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协议,这篇就够了!

乐活   2025-01-04 08:42   内蒙古  

IIC支持热拔插吗?(附有详细CW32 IIC协议解读) 不知道你学会没有?我在这些低速实验写完以后会给出逻辑分析仪的调试步骤。

IIC写了,接下来就是SPI,是值得大写特写的东西,因为绝大多数的器件都是SPI的,简直就是ALL IN了。

我觉得大家对待协议也不需要头疼,这也是人设计的,抓住核心的观念就能举一反三。比如一个协议里面的数据,0和1究竟是如何传输的。没错就是这样简单的观念。以及知道每次传输的帧是多大,如果小于,就补0占位,大于就要分多帧。

SPI 的数据传输以帧为单位,每帧的数据位宽通常为 8 位(也可配置为 16 位或更多)。
数据从 高位 (MSB)低位 (LSB) 开始发送,这取决于设备配置。

其实SPI的特点是自由,简单和高速

引脚标准是4个,有很多的变种。

比如QSPI,就4个数据线一起来输出,一个时钟沿就4bit

SPI 通过时钟信号(SCLK)同步数据传输。

SCLK先看,然后再看稳定的采样在哪里

俩俩配对就4种

单从机通信

  • 主机将目标从机的 SS/CS 引脚拉低(有效),其他从机保持不工作状态。

  • 完成通信后,主机将 SS/CS 引脚拉高(无效)。


多从机通信

  • 每个从机分配一个独立的 SS/CS 引脚。

  • 主机通过控制对应从机的 SS/CS 引脚来选择目标从机。

  • 可以把多个SPI器件的SCK,DIN,DOUT接入外设口,CS分别接入,一旦上面拉低,主机就知道是这个器件要通讯了。


每次通信时,SPI 必须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如果主机想读取从机数据,需要先发送占位字节(Dummy Data)发送的数据按位(Bit)在 SCLK 的有效边沿传输。数据在时钟的采样边沿被接收并存储到接收寄存器中。数据一般采用二进制编码,MSB 或 LSB 优先传输。
上面就对文章的一个总结吧!

下面内容特别棘手,先看个通俗解读。

主机是顾客,从机是厨师。
  1. 第一次交流:顾客对厨师说:“我要一个汉堡。” 厨师当时无法立刻提供汉堡,但会随口说点闲话(无意义数据)。
  2. 第二次交流:顾客再问一句“我的汉堡好了吗?”(占位数据),厨师这时已经准备好汉堡并递给顾客(返回有效数据)。

这个颜色就很能说明问题,灰色就是其实在发送

SPI通讯的核心是,同步发送。

同步

然后再来看看SPI在不同的MCU里面的体现:

NRF5280,原来你小子也叫IIC为TWI

可以看到SPI因为比IIC自由和高效,更加的被人喜欢

主机输出、从机输入(MOSI)
主机输入、从机输出(MISO)
MOSI和MISO是数据线。MOSI将数据从主机发送到从机,MISO将数据从从机发送到主机。

在SPI通信期间,数据的发送(串行移出到MOSI/SDO总线上)和接收(采样或读入总线(MISO/SDI)上的数据)同时进行。串行时钟沿同步数据的移位和采样。

每次时钟的一个边沿,两个引脚就会交换一次

在每个 Clock 周期内,SPI 设备都会发送并接收一个 bit 大小的数据(不管主设备好还是从设备),相当于该设备有一个 bit 大小的数据被交换了

假设主设备发送数据 0b1010,从设备在同时会返回数据 0b0101。

这个图是真好,说明了这个循环的过程

MicroChip的外设

旋转交换

一个 Slave 设备要想能够接收到 Master 发过来的控制信号,必须在此之前能够被 Master 设备进行访问 (Access)。

所以,Master 设备必须首先通过 SS/CS pin 对 Slave 设备进行片选, 把想要访问的 Slave 设备选上。 

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每次接收到的数据必须在下一次数据传输之前被采样。如果之前接收到的数据没有被读取,那么这些已经接收完成的数据将有可能会被丢弃,导致 SPI 物理模块最终失效。

