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题目:通过签名字迹识别CEO和董事长的性格与银行绩效(Recognizing CEOs and Chairmen’s Personality and Bank Performance: New Insights from Signature Analysis)发表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8 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
作者信息:Tu DQ Le、Tin H Ho、Thanh Ngo 和 Thu B Luu,来自越南国立大学、越南经法大学、以及新西兰梅赛大学,研究领域包括企业治理、经济学和金融学。
在企业治理领域,CEO与董事长的合作是银行战略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两者的性格特点是否会影响这一合作关系?具体而言,如果CEO与董事长在性格特征上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是否会通过增强合作、减少冲突,进而显著提升银行绩效?本文首次尝试回答这个问题,并以越南银行业为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使用的五大性格模型(Big Five Personality Mode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框架,旨在描述人的核心性格维度。以下是五大性格特征的具体含义:外向性(Extraversion):外向性特征包括社交性、活力、果断性和情绪积极性。外向的领导者通常是自信和善于沟通的,这使得他们在制定战略、激励团队和与外部利益相关者打交道时表现出色。例如,一位具有外向性格的CEO可能更善于建立外部资源网络,从而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尽责性反映了一个人的责任感、自律性、组织能力和成就导向。尽责的领导者倾向于高效完成任务,并在决策中表现出较强的计划性和耐心。研究表明,这种特质有助于董事会更有效地制定和执行长期战略,同时降低风险管理的失败可能性。宜人性(Agreeableness):宜人性体现在个人的友善、合作倾向、信任感和同理心上。宜人性高的领导者往往能够缓解团队冲突并促进和谐的工作环境。在小型银行中,CEO与董事长的宜人性更容易转化为高效的内部协调和成本控制。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反义为情绪不稳定):情绪稳定性衡量一个人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的冷静与自信。具有高情绪稳定性的领导者在应对危机或不确定性时更能做出理性决策,而情绪不稳定的领导者可能会因焦虑和不安导致决策失误。开放性(Openness to Experience):开放性反映了一个人的创造力、求知欲和对新体验的接受程度。开放的领导者通常具有创新思维,能够识别和抓住市场机会,尤其是在需要敏捷适应的新兴市场环境中。通过分析这五大性格特征,本文不仅探讨了CEO与董事长的性格相似性如何影响银行绩效,还分析了不同性格特征在特定治理和市场环境中的表现差异。例如,外向性和尽责性可能在大规模的上市银行中作用显著,而宜人性在小型银行的内部协调中更为关键。这样细致的视角为探索性格与企业治理之间的交互作用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性格提升绩效:研究发现,当CEO与董事长具有相似性格(尤其是尽责性和外向性)时,银行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如SHROA和SHROE)显著提升。上市银行和大型银行尤为受益。- 表1显示,CEO与董事长具有尽责性相似时,SHROA提高了0.367,且在外向性相似时这一数值达到了0.873(显著性水平5%)。
- 此外,宜人性对小型银行的绩效改善有一定正向影响,表明性格特征的作用因银行类型而异。
所有权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相似性格对上市银行(LIST)的作用更为显著,而对国有银行(SOCB)和外资银行(FOR)影响较弱,可能与上市银行对高效治理的需求更高有关。- CEO与董事长的外向性在上市银行中尤其关键(系数为1.606,显著性水平5%)。
危机期间的作用:研究未发现全球金融危机(2008-2009年)期间CEO与董事长相似性格对银行绩效有显著改善,这可能反映了性格作用在高压环境中的局限性。
方法创新:首次使用签名分析法将心理学的五大性格模型应用于CEO与董事长的性格测量。这种方法不仅直观且操作性强,还填补了以往研究在心理变量量化上的空白。
理论拓展:在企业治理研究中,作者提出了“相似性格假设”,即性格相似可以在分离治理角色的同时促进合作。这一观点丰富了企业治理的“委托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和“依附理论”(Entrenchment Theory)。
发展中国家背景:研究聚焦于越南这一新兴市场,为低透明度、高政府干预特征下的企业治理提供了经验数据,突破了以往主要以欧美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细分视角:通过区分性格类型和银行特征(如规模、所有权),本研究揭示了治理机制在不同环境下的异质性。
数据与样本:使用越南26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2007-2020年),共计356个观察值。这些数据来源于银行年报及股东大会决议,并通过手动提取CEO与董事长签名。
签名分析:作者使用笔迹学分析了2007年至2020年间越南26家商业银行的CEO和董事长的签名。他们识别了每个签名中可能存在的特征,包括:笔画、上升的底线、断开的线条、弯曲的起笔以及字母上的点等。每种特征代表某种性格,因此单个签名可能揭示出不同的性格特点。随后,作者基于Lokhande和Gawali(2017)关于通过签名预测个性特征的研究,测量了CEO和董事长的性格特点,并采用了以下两步法:
变量设计:以风险调整后资产回报率(SHROA)和股本回报率(SHROE)为因变量。核心自变量为CEO与董事长性格相似性(如尽责性一致)。控制变量包括董事会规模(BODSIZE)、贷款比例(LOAN)及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增长率)。
