一会儿太极、一会儿少林功夫、一会儿冥想、一会儿气功,把老外们兴奋坏了,连声称赞都说自己“顿悟”了。我对冥想放空很不在行,但本宫有20年武功基础(在家和老公孩子干架积累的),所以一套拳下来我唯一的遗憾就是缺个靶子!(主要缺老处)

大师边上站着的就是传承中国文化的“茶姑娘”,这两人让我想到有一种绝配叫“以静制动”,打完一套拳后大家坐下来一局功夫茶,听“茶姑娘”把中国茶文化娓娓道来,依照茶的不同品种给身体不一样的需要,身体得到放松,心也跟着再次清明了起来。别人我也没有好意思问,我是几杯乌龙下肚后,直接就去厕所了,这肥减的像玩儿一样!

背靠群山,手捧“事事如意”,我也玄学一把的感叹——这儿风水真好!感觉气场都不一样了呢!茶姑娘和大师都说了,人就是有不一样的气场的,有些气场相合,有些则相背之…(所以,懂我意思吧)虽然我依然不懂如何放空,依然觉得光站着啥也不干这个动作挺浪费时间的,但突然理解了很多人参加这种身心理疗课程的必要性了。

在迪拜上班的我们,每天面对工作压力,面对堵车压力,面对形形色色无法拒绝的各种人,面对各种不一样的气场,或合或不合都无法逃脱…得空的时候真的可以抽了一两天,来khorfakkan走走停停,释放压力,彻底放松,与自我和解,吸收正能量是很不错的选择。

(没有美食的旅行那是不完整的,所以必须加上美食照片)


老子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人满则骄。”能在骆驼、狮子、婴儿的三种境界里随意切换,何尝不是一种修行?!不执着于过往、他人或未来,顺本心、本性而走,自是悠然自在。


最后,分享一段《道德经》,与大家共勉…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机遇,半取半舍半行善;

半聋半哑半糊涂,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亲半爱半苦乐,半欲半禅半随缘;

人生一半在于我,另外一半听自然。





F5的神秘花园
原创文章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