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4北京·昌平生命科学论坛专场。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市科协、市药监局、昌平区相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要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推动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给予了极大的鼓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将其作为助推北京创新发展的“双发动机”之一。从2018年起,全市坚持高位部署,滚动实施医药健康三年“行动计划”,在市医药健康统筹联席会机制下,各单位紧密协同,不断增强工作合力,2023年全市医药健康产业总体规模达到9761亿元,为今年实现万亿级跃升奠定坚实基础。继上半年我市出台第三轮“医药健康协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支持创新医药发展的32条措施”等政策之外,近几个月以来,先后或即将出台合成生物制造、医疗器械、细胞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等领域的专项政策,并推出“优化创新药械全流程服务的工作方案”,着力打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今年以来,模式更加注重加强创新与“三医联动”的协同,着力壮大药械基础板块,积极布局新兴赛道,不断提高开放创新水平,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
一是多项前沿突破性技术领跑国际。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邓宏魁荣获2024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化学重编程技术诱导多能干细胞的成果正在加速转化。中科院遗传发育所高彩霞团队开发的大片段DNA精准定点插入的基因编辑新工具,入选英国自然杂志“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脑科所罗敏敏团队开发的“北脑二号”在国际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对二维运动目标的脑控拦截。北京大学高家红团队研发的新一代脑磁图仪,实现国际首例无线脑磁检测,为脑重大疾病诊断提供新工具。
二是加速医学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步伐。依托“市自然科学基金非共识创新项目”,首次启动实施临床医生与基础领域科研人员“双负责人”模式,开展临床需求导向的前沿协同攻关。推广医学创新和成果转化改革试点经验,组织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为提高试点医院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依托8家医药领域标杆孵化器与医院“一对一”结对子,共同开展有转化前景的创新成果梳理,探索通过“1家医院+1家孵化器+1个主承载区”模式,推动医学成果批量转化落地。此外,高博研究型医院顺利运行,已开展和推进100余项罕见病、肿瘤等领域创新品种的临床试验。
三是全流程服务创新药械发展。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卫健、药监、医保、经信等部门建立了分段负责、握手接力的服务机制,已将200余个创新品种纳入首批服务范围,在临床前研发、临床研究、审评审批、产业落地和入院应用等环节,各部门按照职责牵头负责相应环节,通过专人“一对一”跟踪品种创新落地的进展,及时解决问题和需求,进入下一环节前,由上一环节责任部门提前三个月主动与下游部门沟通衔接,确保各阶段的服务顺畅高效。
四是深化开放创新,带动一批知名外资企业在京投资布局。今年,8家知名外资药械企业在京新设研发或创新主体,其中,辉瑞新设北京研发中心,丹纳赫新设北方创新中心,沪亚生物设立中国总部,均为首个在京实体。阿斯利康新设全球研发北京中心,实现提级扩容。礼来新设中国医学创新中心、创新孵化器,拜耳新设开放创新中心,默沙东新设默沙东研发中国创新合作中心,美敦力新设数字化服务创新基地,助力本土创新药械品种转化、上市和出海。
五是优化创新要素,产业生态能级进一步提升。在园区建设方面,北部,昌平的生命科学园三期首发项目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预计年底完工,将开启生命科学园的新征程。南部,加快规划建设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打造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生态圈。在平台搭建方面,着力打造OpenCGT孵化平台;布局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重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创新机制,加强监管科学等领域前瞻布局;此外,还着力完善临床CRO、销售推广平台等方面的布局,进一步提高第三方平台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在人才引育方面,加强引进具有国际背景的项目经理人、首席医学官、生物统计学、医院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紧缺人才。推出服务科学家创业的CEO人才特训计划。连续举办12期医药健康高研班。在资金保障方面,积极发挥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的作用,围绕早期研发和产业化落地“两头”,预计年底前完成投决46个,投决金额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新增近90亿元。在经开区探索设立并购基金,加强重点项目的引进落地。在数据流通方面,率先为外资医药企业申报数据出境建立绿色通道,推动拜耳、赛诺菲等公司数据合规出境。
下一步,我们将紧密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策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入落实“医药健康行动计划”,发挥好统筹联席会作用,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努力成为推动首都经济创新发展的强劲引擎,并惠及人民生命健康。
记者:当前,以合成生物技术为底层支撑的生物制造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之一,我们注意到本次论坛设置了合成生物制造专题论坛,特别是今年9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请介绍一下北京市推动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龚维幂:
北京市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紧抓合成生物制造这一新兴产业发展历史机遇,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编制发布加快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若干支持措施,围绕前沿技术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技术平台建设、企业梯度培育、开放协同发展等方面布局重点任务,并聚焦技术、品种、企业等方面细化明确了14项支持举措。下面我介绍五个方面的进展情况。
一是突破一批前沿技术,依托市自然基金、市重点实验室等载体,持续布局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清华大学团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底盘细胞,可用于生产多种高值手性医药中间体、重要化学品等;中科院遗传所团队开发的新型基因编辑工具,可高效编辑大豆、水稻等,提高大豆和水稻产量;北京化工大学团队利用微生物细胞工厂将可再生能源和大气中的CO2高效转化为燃料和化学物质。
二是推动一批重点品种转化和创新企业落地。北京已集聚80余家合成生物制造领域创新企业,部分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在京重点央国企也在积极布局新赛道。其中,齐禾生科改造的高油酸大豆,油酸含量从20%提高到80%。微元合成开发了全球首创基于生物发酵法量产阿洛酮糖的批量生产技术,纯度达到99.9%,生产成本显著下降。微构工场首次实现嗜盐菌工程改造,大幅减少了其他细胞工厂所需要的发酵成本,实现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产业化。衍微科技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红球菌底盘菌技术,多种原料的生物合成表达量达到全球领先。首钢朗泽利用工业尾气为原料生产微生物蛋白,2023年产量达到乙醇9万吨、蛋白1万吨。
三是布局一批技术服务平台。依托中科院微生物所已有菌种保藏库,加快建设高质量合成生物制造元件库及生物信息库,优化算力配置和对外服务能力,已完成万种模式微生物基因组测序,调控元件和催化元件库容达到10万个。在昌平区布局北京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与产业龙头企业合作,通过搭建中试工艺放大技术平台,实现从催化剂设计、过程强化,到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全流程协同攻关机制,有效链接实验室研发和大规模制造。同时,还在平谷区,支持建设了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创新中心,成立北京生物制造食品风险评估与合规保障共性技术平台等,加快服务推进,保障创新产品研发和上市应用。
四是加快推动园区建设。昌平区加快中关村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研发创新、孵化转化、中试放大与产业承载条件比较完备,其中,中粮营养研究院二期建设预计年底开工建设。平谷区聚焦农业食品合成生物制造,已建成约13万平方米生物制造园区,统一布局了燃气、工业蒸汽、纯水、压缩空气等配套设施。这两个园区已汇集一批有活力的创新主体,产业生态和聚集效应逐步增强,欢迎国内外业界同仁同享发展机遇。同时,正在加快探索京津冀合成生物制造协同发展新模式。
五是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北京干细胞研究院牵头,与日、韩、德、英、美、法等多国,共同制定了全球第一个干细胞数据管理国际标准,今年10月29日正式发布。本月中旬,我们还将支持举办2024年合成生物制造国际会议,进一步促进国际创新交流合作,提升我国在全球生物经济中的影响力。
来源:北京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