  1. 每个 SPI 外设(无论主从)都拥有发送和接收寄存器。
  2. 每次 SPI 时钟周期完成时,接收到的数据会存储到接收寄存器中,发送寄存器中的数据则被发送出去。

因此,在程序中一般都会在 SPI 传输完数据后,去读取 SPI 设备里的数据, 即使这些数据(Dummy Data)在我们的程序里是无用的(虽然发送后紧接着的读取是无意义的,但仍然需要从寄存器中读出来)。

每次接收数据后,程序必须从接收寄存器中读取数据,否则新的数据到来时会覆盖原有数据(丢失数据)。

这就是为什么即使程序中对某些数据不关心(例如占位数据 Dummy Data),也必须通过代码将其读取出来。

  • 写操作的同时会接收 Dummy 数据

  • 当主设备发送数据给从设备时,从设备的 MISO 引脚也会输出数据(可能是无意义的 Dummy 数据,比如 0xFF0x00)。

    如果主设备只想单纯“写数据”,需要忽略接收到的数据。


  • 读操作的同时需要发送 Dummy 数据

  • 当主设备需要从从设备读取数据时,必须通过 MOSI 发送一些无意义的占位数据(Dummy 数据,比如 0xFF0x00),以触发时钟信号驱动从设备的数据传输。

    这样,主设备的接收寄存器中才能获取到从设备的有效数据。


CLK空闲状态 = 低电平,数据在上升沿采样,并在下降沿移出。

数据显示在MOSI和MISO线上。一发一收。

传输的开始和结束用绿色虚线表示,采样边沿用橙色虚线表示,移位边沿用蓝色虚线表示。

在SPI通信中,数据的“移出”是指数据从发送寄存器中被传输到MOSI(主输出从输入)引脚或MISO(主输入从输出)引脚,最终被对方设备接收到。

采样边沿(Sampling Edge)是获得数据
定义:采样边沿是接收设备根据时钟信号采集数据的时刻。
接收方会在指定的时钟边沿(上升沿或下降沿)读取数据线上的电平值(MOSI或MISO),并将其作为有效数据。
保证接收设备在准确的时刻读取到数据线上的稳定数据,避免因信号抖动或切换时的不稳定性导致读取错误。
接收方行为:
在时钟的采样边沿,接收方对数据线(MOSI或MISO)上的数据进行采集。
采样边沿是时钟的一侧(上升沿或下降沿),取决于SPI的工作模式。

我们在边沿的角度再看看传输过程。

移位边沿(Shifting Edge)是发送数据
定义:移位边沿是发送设备根据时钟信号将数据输出到数据线的时刻。在这个边沿,发送设备将数据从发送寄存器移出,并更新到数据线(MOSI或MISO)上。确保发送设备在正确的时钟边沿更新数据线上的值,保证数据在线上有足够的稳定时间供接收设备采样。
发送方行为:
在时钟的移位边沿,发送方将数据移出,更新到数据线上。
移位边沿与采样边沿错开,避免数据更新时影响接收方的采样。
采样边沿和移位边沿在时钟信号中是交替出现的:
  • 一个设备的采样边沿,对应另一个设备的移位边沿。
  • 比如:若采样在时钟的上升沿,则数据通常在下降沿移出。
这种错开设计的目的是给数据一个稳定的时间窗口,保证数据线上的值在采样前已经切换完毕。

再从各个部件来看:

  • SPI设备内部:

  1. SPI寄存器中存储了要发送的数据。

  2. 在时钟的下降沿时,寄存器中的数据会被移出到硬件传输逻辑,并通过硬件驱动电路输出到引脚上(MOSI或MISO)。

  • SPI总线:

    1. 数据被传输到总线上(MOSI或MISO线),随着时钟信号的变化而发送到对方设备。

    2. 同时,对方设备也会根据时钟的上升沿采样接收该数据。

  • 对方设备:

    1. 接收数据的一方通过时钟的上升沿对总线上的数据采样,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存储到其自身的接收寄存器中。


