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就准备去机场接母亲,然飞机从早9点推退到14点才起飞,于是乎这个点从长安出发, 过了上林路,看见路边周陵标识的时候,想到咸阳的古今景点,毕竟咸阳历史悠久,古往今来蕴存了许多人文故事。
14:37就到了机场,等待的时候,看了看咸阳前生今世的记录。16:40,等在出口的时候,飞机又没来,说绕道湖南重庆,一个多小时的飞程,绕成3小时,继续等着。到了17:30,还在继续等着。随拍几张照片,全当消遣:
飞机总算到了,晚了六个小时。
机场出口处人来人往,离开机场一路上非常拥堵,尤其绕城高速的出口处以没市区到家的这段路,如无数铁蚂蚁爬行。
19点多到家,匆匆洗漱后又带母亲下楼吃饭,一路辛辛苦苦,多亏大鱼尽心尽力地相助,22:00时,母亲睡下的时候,小尹粗略整理了一下今儿所见所听,古咸阳实际上也叫渭阳,下面先看看古八景,在看新八景。
1. 古代咸阳八景
咸阳八景,咸阳地处关中平原腹地,渭河穿城而过,人文积淀深厚,景物名胜众多。明弘治六年(1493年)咸阳知县赵琏君与邑进士将咸阳名胜概括总结为咸阳八景,即渭阳古渡、细柳清风、毕原荒冢、沣水碧波、鱼台晚钓、马跑泉矶、杜邮春草、龙岩翠柏。俟后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咸阳知县李采繁君亦各有赞词。
渭阳古渡一名“咸阳古渡”。渭阳,即咸阳,故址在今咸阳市东南里许。古渡,从古至今的渡口。本为汉唐西渭桥(即便门桥)旧址。桥废后,至明嘉靖(1522~1565)年间,以舟为桥,后则冬春设桥,夏秋舟渡。通陇通蜀,欸乃之声,彻夜不息,为秦中第一大渡。咸阳古渡几千年,闻名遐尔。自陇海铁路和渭河公路大桥建成后,咸阳古渡遂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渡船已无,遗迹犹存。
张志赞曰:往来名利之客,络绎不绝,沽舟泛泛,渔艇悠悠。黑鳗赤鲤,沉浮于绿水之中,白鹭青鸟,出没于烟波之上。樵士羊肠而往,牧童牛背而归。歌喧斗草,曲唱采莲。助诗家无限精神,是为一景。李采繁诗云:“万倾波滔日向东,中流尽鹢往来通。道连四国关山远,域达诸边气势雄。客路风尘红照里,渔家寒火碧烟中。虽然未比桥梁渡,自与乘舆济不同。”
咸阳自古帝王都。这里山水俱阳,自然风景秀丽多姿,人文古迹众多。古有渭阳古渡、细柳清风、毕原荒冢、沣水碧波、鱼台晚钓、马跑泉矶、杜邮春草和龙岩翠柏组成的咸阳八景。至清康熙年间,邑人魏毓翁绘制渭阳十胜图,即渡头欸乃、经阁舒眺、文陵蓊郁、长陵天朗、正阳仙洞、陆泉涌珠、渭左烟村、钓台泛月、丰堤榆柳、雪洲栖雁,美不胜收。古人为此留下了为数众多的佳句名篇。如今的咸阳,是一座时尚的现代化都市,诞生了很多的网红打卡地,吸引着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
清渭楼:
(清渭楼曾叫“咸阳东楼”、“秦楼”、“咸阳楼”,位于咸阳市区的渭河北岸,一直被誉为“西北第一名楼”。相传,此楼始建于秦代,历经近千年的风雨沧桑,迭有兴废,尽管楼址多次移位,后来的面目已非当初,但它却一直跟随着咸阳县城走,跟随着咸阳古渡走,始终矗立在渭河岸边。
清渭楼有兴有废,明清时期不断修葺,1998年前后被彻底拆除。到了2004年10月开始重建,2014年12月崭新的清渭楼正式落成,它又以它瑰伟绝特的雄姿重现于世。
此楼高51米,地下一层,地上九层。巨大的台基东西长106米,南北长89米,内部也有空间。台基上的主体建筑为明清风格,斗拱飞檐,菱花隔扇,柔和绚丽。
清渭楼是古都咸阳兴衰发展的历史见证,原本叫做“咸阳东楼”,与黄鹤楼、鹳鹊楼、岳阳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楼因诗而名,诗因楼而传;诗与楼相映成辉,相得益彰。清渭楼其所以能流传千古,与历朝历代的文人对它的吟咏是分不开的。
北宋以后,历经千年风雨,清渭楼多次移位,但它一直跟随着咸阳县城走,跟随着咸阳古渡走,始终矗立在渭河岸边,记录着咸阳的发展史。
1906年至1910年,日本学者足立喜六来陕西考察文物古迹时,拍摄的“咸阳古渡”照片上,东门外的清渭楼一目了然;抗日战争时期,因咸阳古渡运输繁盛,清渭楼被渡船管理部门使用;新中国成立以后,这里成为黄河水利委员会咸阳水文站办公之地。
上个世纪90年代,清渭楼依然存在,楼前设有精雕的木栏杆和木格门,三间后殿内绘有《三国演义》故事壁画。1992年2月,咸阳市人民政府将清渭楼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重点保护单位,可惜当时清渭楼没有被公布为任何级别的文物保护单位。因此,1998年渭阳东路拓宽的时候,清渭楼被拆除了。
