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最早的面条vs中国最早的面条

民生   2024-12-19 17:06   陕西  
据考证,咸阳最早的面条当属礼泉烙面,其历史可追溯至商末周初,距今已有约 4000 年的历史。
起源传
相传,礼泉烙面因存贮期长、方便携带、热汤冲泡即可食用的独特优点,被周武王选定为伐纣途中的军用伙食,为周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工艺
洗面:天蒙蒙亮,夫妻二人便开始制作。男人将数十斤面粉倒入大瓦盆中,加水反复抓洗,直至将面中的面筋全部洗出,形成面糊。
摊烙面:女人接着用麦草烧火,将面糊沿铁锅淋入,摊圆推薄,烙烤至熟,过程和做煎饼相仿。烙熟的面饼薄光透亮,麦香扑鼻,然后被晾于屋外绷好的铁丝上。
切丝:待面饼凉后折叠成手掌宽的长条,码放于木板上,用纱布包紧裹好,盖上木板或木锅盖,再压上沉重的青石。次日,移开青石,拿出被压瓷实的长条,由女人在案上逐条横切为细丝,整齐码放于大竹筐中,苫上厚布,放置屋中阴凉处,烙面制作才算全部完工。
用方法
礼泉烙面的食用方式是浇汤,烹汤一般用肉汤、骨头汤为最佳,再加入五香大料、油盐酱醋、鸡精等调味料,搭配自家特制油泼辣子,放入豆腐丁、肉臊子,制成一锅色泽艳红、香辣诱人的烙面红汤。食用时,一手端碗,另一手用三指捏出一小撮烙面放入碗内,再放入韭菜、香菜、蒜苗、葱等,热汤浇上即可.
中国最早的面条可追溯到 4000 多年前的青海民和喇家遗址。
发现过程:2002 年,考古学家在喇家遗址的齐家文化层中,发现了一只倒置的陶土碗,碗底保存着面条状的遗存。
制作原料:经鉴定,这些面条是由小米(粟)磨粉后制作而成,而非传统认知中的小麦粉,这也说明在小麦传入中国之前,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利用本土的粮食作物制作面条类食物。
形态特征:面条长约 50cm,直径约 0.3cm,粗细均匀,颜色鲜黄,其形态与现在的拉面相似,但也有可能是用工具压制而成。

咸阳新生活
新视角,新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