    移出的目的地:数据会从发送设备的寄存器移出,经过SPI总线,发送到接收设备的输入引脚。
    发送和接收是同步的:在SPI的全双工通信中,数据传输是双向同时进行的。当主机通过MOSI发送数据时,从机通过MISO同时将数据移出,传回主机。

    可以挂多个设备

    连接的方法有很多-MSPM0取图

    TI自己取了新名字,反正写的也是比较通俗的

    TI这个真难读,数据手册,不说人话。

    老样子,我们从CW32的参考手册看起。

    串行外设接口(SPI)是一种同步串行数据通信接口,常用于 MCU 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同步串行通信。

    CW32L010 内部集成 1 个串行外设 SPI 接口,支持双向全双工、单线半双工和单工通信模式,可配置 MCU 作为主机或从机,支持多主机通信模式。

    单工通信模式:数据只单向传输,要么主机向从机发送数据,要么从机向主机发送数据,不能双向交换。
    数据方向明确时使用,可以减少信号线数量。常用于一些只需要传感器输出数据的场景。
    1. 速度快:SPI 通信速度可达几十 Mbps,比 I²C 更高效。
    2. 全双工:支持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
    3. 简单协议:没有复杂的握手或地址机制。


    这是特色功能

    这个框图非常简单了,就是发送和移位形成一个环,然后一个时钟和CS

    先看GPIO,时钟就是输出嘛,还是要驱动能力的,推挽

    非常的全面,CH的数据手册也有这个

    SPI 的通信时序,CS、SCK、MOSI 信号都由主机控制产生,MISO 信号是从机响应信号。

    从机选择 CS 信号由高电平变低,是 SPI 通信的起始信号,当从机检测到起始信号后,开始与主机通信。

    在每个 SCK 的时钟周期中,MOSI 和 MISO 信号线传输一位数据。CS 由低电平变高,是通信的停止信号,表示本次通信结束。

    你觉得这个话里面平平无奇是吧?

    我考考你,这个时钟是一直都有?还是就通讯的时候才有时钟?

    很明显是,主机在给时钟的情况下,数据同步的发出来

    可以继续放大看

    主机(Master):控制通信的启动和停止。
    主动生成时钟信号(SCK)。
    SCK(Serial Clock,时钟信号):
    1. 由主机生成并提供给从机。
    2. 用于同步主机和从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3. 数据的采样时刻由时钟信号的沿(上升沿或下降沿)决定。
    4. 从机仅被动接收时钟信号,不能主动生成时钟。


    只有通信时才启用,因为我看文章里面都不说这点。
    • 时钟信号(SCK)在通信开始时由主机激活,当通信结束时停止。
    • 在非通信状态下,SCK 保持在空闲电平(由时钟极性 CPOL 决定)。

    后边就是下降沿的是个采样点,在数据线上面是稳定的,取01.在下一个边沿的时候,红色,转换了数据。

    数据线上面有交叉就是证明在变化,不能取值,不稳定

    数据帧宽度由控制寄存器 SPI_CR1 的 WIDTH 位域配置,可设置 4 ~ 16bit 任意数据位宽。 

    这个一会儿具体看寄存器,反正就是说,一个数据帧到底是几位的,我们平时使用一个字节,8位。

    STM32里面就写了16位,8位,没有这么灵活

    MSP的是可以任意编码的

    数据的大小端由控制寄存器 SPI_CR1 的 LSBF 位域配置,可选择最高有效位在前(MSB)或最低有效位在前(LSB)。 

    主机模式帧间隔由控制寄存器 SPI_CR1 的 GAP 位域配置,可选择 0~15 个 SCK 时钟周期间隔。

    时钟极性 CPOL,指设备处于没有数据传输的空闲状态时,SCK 串行时钟线的电平状态。

    一种有四种

    先看时钟,假如说0,那工作的时候第一个边沿就是上升的,这个时候就可以采样或者下一个边沿采样,就是下降沿,非常的简单,时刻记住稳定采样的时刻。

    ADI的图很漂亮

    我喜欢ST的这个设计,就是很直观

    全双工模式

    主机通过 MOSI 发送数据,同时通过 MISO 接收数据。

    数据是以位为单位同时交换的,例如主机发送一个字节的同时,从机也返回一个字节。

    双向全双工模式:数据在主机和从机之间同步双向传输,主机和从机的发送和接收操作可以同时进行。
    适用于需要实时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场景。