进入21世纪,清渭楼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标志性建筑,重现于咸阳古渡渡口,不仅能继承和光大咸阳悠久绵长的历史文化,而且能更加丰富咸阳古渡的景观,促进咸阳旅游产业的发展。)
历史上的清渭楼,是西北第一名楼,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今重修增其旧制,雄姿依然,是咸阳当之无愧的第一地标建筑。清渭楼屹立在渭河之滨咸阳湖畔。登楼远眺,咸阳湖碧波粼粼,渭水如带,逶迤东去。终南苍翠,隐隐可见。清渭楼附近有著名的历史遗迹咸阳古渡。古渡遗址附近有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里面用现代化的影像设施,还原当年古渡繁华气象,游人来此观览,若时光倒流,身临其境,堪为一景,值得回味。
与咸阳古渡紧紧相依的是咸阳湖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万亩水面,碧波荡漾,两岸布设钓台西照、细柳清风、渭水晚情、长堤石刻、杜邮春草、上林晨曦等景观。这里有被称为咸阳“马尔代夫”的三万多平方米的人工沙滩,碧水环绕,白石为岸,苇丛水鸟,凉亭、阳光、绿树、沙滩,是市民休闲出游的“网红”打卡地。
咸阳湖的夜,五光十色,妩媚妖娆。最美的当数廊桥夜景。古渡廊桥是全国首座秦建筑风格双层人行景观廊桥。引桥两侧矗立着20位秦代名人雕像,两端建有“冀阙”门,是秦定都咸阳的象征。桥面建有秦风阁、天籁阁和润心阁,形成了具有特色鲜明的秦文化风格建筑群。廊桥夜景,霓虹点点,水色迷离,已成为咸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咸阳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站。沿咸阳湖往西,有丝路公园。这里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布设多座大型雕塑和浮雕景墙,来此可以领略秦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和西域人情。
咸阳市民文化中心是一处集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品位为一体的地标性建筑,由场馆、剧院、广场、公园等构成。而位于秦都区双照街道南寺照村的大西安咸阳奥体中心是一个集体育比赛、全民健身、体育用品集散、户外装备配送为一体的国际化、地标性文化体育休闲中心,是省十六运主场馆,因外形酷似北京鸟巢,被咸阳市民称为“咸阳版鸟巢”,与风光旖旎的双照湖相映生辉。夜间,这里的音乐喷泉和5D灯光秀,堪称一绝。在这里,建筑、湖水、树林、花海,在晚霞中和灯光下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美丽。
秋天,到咸阳来,参观完汉阳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不可错过附近万棵银杏林的秋日美景。若往西到茂陵博物馆,可观茂陵石刻,感受汉文化的古朴雄浑。走进茂陵博物馆,一池深潭,倒映着天光云影,碧波荡漾处,锦鲤追人。登上以祁连山为形的霍去病墓,苍松翠柏覆盖,清风徐来,松涛阵阵,耳边似乎传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声音,让人有穿越时空之感。
2.中国第一帝都
陕西咸阳值得游览的八个景点
现今人们通常说的咸阳八景,称之为中国第一帝都, 咸阳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昔日秦始皇统一中原后的首都,被称为“中国第一帝都”。境内文物景观遍地开花,古遗址数量众多,古墓葬分布广泛。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咸阳最值得游览的八个旅游景点吧。
乾陵位于咸阳市乾县陵前村,地处乾县县城以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陕西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中的一座,为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墓。乾陵始建于唐光宅元年(公元684年),历时23年才基本完工。陵区仿照了长安城的建制,除了主墓之外,还有17座陪葬墓。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唐代陵墓。
