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在山高林密、峡谷纵横的藏南地区,除了对整个藏南的主权争议,在基本沿麦克马洪线展开的中印边境实控线上,还存在七块实际控制权争议区,这也是中印边境日常冲突的高发区。
藏南实际控制线上的争议区分布
这七块区域,自西向东看,其中两块位于错那县,一块位于隆子县,两块位于墨脱县,两块位于察隅县。
错那的两块,分别为娘姆错地区与西让村的雅鲁藏布江东侧地块。
最近在写藏南系列《隐世的莲花,永远的呼唤:藏南与大国博弈》,今天写到《交通篇》的墨脱边防公路,正好涉及娘姆错地区,插在其中完整讨论有点喧宾夺主,因此单独开篇,算是藏南系列的外篇吧。
至于西让村以及其他实控争议区的边境态势,回头校尉找机会补上。
墨脱、仁钦棚、娘姆错、贡堆神山、扎布拉山口(红叉处)位置关系
墨贡公路示意图
娘姆错地区位于墨脱县城南偏东,地面直线距离约25公里,面积约230平方公里。
它属于岗日噶布山脉向分支延伸,得名于扎布拉山口南侧恩姆拉河谷中的娘姆错。
娘姆错实际是两个湖
网上很多资料笼统地说娘姆错地区距县城约150公里,这个说法有点问题。
咱们可以对比扎墨公路,直线距离72公里,实际路程117公里。通常说来,再险、再绕的山路,也不过直线距离的两倍左右。
百度百科关于贡堆神山介绍的截图
百度百科之中,说从墨脱到贡堆神山约50公里,需要走三天。这数据比较靠谱,因为两者直线距离大概23公里,50公里山路走三天差不多。
后面说从仁钦棚到贡堆神山和娘姆错共约140公里,与墨脱到娘姆错地区150公里的说法基本能对应起来,因为仁钦棚到墨脱大概有十来公里山路。
因此,所谓墨脱到娘姆错150公里,应该是加上了贡堆神山的转山旅途。不绕行贡堆神山的话,两者距离不应该有这么远。
网友绘制的贡堆神山转山图
说这么半天贡堆神山,一是为了澄清墨脱到娘姆错的距离,二是为了说明娘姆错地区的重要性。
因为贡堆神山乃是藏传佛教重要的神山,传说藏南之地为金刚神女多吉帕姆的化身,而贡堆神山便是女神的左乳房,莲花生大师把打开天门的钥匙藏在了那里。
啰嗦一句,藏传佛教似乎离不开双修和女人的身体,这也许就是原始生殖崇拜遗留的痕迹吧。
每到朝拜季节,藏传佛教徒包括藏族、门巴、珞巴族人,都会到贡堆神山转山,希望找到天门钥匙脱离苦海成佛成仙。
而转山的道路就在娘姆错地区,正好跨越了中印争议区。
在外人眼中,这里是无法生存的无人区,对笃信藏传佛教的门巴、珞巴人民来说,这里却是进入天堂的通道。
昌都而来的转山藏民,带着淳朴而美丽的高原红
更多的转山人:信仰的力量何其伟大
贡堆神山顶上的神石
转山人踩出的小道
而在印控藏南地区,门巴、珞巴同样是主要民族。
不管是为了方便国内藏传佛教徒朝拜,还是为了争取印控区藏传佛教徒的民心、扩大实控线两侧边民的往来,贡堆神山至关重要,娘姆错地区至关重要。
关于这一点,大家可以参考耶路撒冷。虽然贡堆神山的影响力远比不上耶路撒冷,但作用类似。
回到娘姆错。
所谓错,乃是藏语音译,也即湖泊之意。
不仅娘姆错是湖泊,整个娘姆错地区,到处都是雪峰之下的冰渍湖泊,湖泊之间,则是高原沼泽地带。
娘姆错地区密密麻麻的冰渍湖
这里平均海拔超过四千米,乃是当地门巴族的传统狩猎区。
注意图中西工拉山口,这里正在修建边防公路
校尉对照右侧地图在左边地形图上绘制的示意图
这张手绘图虽然有点粗糙,但也能看出,娘姆错争议区位于麦克马洪线和岗日噶布西支主分水岭之间。
就地理位置而言,娘姆错之于墨脱,恰如藏南之于中国,都是我们插入分水岭南侧的战略要地。
大家应该知道,麦克马洪线主要是沿着分水岭走,但当时英国人的勘测能力有限,地图绘制得比较粗糙,因而导致地图上的麦克马洪线与实际分水岭存在偏差。
有人说,之所以把分水岭南侧的娘姆错地区留给中国,是因为英国人考虑到当地人转山方便,校尉觉得这纯粹是把他们想得太好了。
一来英国人如果这么好心,就应该把藏传佛教徒生存的藏南都留给中国,否则他们怎么转山?