    设置 SPI_CR1.MSTR 为 1,SPI 工作于主机模式。主动发送时钟信号。

    主机设置 SPI_SSI.SSI 为 0,在从机选择 CS 引脚输出低电平,作为通信起始信号。 开始的标志是,CS拉低,各单位注意。

    当发送缓冲器为空时,即 SPI_ISR.TXE 标志位为 1,将待发送的一帧数据写入 SPI_DR 寄存器,数据在同步移位时钟信号的控制下,从 MOSI 引脚输出,同时将 MISO 引脚的数据接收到移位寄存器。

    主机发送现在里面什么东西也没有,这个状态标志为1.这个时候要把发送的数据写进去,接着在时钟的同步下,传输出去。同时接收缓冲区把从机的东西取回来。

    发送一个数据帧结束时, 接收缓冲器非空标志位 SPI_ISR.RXNE 由硬件置 1,表示已经接收完成一帧数据,此时可以读取 SPI_DR 寄存器。 

    设置 SPI_SSI.SSI 为 1,从机选择引脚 CS 输出高电平,结束本次通信。

    引脚拉低,一帧完事。

    我们想想?如何保证一帧数据的发送完整?

    一是CS引脚,同步标志出现

    二是时钟引脚上面的采样边沿

    CS和SCK是两个重要的信号。

    DR是写入数据,其实就是准备,你不是要发送吗?

    在MOSI之前准备好这个寄存器的内容。

    是说明缓冲区的有无内容

    同样,接收的缓存区也可以有状态,好东西

    再看一个从机收发

    设置 SPI_CR1.MSTR 为 0,SPI 工作于从机模式。 

    在从机选择 CS 信号被拉低之前,从机需要设置 SPI_ICR.FLUSH 为 0,以清空发送缓冲区和移位寄存器,并将待发送的第一帧数据写入 SPI_DR 寄存器。 

    当 CS 信号被拉低后,被写入的数据将在主机的同步移位时钟信号的控制下,从 MISO 引脚输出,同时接收 MOSI 引脚的数据到移位寄存器。 

    如果是多数据帧连续通信,用户应当不断查询 SPI_ISR.TXE 标志位,一旦标志为 1,立即将待发送的数据写入 SPI_DR 寄存器,以免出现数据漏发。 

    一旦空了,就把数据写进去。缓冲区的作用是,确定里面空了才能发

    当接收缓冲器非空时,即 SPI_ISR.RXNE 标志位为 1,表示已经接收完成一帧数据,此时可以读取 SPI_DR 寄存器。当检测到 CS 引脚变为高电平时,本次通信结束。

    单线半双工模式:数据传输通过一根数据线进行,主机和从机之间只能单向通信,发送和接收不能同时进行。
    简化硬件设计(只需要一根数据线)。
    适合数据传输方向明确的应用场景。
    单线通信模式中,MOSI 和 MISO 共用一根数据线,具体方向由配置决定。

    可以看到就一个线,双向的

    单线半双工通信时,由于主机和从机的通信方向无法保证同步切换 ,有可能会出现驱动冲突而导致器件损害,建议在主机和从机之间的数据线上串联一个电阻,以限制电流。 

    当 SPI 作为从机时,使用单线半双工模式,可以实现与一个标准的 UART 收发器进行同步模式通信,此时 SPI 必须配置为固定的电平模式:时钟极性 CPOL 为 1,时钟相位 CPHA 为 1。

    主机发送 

    设置 SPI_CR1.MSTR 为 1,SPI 工作于主机模式;设置 SPI_CR3.HDOE 为 1,主机仅发送数据。 

    1就是仅发送

    主机设置 SPI_SSI.SSI 为 0,在从机选择引脚 CS 输出低电平,作为通信起始信号。 

    这些就是搞启动信号,头大

    当发送缓冲器为空时,即 SPI_ISR.TXE 标志位为 1,将待发送的一帧数据写入 SPI_DR 寄存器,数据在同步移位 时钟信号的控制下从 MOSI 引脚输出。 

