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话题|对于基层治理“法宝”——“民情日记”,谈谈你的看法?

文摘   教育   2024-12-22 20:02   天津  

这里是北宋教育,

我们已经坚持更新1684天

我们是一家专注于公职类面试培训的机构,由多位体制内大神(已辞职)联合创办。多年来我们创始人团队坚持初心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平均每人每年授课超过200天,每年由创始人团队亲自带上岸的学生均超1000人,坚持一线和学生互动这种工作方式也给我们课程优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常态化1v1面试私教=350元/小时,或各地面试班次,详情咨询微信“beisong1236”
今日面试热点题目:
发源于浙江绍兴嵊州的“民情日记”,从1998年记到今天,记了26个年头。这本“日记”里,既记满了“家长里短”,也记下了乡村巨变。26年间,广大党员干部主动入户、倾听民声、为百姓排忧解难,把一本本“民情日记”记得有血有肉。请你谈谈对民情日记的看法。





























‍‍‍‍‍

大家先思考下自己的思路,再看视频详解



题目解析:


参考解析


民情日记不仅是基层治理的一项制度创新,更是密切干群关系的一个重要抓手,它已成为很多基层组织转变工作作风、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宝”之一。

“民情日记”记下的是“民情事”。民情日记”记录的多是群众的小事。解决好群众的这些烦心、揪心、操心的小事,“民情日记”自然就成了群众的“暖心账本”。
“民情日记”架起的是“连心桥”。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的“熟人社会”逐渐向所谓的“陌生人社会”转变,导致农村“乡土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一些基层干部下村却不入户,既不关心群众的想法,也听不见群众的呼声。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民情日记”,推动基层干部入户走访,把村民关心的小事一件件认真记录、认真解决,缓和了一度紧张的干群关系。“民情日记”的意义不在于“记录”,而在于不断服务群众,让干部在解决群众关心的小事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在双方之间架起“连心桥”。

“民情日记”也是“智慧库”。想要记好“民情日记”,党员干部就得经常到群众家中走一走、看一看。其实,记录“民情日记”的过程既是党员干部在收集民智,检视和丰富自己的工作的过程,也是群众主动参与、表达民声民意的途径,是二者“双向奔赴”的良好互动。通过“民情日记”,干部还能掌握工作落实的实际进展、存在的问题,不断检验政府决策的实效,为细化落实提供材料。

但真要把“民情日记”记到百姓心坎上,还需始终注意避免以下几种倾向。比如,粉饰包装、没事硬记、纸上谈兵、一记了之等。时代在变,人民需求在变,服务人民群众的工具手段也要与时俱进。从纸质笔记到数字档案、从千家万户到千企百业……“民情日记”的载体在升级、内涵在转变、领域在拓展。做好新时代”民情日记“要做好如下几点: 

一是记录内容“与时俱进”。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中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需求,“记什么”自然也要跟着群众需求变化而改变,既要一如既往关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也要记录下老百姓日益旺盛的多元需求。像浙江向广大农村地区派出的文化特派员,就可以记好“民情日记”的“文化篇”,及时发现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准链接文化供给。

二是记录方式“灵活多变”。经常性走村入户、和群众打成一片、听到群众的真话、记录下真实情况是记好“民情日记”的基础。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准赋能,也可以让“民情日记”记得更好。在一些地方,“民情日记”正逐渐从手写的笔记转变为线上的“民情数据”“民情大脑”“民情网络”等。像嵊州市把“民情日记”从“本上”记到“线上”,形成了70多万份数字民情档案。这些档案涵盖了基层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不断充实、更新。从深入田间地头解决问题到线上流转协同处置问题,“民情日记”这个“老把式”成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载体,不仅能解决一人一户的小事,还能从大数据中梳理出群众关心的普遍问题,从解决“个性问题”推动解决“类案问题”。

三是记录结果“真实可查”。记的是民情,考的是干部,验的是作风。无论是以怎样的形式记录,一本“民情日记”好不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实实在在、桩桩件件地解决好。现在有的地方在探索实行群众签字验收制度,“民情日记”记下的问题到底有没有闭环解决,由群众来检查认定、签字验收,杜绝纸上谈兵、光说不练。“为民服务行不行,要让群众评一评”,只有把一个个问题都解决了,“民情日记”才能永久焕发生命力。

为民造福就是最大的政绩,不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化,也不论“民情日记”如何延伸,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初心不能变,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纽带不能断。
随 堂 小 练
2004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嵊州调研考察时,提出“让‘民情日记’更有生命力,取得更好的实效”。随后20年间,“民情日记”逐渐走遍浙江、走向全国,受到广大群众欢迎,成为基层治理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一个重要抓手。请你谈谈新时代如何记好“民情日记”?

















下方留言区欢迎说出你的思路


写出你的答题要点






北宋教育面试
北宋公考 北宋书院 北宋面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