乾陵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和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其中内城的总面积达到了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中间直通唐高宗陵墓碑的道路便是司马道,司马道两旁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司马道东侧为无字碑,西侧为述圣记碑,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
茂陵位于咸阳兴平市南位乡茂陵村,距离兴平市区约12公里,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公元前139年—前87年间建成,历时53年,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茂陵封土为覆斗形,至今东、西、北三面的土阙犹存,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
茂陵在历史上曾经多次被盗,如今在这里出土的文物多是来自陵园中各个陪葬墓,均收藏于茂陵博物馆中。茂陵博物馆是以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及大型石刻群而闻名的西汉断代史博物馆。馆藏文物4100余件,国宝文物14件。其中石刻伏虎、鎏金铜马、秦汉画像、青玉雕铺首、四神空心砖、文字瓦当等更是其中的珍品。
汉阳陵博物馆位于咸阳市国际机场专用公路东段,地处渭河之畔,是一座采用下沉式结构建造的外形独特的综合博物馆,也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它依托西汉景帝与王皇后同茔异穴合葬的阳陵陵园而建,主要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地以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是一座巧妙融合现代科技与古代文明、历史文化与园林景观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
汉阳陵博物馆是一座建筑风格独特、装饰精美、陈列手段先进的现代化综合博物馆。其建筑采用下沉式结构,充分保护了陵园的整体环境风貌。在1600平方米的展室内陈列着近多年来考古发掘出土的1800件文物精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中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考古陈列馆和宗庙遗址是精品展馆。
袁家村位于咸阳市礼泉县境内,地处陕西关中平原腹地,九嵕山脚下,距离咸阳市区约45公里。古镇周边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距袁家村10公里的九嵕山上有唐太宗昭陵,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陵园。周边还有唐肃宗建陵石刻,是关中地区帝王诸陵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石雕石刻群。
袁家村本身也被打造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景区,被称为“关中印象体验地”,走进古朴典雅的小巷,两边店铺林立,作坊鳞次栉比。仿古的油坊、豆腐坊、面坊、茶坊、醋坊等,应有尽有。踩着青石板,欣赏颇具关中风味的明清式建筑,看着布坊中的老人细心的织布,面坊中的工人认真的推着石磨,别有一番风味。
昭陵位于咸阳市礼泉县城东北的九嵕山上,距咸阳市区约52公里,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昭陵陵园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陵墓,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
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在祭坛东西两庑房内的昭陵六骏,是李世民骑过的六匹马,象征着他的赫赫战功。昭陵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