    当写入最后一帧数据后,必须等待发送缓冲器为空,即 SPI_ISR.TXE 标志位变为 1,同时 SPI_ISR.BUSY 标志位变 为 0,以确保数据发送完毕。

    然后设置 SPI_SSI.SSI 为 1,在从机选择 CS 引脚输出高电平,结束本次通信。

    没意思。。。。

    下面看看STM32C0一个片子:

    两个线就行

    两个线就可以通讯了

    可以看到ST的基本上全系都有DMA,TX是内存到外设

    SPI 控制器支持 8 个中断源,当 SPI 中断触发事件发生时,中断标志位会被硬件置位,如果设置了对应的中断使能控制位,将产生中断请求。

    呦西,有了中断

    开启了中断以后,其实就是大中断,具体是什么中断,还得看寄存器的信息。

    在用户 SPI 中断服务程序中,应查询相关 SPI 中断标志位,以进行相应的处理,在退出中断服务程序之前,要清除该中断标志位,避免重复进入中断程序。

    很简单的使用

    老规矩就是读状态,写数据。

    中断方式复杂一点,因为要清楚以及要对缓冲区做处理

    走!看看STM32的。

    中断在此

    就是要判断哪个中断

    然后写个回调函数。

    如果是双工完成:

    void HAL_SPI_TxRxCpltCallback(SPI_HandleTypeDef *hspi){    if (hspi->Instance == SPI1) // 确保是 SPI1    {        // 处理接收的数据(rx_buffer 中为接收到的数据)        for (int i = 0; i < sizeof(rx_buffer); i++)        {            printf("Received Data[%d]: 0x%02X\n", i, rx_buffer[i]);        }
    // 此处可以根据需要继续进行下一次通信 }}

    仅发送数据:

    void HAL_SPI_TxCpltCallback(SPI_HandleTypeDef *hspi){    if (hspi->Instance == SPI1)    {        printf("SPI Transmit Completed!\n");    }}

    但是需要在NVIC里面:

    void HAL_MspInit(void){    HAL_NVIC_SetPriorityGrouping(NVIC_PRIORITYGROUP_4);
    // 配置 SPI1 的中断优先级 HAL_NVIC_SetPriority(SPI1_IRQn, 0, 0); HAL_NVIC_EnableIRQ(SPI1_IRQn);}

    啊这就是这么多了。

    但是TI的单片机更好玩:

    支持 PACKEN 功能,允许将 2 个 16 位 FIFO 条目打包为一个 32 位值以提高 CPU 性能。不过,并非所有器件都支持打包。

    TI这个为了提高性能,加了不少外设,主要是FIFO来缓存和拼接。时钟源很丰富。以及有了DMA,可以发送和接收,在完成后也有提醒。

    好看

    然后我们来具体的说说例子:

    同时收发数据通常出现在主设备(Master)在向从设备(Slave)发送某些命令或数据的同时,从设备也将状态或数据返回给主设备。

    主设备(比如 MCU)需要从 SPI Flash 存储器中读取数据。
    主设备需要发送一条命令来指定要读取的内存地址,同时从设备将指定地址的数据返回给主设备
    1. 主设备发送“读取命令”(通常为一个字节,比如 0x03)。
    2. 主设备继续发送目标内存地址(通常是 3 个字节,比如 0x001234)。
    3. 同时,从设备在接收命令和地址时会返回无意义的占位数据(Dummy Data)。
    4. 地址发送完毕后,从设备会根据主设备生成的时钟信号,将存储器中指定地址的数据返回。
    在这整个过程中:主设备发送数据时,同时接收数据。
    最初接收的数据可能是无意义的占位数据,而后续接收的则是有意义的有效数据。

    假设需要读取地址 0x001234 的数据:

    主设备发送: 0x03  0x00  0x12  0x34  0xFF  0xFF  0xFF ...从设备返回: 0xXX  0xXX  0xXX  0xXX  0x45  0x67  0x89 ...
    1. 0x03 是读取命令。

