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读
自进入冬至节气之后,天地间阴气开始消退,阳气开始回升,在闭藏中含有活泼的生机。趁此时进补,药力易于积蓄并发挥效能,是调养虚弱病症的最好时机。
“冬气通于肾”,冬至时节的养生重在固肾强体。但有很多肾虚的人群就发现,入冬以来滋补的东西吃了也不少,非但没什么改善,反而越补越虚了。这是为什么呢?补肾到底应该怎么补?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话题。
不懂肾阳,如何谈养肾?
从古到今,补肾的话题大家都很关注,但如果不分清是阴、阳、精、气中的哪种虚,就盲目进补,容易弄巧成拙,补有余而泻不足,越补越虚。
比如很多人一说补肾,就用六味地黄丸,但六味地黄丸补的是肾阴、肾精,而现代人多是肾阳不足。
《人体阳气与疾病》一书中就曾说过:“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阳虚之人占八九成,真正阴虚的百不见一。”
●为什么现代人多肾阳不足呢?
首先是物以稀为贵。《医理真传》有言:“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于二阴之中。”肾阳的量在先天上就少于肾阴,因此本身就更为宝贵,更易于损耗,所以也更应看重。
再者,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对肾阳很不利,补得太少了,又消耗得太过了。
一方面,日为太阳之精,其光能壮人阳气,极为补益。而现代人多数从事脑力劳动,长时间待在室内,晒太阳的机会少了,也就失去了从自然界中补充阳气的机会。
另一方面,经常熬夜、久坐不动、过量运动、吹空调多、生冷黏滑不忌、肥甘厚腻不拒等不良生活习惯,无一不是在悄悄损耗肾阳。
肾阳不足会有什么表现?
肾阳被称为元阳、真阳、真火、命门之火,是人体阳气的根本。肾阳不足从体质上来看,就是阳虚体质,阳虚的人有何表现呢?可归纳为五个字:冷、懒、漏、软、淤。
冷:《黄帝内经》有云:“阳虚则外寒。”由于阳气温煦功能减退,人就表现为特别怕冷,手脚冰冷,以及腹部、腰部或膝盖处有冷感;饮食生冷后,很容易肚子痛、拉肚子。
懒:阳气足,则精神饱满、思维活跃。就像小孩子阳气旺盛,玩一整天也不觉疲劳,学东西快,背诵东西不容易忘记。而阳气弱,全身机能下降,整个人就“懒懒的”,精神萎靡不振,对什么都兴致缺缺。
漏:人体的体液需要阳气来固摄,不让其跑到体外去。假如肾阳虚特别明显,阳气抓不住这些体液,这些体液就会漏,出现尿频、腹泻、夜尿多、出汗多(特别是自汗)、流清鼻涕,女性带下多而且清稀,还可能发生出血——鼻出血、消化道出血、月经量多等。
软:指的是全身酸软,特别是腰膝酸软。男性的功能下降,也叫软。
淤:阳化气,阴成形。体内气化交互的原动力,依靠的是真阳蒸腾气化之功。真阳不足则蒸化无力,水湿代谢受阻,就会产生水饮痰湿等病理产物,聚而成形,就是水肿、增生、结石、囊肿、脂肪肝、瘤等有形之物。
●上热下寒
在广东地区,有些人肾阳不足,又经常会兼杂一个矛盾又常见的现象:他们不但怕冷,还会频繁上火,这就是“上热下寒”。
上热
表现为经常上火、反复口腔溃疡、牙疼、痘痘、烦躁、咽喉疼痛、失眠、甚至血压高等。
下寒
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不耐受寒凉饮食、大便不成形、小便清长或夜尿、宫寒痛经、腰部冷、膝盖凉等。
形成这种体质,归根结底是因为阳气太少太少了。一个人如果阳气是够的,它就可以聚拢向下沉降;但如果阳气不足,浓度过于稀薄无法凝聚下沉,就会向上向外浮,即虚火上炎,导致上焦出现各种热象;而下部没有阳气,只有阴在,自然就呈现出一派寒象。
补阳总是没效果?
因为忽略了这件事!
所谓“虚则补之”,既然阳气不足,按道理就应该多补阳。很多人一直在补阳,但是身体还是很寒,还容易补出一身火来,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忽略了补的阳能否藏得住。
阳气重在潜藏而不在补。肾根藏真阳,为全身所用。全身生阳气,存于肾根,如此往复交替,藏得住,需要用的时候才拿得出来。
然而,肾为水脏,而阳气为火,水火相克,也导致外来阳气很难真正补到肾里面去。
要么是补进去的阳气都虚浮在上面,上面更容易上火,下面却依旧是一片严寒。
要么是来一遭,又很快流失,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调理期间会觉得症状有所缓解,但是一停,就很容易反复的原因。
那应该怎么做,才能稳稳地收藏好阳气呢?
