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叶切除风:当Z世代女孩开始表演解离

文化   2024-09-10 14:09   美国  

表演疏离的脑叶切除风

今年夏天,Tiktok 上流行了一波又一波的美学潮流,其中有一个受到众多追捧的美学潮流,却发现自己处在争议的中心,它就是因《亢奋》而迅速走红的脑叶切除风。女演员 Chloe Cherry 被视为是这一潮流的代表,在 Ins 照片中,她经常神经质地凝视着镜头,好像是一个破碎的玩偶。
@perfect_angelgirl
在上世纪 40 年代,脑叶切除术曾被广泛运用于 “矫正” 女性和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偏差,让被诊断为 “精神脆弱”或“ 神经质” 的病人 “回归正常生活”。事实上,术后的病人会变得痴痴傻傻,神情呆滞,有种灵魂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的抽离感。
而作为一种美学风格的脑叶切除风(Lobotomy Chic),就是在模仿和表演这种非正常的疏离感和倦怠感:你要看起来超脱、虚无、空洞、毫不在乎,就像被实施了脑白质切除手术。

@Stolenbesos

社交网络上的 “脑叶切除风” 照片,一般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神情呆滞。双眼睁大平视前方,放空,假装自己是个假人,既没有智慧,也没有知觉,更不能察觉到自己正在被拍摄。

@perfect_angelgirl

2) 夸张眼妆:与毫无生气的表情相比,全包眼线、烟熏眼妆,甚至是流泪导致的眼妆脱妆会显得格外突兀。但别担心,它是对空洞神情的一种加持,反而能凸显出一种崩坏的 “伪人” 玩偶感。

3)嘴唇微撅:对!就是你在工作中被老板交代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者遇到了一件令你无语至极的棘手事情时,你陷入沉思与麻木状态时,嘴唇自然而然撅起的状态。注意,嘴唇最好是松弛微张的,就像下一秒它就要呼出一口极长的叹息。
@lobotomy_chic
4)梦核背景:脑叶切除风格中的 “神经质” 通过梦核般怀旧且扭曲现实的背景得以完成。通常是茂密的丛林、昏暗的过道、寸草不生的荒野,或摆放着老式沙发、地毯的房间一角。总之,和镜头中的人一样,这些背景必须充满迷幻的效果,与现实世界拉开距离。

@Stolenbesos

在 Tiktok 上流行的脑叶切除风也基本遵循以上套路,只不过更加简化,可以用 “瞪着死鱼眼” 、“不满地撅嘴” 和 “摆出冷脸” 来概括,和这类照片一起出现的还有解离女性主义的标签(Female Nihilism)。




脑叶切除风是女性主义者的黑色笑话吗?
是的,即便脑叶切除风听起来让被拍摄者既没有灵魂也没有主体性,但却被认为是一种女性主义——确切的说,是 “解离女性主义”——的美学体现。一切开始于一条发在 X 上的贴文,“70 年前,我和我的朋友都会被施行脑叶切除术,我想,这反而是让我爱他们的原因。”
Emmeline Clein 在一篇评论中将解离女性主义描述为 “对 00 年代过于乐观的,以‘女强人’、‘女性统治世界!’为目标的女性主义的消极回应”。当一些年轻的女性主义者发现斗志昂扬的宣言并没有帮女性彻底打破枷锁,反而让她们在更加复杂的世界中不得不背负更多的限制与期待。于是 “许多才华横溢的女性在谈论她们的女性主义时,不再是大声疾呼或者抱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黑色幽默的口吻、面无表情的语气……她们会自以为是地轻蔑一笑,麻木自我,假装不在乎。” 这种现象被称为:解离女性主义(Dissociation Feminism)。
“解离” 是一种面对痛苦时灵魂出窍的体验,以一种抽离的方式审视自己的存在,这种可控的疏离体验暂时地隔绝了肉体和情感。英剧《伦敦生活》中的女主角被认为是解离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她有一种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超能力,总是因为自己的脆弱和自私把事情搞砸,每当这个时候,她就剥离出另一个自我,让剩下的那一半进入自动驾驶模式,而那个如同幽灵般的自我就飘荡在空中呢喃低语,用饱含黑色幽默的讽刺语调,调侃着糟糕无趣的生活。
脑叶切除术,变成了一则可以激起新一代解理女性主义者共鸣的黑色笑话,它讽刺了进步女性主义所宣扬的玫瑰色幻想,但是也用一种自嘲、自我讥讽的语气确认着自己女性主义者的身份 —— 对于陷入存在主义焦虑的女权主义者来说,这也是她们所认为的最聪明的语气。
比如下面这条 po 文:“我真希望现在是 1952 年,那样我的丈夫可以直接对我进行脑叶切除术。”