杨贵妃墓位于咸阳兴平市马嵬镇西,距离兴平市区约12公里处,这里古称“马嵬坡”,以“古冢留香,诗碑放彩”的独特魅力而驰名海内外。杨贵妃墓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杨玉环之墓,距今已有1200余年,原是一个土冢,相传冢上封土香气宜人,能美容颜,被称为“贵妃粉”。附近女子纷纷拾取,连外地游人也要带包墓土回去,于是墓堆越来越小,守墓人不断给墓堆添上,但不久又被人取光。为了保护坟墓,只好用青砖将其包砌。
整个墓园依山而建,呈阶梯状,气势雄伟。园内有唐献殿、青砖墓冢,两厢碑廊镶有唐以后历朝名人学士题诗石刻,高5.8米的贵妃汉白玉雕像耸立园中,神情安逸,形态雍容华贵。杨贵妃墓园中有胜景园、太真阁、望都亭、观音殿仿唐建筑,还有牡丹园、桃花园、观鱼池等景点。太真阁内绘制有“太真入道图”,四周镶嵌八组展板,展示有关“马嵬双谜”、“贵妃遗迹”、“贵妃东渡”等的史实与传说。“长恨歌画廊”以三十幅壁画诠释了白居易这一传唱千古的诗篇,展现了从开元盛世到天宝弥难的兴衰轨迹。
杨凌博览园又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位于咸阳市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包括逸夫科技馆动物博物馆和昆虫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5个专业博物馆和室外蝴蝶园、植物分类园、树木园及多种种质资源圃等,是集教学、科研、科普于一体的重要学科基地。杨凌博览园内收藏积累了大量珍贵的动物、植物、土壤、昆虫标本(实物)和农史典藏,是重要的科教科研资源。
杨凌不仅有丰富的标本、实物、文物和模型,还利用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形象生动地介绍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昆虫、植物、土壤知识和农业科技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展示面积达到3600平方米的昆虫博物馆,馆内有6个展厅,大量采用了光电模型、幻影成像、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展示手段,系统地展示一个充满奇趣的昆虫世界,馆外配套建设有3300平方米的蝴蝶网室,用于蝴蝶和多种昆虫的饲养研究和观赏。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位于咸阳兴平市马嵬办事处李家坡村,地处杨贵妃墓景区西侧一公里处,依托杨贵妃墓独特的历史资源顺势而建,将现代生活与历史文化完美结合,为马嵬驿构筑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唐时马嵬驿是西行的第一驿站,马嵬驿故址在今兴平市西北23里处。相传马嵬本为东晋一武官名,因他在此筑城而命名地名。
马嵬驿民俗文化村建在马嵬驿原址范围内,这里的建筑古色古香,店铺林立,来到这里你会立刻被古文化的气息所感染,仿佛穿越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唐朝。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以古驿站文化为核心,集文化旅游、民俗文化展示、休闲体验、旅游观光为一体,主要包括驿站文化广场、民俗文化展示区、民族小吃文化街、垂钓区、家禽生态养殖区、百果林采摘园等八大功能区。
3.最后说说周陵
周陵是西周时期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陵墓。它位于咸阳市东北渭城区周陵镇周陵中学内,现存有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墓各一座,木牌坊戏楼一座,献殿一座,配殿一座,历代帝王祭祀碑石40余通及姜太公等西周陪陵墓等。这是我国古代御制祭祀碑文最多的陵园,为"咸阳八景之一",有着"小碑林"之称。近年来一些学者对于周陵的具体位置有所争议,但传统上仍认为周陵在咸阳市北5公里的周陵乡崔家村南。
罗罗嗦嗦一大篇,到此打住,中国第一帝都——咸阳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昔日秦始皇统一中原后的首都,被称为“中国第一帝都”。
晚上,年过八旬的母亲洗漱完上床休息后,小影回家了。
这次咸阳行也是因为飞机晚点拖延时间,开启了了解古都咸阳的另一层意义。
(稿件来自:湛湛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