第一步:温阳和潜阳同步进行,在给阳气增量的同时,把人体原先虚浮于上的火以及补进去的阳气都拉下来,精准引到肾中。肾阳强壮了,收引、封藏的能力自然就足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一点其实和物理学上“质量越大、引力越大”有相通之处,地球之所以绕着太阳转,是因为太阳的引力大。在人体,阳气的作用机制也相类,阳气多的地方,引力就强,就容易把它处的阳气吸引过来。
第二步,保持上下道路的通畅。 脾胃是上下气血物质沟通的运转通道,一升一降,身体内的圆运动才能运转,才能把火引导合适的位置,恢复身体的阴阳交融,寒热平衡。
冬天泡脚,胜吃补药!
以足养肾、养全身
那么如何做可以温阳、潜阳、疏通中焦呢?一个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泡脚。泡脚,是传统医学内病外治法之一。
身体有6条经络从足部引出,分别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热水泡脚,也就是温煦、疏通6条经络,对各个脏腑起到调节作用。
清代著名的外治医家吴安业曾说过:“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意思是说,外治法和内治法的原理、用药和功效几乎一致,所不同的只是用药方法。
正是这用药方法的不同,让泡脚有着它独特的优势——有的药喝起来并不好喝,难以坚持;有些人脾胃虚弱,吸收效果差。这时候就可以选择泡脚,用脚“吃药”,舒舒服服地调养身体。
那冬天补阳、藏阳适合什么草本呢?推荐肉桂、吴茱萸、艾叶、干姜、苍术、独活、苍术这个组方。
泡脚调理三步走
阳气足,寒湿散,暖一冬
01 引火归元,把阳气“拽”回肾脏
足底涌泉穴是肾经的起始穴,通过泡脚刺激涌泉穴,借草本之力可打通肾经之气,可调动全身的水火阴阳,把阳气凝聚起来,往下沉。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可补火助阳,引火归元。名医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肉桂……性能下达,暖丹田,壮元阳,补相火。”
大部分补肾阳的食材,比如小茴香、羊肉,都是直接给肾阳添了一把火,很多人吃了容易上火。但肉桂是把体内的火给引下来,使阳不外越,归于肾阳。这一点,尤其适合上热下寒、虚不受补的朋友。
吴茱萸同样能引火下行,《本草纲目》称吴茱萸“其性虽热而能引热下行,盖亦从治之义。”
书中还记录了一个专门用于调理上热下寒、失眠多梦的经典方子——“醋制吴茱萸”,即用吴茱萸研末,加米醋调制,晚上睡前敷在足心。
02 温通中焦,畅通阳气潜藏通道
人体脏腑中,较惧怕寒湿的当属脾胃了。气为阳,脾主升,而寒邪可伤人之阳气,阻遏阳气运行;脾喜燥恶,湿邪则会妨碍脾胃运化。因此泡脚方中需兼顾温通中焦、散寒化湿,恢复脾胃作为“交通枢纽”的正常运转。
艾叶:古人把艾草称为“地之阳”,艾之火则为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2],可辅助肉桂、吴茱萸之热力温通全身经络。
苍术: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肝经[1]。用苍术可以通过化湿来治标,又能通过燥胃强脾来治本。
干姜:性守而不走,能令外不敢入,内不敢出。泡脚加上干姜,可以把散的力量收回来温中,温暖我们的五脏六腑。
03 通则不痛,温暖舒适过一冬
冬天寒邪当令,就像大自然到了冬季,河流就会凝固结冰,身体也是如此——内寒与外寒夹击时,气血也会被“冻住”,流通受阻,不痛则痛,腰腿痛、经痛、颈椎痛、胃痛等问题也会接踵而来。所以冬季泡脚,还可搭配一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药材。
川芎:味辛气温,归肝、胆、心包经,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可行气通滞。
独活: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本草正》有言,独活“专理下焦风湿,两足痛痹,湿痒拘挛。”
以上7味药材搭配,以温阳、潜阳、通中焦为基础,把阳气精准引到肾中,并牢牢守住;同时兼顾散寒除湿、活血止痛,舒缓、预防内寒外寒夹击造成不适,让你舒适过冬,无惧寒邪。
《黄帝内经》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天藏精,其实是阳气归根,藏得越深,归根越彻底,来年春天阳气生发就越有力,人也就越健康。
阳气不足、肾虚、寒湿重、上热下寒、虚不受补、失眠多梦的人群,这个冬天可以多用这个方子泡泡脚,养好肾,藏好阳,孕育明年的勃勃生机。
使用方法:
1.阳虚明显、寒湿严重的人群,建议每天使用,连续使用2-3个月为宜;一般人群,日常保健可以每1-3天泡一次。
2. 每次15-20分钟,脚部发暖发热或小腿微微出汗即可,切勿泡到满身大汗,使得本需潜藏的阳气,又被重新向上发散出来。
哪些情况不适合?
1. 饭前饭后30分钟及醉酒后不宜使用;
2. 女性经期、妊娠期不可使用;
3. 低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或医嘱不可使用者不可使用;
4. 沐足后如有不适,请立即停止使用;
5. 使用期间忌食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来源:潘毅讲堂,作者: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 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