分析方法: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交互项回归,评估性格相似性与绩效之间的关系。为减少内生性,采用一年度滞后值作为关键解释变量。
性格作用的异质性:研究显示,外向性和尽责性对于银行绩效改善的贡献显著高于其他性格特征。这可能是因为外向性领导者的社交和决策能力,以及尽责性领导者的执行力,有助于优化公司治理与风险管理。所有权与规模的调节作用:上市银行和大型银行从CEO与董事长性格相似中获益更多,而外资银行和小型银行的收益相对有限。这表明,性格特征的影响受银行内部治理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模型的稳健性:通过不同样本划分(如大银行与小银行)和危机期间的数据验证,结果保持一致性,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政策制定者:政府和监管机构可通过推行针对性格评估的治理规范,提高银行高管选任的科学性,尤其在上市银行或需要国际化的银行中。企业管理者:在董事会构成上,选择外向性或尽责性突出的CEO和董事长,可以显著提升银行绩效,尤其在需要复杂沟通与协作的环境中。消费者: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企业治理可以间接影响消费者信心,特别是在银行业这一高度依赖信任的行业。
跨国比较:扩展至不同国家和地区,验证性格相似性对银行绩效的普适性,同时比较不同文化下性格的影响差异。深入机制研究:探讨性格与具体治理机制(如决策效率、风险偏好)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提升治理效能提供更多实证支持。动态环境中的表现:进一步研究性格相似性在动态或危机环境下的作用,例如疫情期间的治理效率与绩效关联。
编辑:周鹏
附录:文章摘要
Le, T. D., Ho, T. H., Ngo, T., & Luu, T. B. (2024). Recognizing CEOs and Chairmen’s personality and bank performance: new insights from signature analysis. 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1–27. https://doi.org/10.1080/14765284.2024.2334552This study first uses graphology to examine the signatures of the CEOs and Chairmen of 26 commercial banks in Vietnam (2007-2020) to predict their personalities following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model. Such personalities are used as a key explanatory variable to explain bank performance. Our findings extend the entrenchment theory that bank profitability is positively affected by the same personality traits of separate CEOs and Chairmen. More specifically, the findings indicate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 profitability and conscientious and extraverted CEOs and Chairmen. When observing bank ownership, these two categories of personality traits are more critical to listed banks. As the first attempt to investigate whether separate CEO and chairman with the same characteristics may affect bank performance, our study will add more evidence to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bank profitability.
全欧/全英中国经济学会(Chinese Economic Association UK/Europe,简称CEA)成立于1988年,是一个独立的非盈利的学术团体,是欧洲最具影响力的关注中国经济发展的学会。学会成员包括对中国经济发展感兴趣的学者、学生和企业高管。学会的宗旨是增进公众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解,并推动关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研究。学会在欧洲和中国举办年会以及学术研讨会,鼓励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学术交流。
CEA学会出版英文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JCEBS),期刊注册于牛津大学TMCD研究院,发表可持续发展主题的经济、金融和管理类的跨学科高质量论文,欢迎基于各国样本的原创性研究。其CiteScore(5.6)位列“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金融学”类别中前10%。影响因子(2.4)位列Q2。主编和核心编委会包括经济学领域世界前100引用学者Douglas Cumming,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Xiaolan Fu,欧洲科学院经济学部负责人Klaus Zimmermann,英国科学院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林毅夫,爱丁堡皇家学会Wenxuan Hou,哈佛大学Dwight Perkins,哥伦比亚大学Jeffrey Sachs,普林斯顿大学Dani Rodrik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