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西方解除援乌武器使用限制之后,乌克兰虽然也发动了一些针对俄罗斯本土的袭击,除了迎来俄罗斯更猛烈的报复之外(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空袭一直以来是比较克制的,基本只针对军事目标。),但依然无法改变目前整体战局的走势。现在的乌克兰无论是战争物资还是军事人员都是严重不足的,而且在战斗人员方面,有战斗力的老兵基本都已消耗殆尽,上去的基本都是填线兵。比较明显的就是乌东方向,原来预估要打几个月,起码几个星期的要塞,现在基本一个星期不到就结束了,而且乌方主动放弃的很多,说明战斗意志下降很快。有关俄乌更多的信息可以参考我昨天的文章,这里不再赘述。 就在黎以即将实现停火之际,11月29号,叙利亚叛军突然攻入叙利亚第二大城市阿勒颇,引起了国际关注。这只由美以支持的恐怖组织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也是必然,一来叙利亚主要的支持者俄罗斯和伊朗最近都自顾不暇,二来经过美以的援助,这支恐怖组织的实力也恢复了过来。随着俄乌冲突接近尾声,美国的军工复合体需要新的销账战场,加上巴以局势,在中东这个地方升级战争就是首选之地。特朗普上台,美俄虽然不可能恢复过去的关系,但关系缓和是必然的,美国的战略重心除了在西太围堵我们之外,中东也是一个棋眼之地。巴以冲突,以色列战事不利,正面临被阿拉伯国家围攻的局部,启动这些恐怖组织把水搅浑也是一招不错的棋,毕竟这支恐怖分子背后和土耳其之间也曾经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随着特朗普即将上台,西太的局势正走向缓和,特别是中日韩之间的关系有回暖迹象,我们继续对日韩进行免签。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也来访,态度友好,身段柔软。当然,在西太,也不能大意民主党在最后时刻整出啥幺蛾子,不过最近苹果库克年内第三次来访,也说明,特朗普上台,民主党的金主也需要找出路。加上在西太,美军不占优,民主党能玩的阴招也不多。其实对于很多面临被特朗普清算的资本来说,我们国家也是首选之地--这个地球也就中俄敢硬抗美国了。 过去这个月,美元很强势,除了人民币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贬值,日韩等也出现了较大贬值。俄罗斯的贬值幅度还比较大,但就此说俄罗斯要崩盘,我们金融战要败就是扯犊子了。这种金融偷袭来说,短期可能会有点效,但中长期是不可能得逞的。过去几天应该是这波偷袭的顶点,想继续让我们的汇率贬值,是没有经济和实力基础的。我们真正的杀手锏--买货必须用人民币还没出呢。留给民主党作妖的时间没多久了,民主党还不想着逃难道要等特朗普一网打尽?扎克伯格可以转向,但库克未必能够。 昨天,中国首发新型中型商发火箭长征12号顺利升空。下面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长征十二号(英文:Long March 12 [6])运载火箭是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中型液体运载火箭。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是中国首型3.8米直径单芯级液体运载火箭。火箭为两级构型,直径3.8米,一级采用四台推力1250千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采用两台推力180千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0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6吨。整流罩标配5.2米和4.2米直径,可根据不同任务进行多尺寸适配。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已完成各项研制工作,计划2024年在海南文昌中国首个商业发射场完成首飞任务。 [8] [11]
中国首型3.8米直径单芯级液体运载火箭,两级构型,一级采用四台推力1250千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采用两台推力180千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10吨、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6吨。整流罩标配5.2米和4.2米直径,可根据不同任务进行多尺寸适配。 [1]
中型运载火箭是商业航天的未来。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是火箭发射市场的紧缺产品,而一台环保、高性价比、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则更是决定了运载火箭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市场数据显示,各国卫星制造、卫星应用出现了井喷式发展,但真正上天入轨的卫星仍远远跟不上地面的卫星规划及市场需求,核心原因在于运载火箭的总体运力距离卫星发射需求尚有较大距离。
中国现有的各型运载火箭中近地轨道运力在1.5吨到4吨的中型运载火箭发射次数最多,占比51%。而中国国外各型运载火箭,共发射了4200余次,其中中型运载火箭共发射约2500次,占比约60%。所以世界各国中型运载火箭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而中国及世界各国在役主流的中型运载火箭都属于老一代运载火箭,普遍面临不够环保、价格昂贵、发射准备时间长、难以复用和产能不足等问题。因此,研制新一代中型液体燃料运载火箭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