    2. 0x00 0x12 0x34 是要读取的地址。

    3. 0xFF 是主设备发送的占位数据,用于驱动时钟。

    4. 0x45 0x67 0x89 是从设备返回的有效数据。注意看是从设备给的


    再看一个

    SD 卡数据传输(SPI 模式):当主设备(MCU)通过 SPI 接口与 SD 卡通信时,每次数据传输都是一个完整的数据交换。
    主设备发送读/写命令的同时,SD 卡返回状态信息。因为SD卡还不知道主机要什么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设备发送占位数据,SD 卡返回存储的数据。
    1. 主设备发送读取命令(如 0x51,表示读取数据块)。
    2. 主设备发送目标数据块地址。
    3. 主设备发送若干字节的占位数据。
    4. SD 卡在接收命令和地址时会返回响应信息,并在后续时钟周期返回数据块内容。
    主设备发送: 0x51  0x00  0x00  0x01  0x00  0xFF  0xFF  0xFF ...从设备返回: 0xFF  0x00  0x00  0x00  0x00  0xFE  0x01  0x02 ...
    1. 0x51 是读取命令。
    2. 0x00 0x00 0x01 0x00 是数据块地址。
    3. 0xFF 是主设备发送的占位数据,用于产生时钟。
    4. 0xFE 是 SD 卡的数据起始标志,后续是实际数据内容(0x01 0x02 ...)。

    后面橙色的就是从机发出来的,不过主机也得胡诌点

    从机第一次传过来的数据是没用的:

    在 SPI 的第一次通信中:
    主机发送一个命令字(或其他数据),从机还不知道主机想要什么,所以从机通常会返回无意义的占位数据(Dummy Data)。
    从机接收到命令后,开始准备主机请求的数据。
    在下一次通信中,从机才会将准备好的数据返回给主机。

    第一步:主机发送读取命令 0x03,从机还不知道主机的意图,返回的是无意义的数据 0xFF。

    因为从机不知道要什么

    第二步:主机发送寄存器地址 0x10,从机依然返回无意义的数据 0xFF。
    第三步:主机发送占位数据 0xFF,从机将准备好的寄存器数据 0x7A 返回给主机。

    现在看,是不是很清晰了

    这里拿一个SPI的ADC

    标准的SPI接口

    我喜欢这个名字

    这个是时序数据

    在CLK的上沿采集

    MSB在前,8bit一个字节,帧字走的。

    然后看IN和OUT,就是循环的传输的

    32bit,4个字节才能取完一次转换的数据

    我突然顿悟数据如何发送和接收:

    当CS一拉低,从机开始准备传输,当主机的时钟一来的时候,主机内部会一位一位的判断传来的数据是0还是1,这个数据就像发牌一样传到主机的内部寄存器里面,这个寄存器有多大?就是我们提前设置的,然后一个中断发出,CPU或者DMA快速的把数据搬走放到内存,接着下一个继续,字节数据就这样被源源不断的传进去。或者传出去。

    现在是ADC的视角,主机发来的数据就是DIN,这个字节就是控制用。然后你看DOUT的数据也会发,但是没关系的。

    然后下个字节,DOUT,ADC输出数据给主机。

    就这么多了,散会。

    https://zipcpu.com/blog/2019/03/27/qflexpress.html
    https://dev.ti.com/tirex/explore/node?node=A__ARqjcycmyhag6aCy3n3F4g__MSPM0-ACADEMY-CN__Gx9d9qT__LATEST
    https://www.analog.com/cn/resources/analog-dialogue/articles/introduction-to-spi-interface.html
    https://www.ti.com/content/dam/videos/external-videos/en-us/10/3816841626001/mspm0-spi-intro.mp4/subassets/mspm0-spi-module-presentation.pdf
    https://www.whxy.com/uploads/files/20241016/CW32L010_UserManual_CN_V1.1.pdf
    https://www.wpgdadatong.com.cn/blog/detail/45539

    云深之无迹
    纵是相见,亦如不见,潇湘泪雨,执念何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