忧郁的女人们对日常生活兴致缺缺,不是因为她们无欲无求,而是因为无意义感正在蚕食她们生命的活力。当面对必输的命运,感受到女性存在的痛苦时,我们常被卡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既无法受到炽热的欲望驱使寻求系统性变革,又无法完全放下,自圆自洽,而这种中间状态恰恰最容易产生解离。
在这个意义上,解离女性主义其实在教女孩一种自保的方法,不要被现实的失望所吞噬,就像 Rachel Syme 说的那样:“作为女性,疏离总是比抑郁强。”
在经济萧条、政治动荡的背景下,一些女性主义者开始解离,另一些女孩则干脆回到 50 年代那个最便利的身份认同:娇妻。同时期,北美娇妻(trad wife)也在国外 Tiktok 上火起来。最著名的网红 tradwife 之一 Alana Petit 曾说:“人们总是会给 tradewife 贴上许多标签,但事实上,我只是感觉自己生来就是母亲和妻子,我的工作是做家务,而我的责任是像 1959 年一样宠爱我的丈夫。”

而在国内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审美风格:“淡淡的”。它表面上是一种穿衣和处事风格,实际上却指向我们心中最安全的精神状态:口号和主义所激发的虚假激情不一定有用,于是我们想与这个世界的刺激与痛苦保持距离,与那些能对我们造成伤害的情绪剥离开,才能在疏离中保证 “安全”。

女性的反叛,还是特权的表演?
摄影师 Stolenbesos 创作了许多被归为脑叶切除风的作品。在她看来,自己作品中的女孩们形象并非消极或丑化的,她们与拍摄者之间通常是平视状态,相较于那些刻意呈现性感、幼态、典雅的照片,这代表着一种平等。女孩们看起来没有斟酌自己的姿势和表情是否好看,而是拥有了与观者隔离的距离感,或者表达真实自我的权力。有人认为脑叶切除风的照片常常因苍白或者病态而呈现出一种 “诡异感”,但所谓的 “诡异感”,也许只是因为打破了惯常的男性凝视,从而让观众产生了一种陌生的不适。

@Stolenbesos

但与此同时,“脑叶切除风”似乎正在变成一种对精神疾病的浪漫化想象。看似无所伪装、暴露自己脆弱一面的女性角色的确能赢得许多年轻漂亮的中产白女的代入和共情,而这种精心营造的病态的美也因为女性主义的背书而充满了吸引力。
作为美学潮流的脑叶切除风(Lobotomy Chic),在国外 Tiktok 的相关 tag 包括 #dissociativepout、#coquette 和 #flouridestare,在这些 tag 下你能看到许多同质化的影片:仿佛只需要点燃一支烟,双眼空洞地望向远方,看起来像个女性主义者就好了。
除此之外,也有人批评脑叶切除风看似展示了女孩们最真实、最脆弱的一面,但这种美学依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社会表演。在那些脑叶切除风的照片中,主角无一例外是美丽瘦削的白人女性,因为只有 “病西施“ 才惹人怜悯,才让人有去探询 “什么导致了她的痛苦和疏离” 的欲望,如果换成年纪稍长、身材肥胖的女性,她们对痛苦经历的幽默调侃估计仍然无人问津。同时,脑叶切除风在宣扬 “女性的本质是痛苦” 的论调,渴求理解却不求改变,但这种对进步女性主义的矫枉过正却有落入顾影自怜的危险,而通常,顾影自怜是一种阶级和种族的特权。

@perfect_angelgirl

它试图打破积极女性主义对女性生存现状的粉饰,捕捉到更深层的性别困境,用笑声掩饰泪水;但同时,又在互联网上被轻巧地简化为一种妆容,沦为中产白女的表演脆弱的必备单品,就和 Tiktok 上流行的上千个美学趋势一样,它失去热度只是时间问题。
表演出的痛苦和真实的痛苦相比,还是过于轻盈了。

//作者:Idril、拉比
//编辑:caicai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BIE别的
别的眼睛看别的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