二来娘姆错争议区西侧地块明显与转山活动无关。
校尉说过,如果是无人管理的区域,用分水岭、河流等天然的地理分界线划分国界比较公平,但对于已经有明确归属的地区,就绝对不能用地理分界线来否决行政管辖权。
依分水岭而走的麦克马洪线,其实就是英国人为了侵占中国领土而找的借口,看似公道,其实纯粹就是强盗逻辑,因为它将历史上一直属于西藏管辖的藏南划归了英属印度,属于典型的用地理分界线否决行政管辖权。
而印度完美继承了英国人的强盗逻辑,不仅罔顾藏南历史、侵占了麦克马洪线以南的地区,还以地理分水岭为理由,试图侵占麦克马洪线以北的重要山头。
具体到娘姆错,印度人甚至不承认麦克马洪线,而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顺着分水岭提出了领土主张。
为了区分,一般将娘姆错地区的老麦线称为502麦线,分水岭称为印度版麦线。
再看一遍这张图,婆罗多的野心毕露无余
目前藏南的7块实控线争议区,大多就是这么来的。
娘姆错地区是一片巨大的高山冰渍湖泊带,娘姆错就是这些冰渍湖的代表。它由南北两个湖泊组成,北侧地势更高的为上娘姆错,南侧为下娘姆错。
上娘姆错
上娘姆错
有瀑布的是下娘姆错
娘姆错的沼泽区
娘姆错地区地势相对平坦,由于高山雪水的常年浸泡,形成了高原湖泊沼泽地貌,人类通行非常困难。
著名的中国石
这块位于扎布拉山口南侧沼泽区的石头非常有名,它是中印边境争夺的一个象征。印度人在上面喷上他们的国名,中国边防官兵到来后再抹掉写上中国二字。
再看一遍这张图。
目前的娘姆错争议区,实际分三块。
中间是娘姆错所在的恩姆拉河谷,它的北面是扎布拉山口。这片区域乃是目前中印争夺的焦点,双方巡逻队你来我往,经常发生对峙。
2011年,印军甚至越过扎布拉山口,打伤我9名边民。
位于恩姆拉河谷两侧的山谷,则均被印度人侵占。地形图上非常清晰,这两片区域都被雪山阻隔,冬季无法通行。
而印军处于低海拔区域,开春后可以比我们提前进入山谷。一旦印军借机修建了永久据点,除非爆发武力冲突,我们就无法将他们驱赶出去。
因此,这两片区域,目前被印度实控,中间的恩姆拉河谷,则属于中印交叉巡逻区。
不过随着墨脱交通能力的整体提升,我们正在将边防公路向扎布拉山口这样的一线要害位置延伸。
最后说两点。
一是利用好贡堆神山。
印度实控的藏南区域,生活着大量的门巴、珞巴族人,他们都是传统的藏传佛教徒,贡堆神山也是他们心中的圣地。
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我们应该开放贡堆神山转山通道,允许印度境内的藏传佛教徒过来转山。
原因有二。
一方面,国家认同,首先源自文化认同,而宗教乃是归属性最强的文化。
另一方面,经济越发达、国家越强大,越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正如美国人,强则门户开放、全球化,弱则门罗主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当前时代,我们不必害怕与印度境内的门巴、珞巴等民族接触。因为中国境内门巴、珞巴等族人的生活水平,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冲击与羡慕。
墨脱县扶贫兴建的山民定居点
这张图,是边防官兵在扎布拉山口劝阻前来转山的印度居民。
等边防稳固后,应该设立边防检查站,开通转山临时签证,借机加强对印控区藏传佛教徒的统战工作。
二是在保持斗争的同时充分认清现实。
虽然我们已经把边防公路修到娘姆错地区,虽然我们已经把边防哨位放到扎布拉山口,但娘姆错依然是无人区。
转山的人再多,也是季节性的。
在现阶段,从战术层面讲,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彻底控制卖线以北的恩姆拉河谷。要做到这点,就要找准机会,在恩姆拉河谷设立永久哨位,同时推动边民在这里设立永久定居点。
这样的路段,行走已经殊为不易,更别说固定驻守
而要建立永久哨位和永久定居点,就必须解决冬季的后勤补给问题。
无人机也许是一个好的选择。校尉此行,就与边防哨位的无人机补给有关。
但从战略层面讲,暂时维持娘姆错地区的模糊状态才是最优解。
校尉还是那句话,在中美博弈尘埃落定之前,中国周边乱不得、中东打以停不得。
我们最主要的发力点,仍然应该放在中东这朵犹撒的菊花上,而不是在藏南跟婆罗多纠缠不休。
婆罗多的故事,应该等犹撒大戏落幕后再开始。
此外,婆罗多的体量摆在那,藏南也已经被婆罗多实控七十年,攻略藏南,不管是军事层面还是政治、外交、统战层面,我们还要做很多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