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节|今天我们把镜头对准自己

文摘   2024-11-08 15:42   云南  

中国记者节

摄影是写给时光的“情书”

每一张照片、每一段视频

都有自己的时间刻度和意义

光影之间

一边是回首,一边是记录


有那么一群人

经常穿梭在会议、工作现场、变电站

甚至是山火现场、雨雪地里

深入基层、扎根群众,报道才会

接地气、有温度、动人心

他们的“搭子”

安全帽、相机、笔记本、脚架

他们用热爱、坚守、创新

记录了玉溪供电的每一个故事

他们

在今天也迎来了自己的节日

记者节

今天

他们就是主角

他们就是"C位"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采访路上的小故事

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



记者:代薇


记得去采访玉电正能量的时候,那天,他紧紧拉着我的手,认真地对我说:“姑娘,谢谢局领导和你们,我很普通,一辈子都窝在变电站里,认识的人也不多,快退休了,我以为没人记得我,没想到你会来看我。”这是玉溪供电局变电运行所红塔巡维一中心中级值班员钱本潮老师傅在接受我的采访时,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通过新闻,像钱本潮这样普通的电力人被大家所熟知,借助新闻我为大家讲述了很多生动、出彩的玉电故事。



记者:鄢培


2021年的寒冬,玉溪片区遭受雨雪天气。作为新闻记者的我和同事赶赴通海杨广的山上采集输电所人员踏雪巡线的素材。路面积雪,车子难以前进,我们只好走路至铁塔处。刚好那时是雪下的最大的时候,可是输电所的巡线人员仍然不顾一切的做好本职工作,巡线结束后,整个防寒服帽子后都是积雪。那一刻,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作为一名电力人的艰辛,无论是荧幕前还是荧幕后,他们都是坚不可摧的力量。



记者:杨海洁


当时采访了一名电力工人,许多年过去了,但我清晰的记得这个电力工人对工作一丝不苟,业务能力极强。尤其是一个细节很感人,那时候电表在家里,但他负责抄表的日子,当客户下地干活没在家,但每一家的钥匙在哪里都告诉他,可以说他与客户在日复一日中结下了深厚的鱼水情。这是我迄今为止在职业生涯中最感动的一件事。



记者:储耀颖


在从事电力新闻工作中,一次采访抗冰保供电的场景让我难以忘怀。一路上由于道路结冰车辆易滑,抢修人员只能冒雪前行,艰难攀爬山路,只为尽快完成线路覆冰数据采集。在寒风中供电师傅们鼻头和双手冻得通红,午饭是提前准备的速食米饭,但因为温度太低无法食用,师傅们在雪山上持续工作8小时,直到下午完成工作任务才下山吃饭。他们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记者:陈飞


2024年10月17日到江川区麻风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他们要继续保持乐观向上心态,志愿者们走进麻风村,帮老人们检修线路、安装电灯、打扫房屋,询问老人们的身体情况和需求,陪陪老人唠家常,为麻风村的老人们送去一份关爱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怀。这是我迄今为止在职业生涯中最感动的一件事,同时也写下了一篇新闻稿:《爱如暖阳,志愿精神“电”亮麻风村》。



记者:李玉涛


在玉溪市澄江市外浪塘南盘江边的抗浪鱼养殖场,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用电检查采访。那天,在玉溪澄江供电局右所供电所工作人员带领下,大家一起乘坐小船到养殖场进行采访,一路上四周碧波荡漾,远处山峦叠翠,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在深入了解电助力抗浪鱼的养殖过程,我感受到养殖户与供电人员之间的深厚情谊。拍摄过程中,每一处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每一次交流都充满温情。这次采访不仅让我领略到了自然之美,更让我深刻体会到电力部门对用户的贴心服务与深情关怀。



记者:陶俊春


在去海南抢险期间,后方的同事给我们新闻组无限的支持、支援,细心地为我们准备器材、日用品,组建专项工作团队明确采访重点、制定采访提纲,无论有多晚,每天都要把拍摄的照片、视频及时加工、编辑成新闻稿、视频进行发布,并结合每天拍摄的素材,对照片构图、角度、色彩及视频内容等进行详细的实战指导,在这个最佳后援团的支持下,玉电铁军的抢险事迹得到及时的报道。



记者:李禹良


哀牢山属于无人区或人员稀少的地区,我们电力工人在巡线过程中可能长时间处于孤独的状态。第一次作为出镜记者踏入哀牢山开展工作,周围只有山林和自己的脚步声、呼吸声,这种寂静的环境容易让人产生孤独感。尽管我们会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但在进入一些陌生的区域时,心中难免会有一丝恐惧。巡线过程充满艰辛,但我们心中也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知道自己的工作对于保障电力供应的重要性,每一次的巡线都是为了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为了让千家万户能够用上稳定的电力。当完成一次艰难的巡线任务,发现并解决了线路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电力的正常输送,我们会感到由衷的成就感。



记者:刘浏莎


我最有感触的一次采访是在一个偏远山区,暴雨引发故障停电,我跟随抢修队深入到抢修现场,目睹了保供电人员冒着风雨、艰难跋涉,不顾恶劣环境争分夺秒地抢修线路。他们不畏艰辛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尤其是一名抢修工说:“早一点修好,用户就少停一下电。”质朴的话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责任感。这次采访让我深刻体会到电力人的担当与奉献,他们用行动守护着光明与温暖。



记者:林中笛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最令我感动的一件事是配合融媒体中心采访我工作变电站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人”。这位我进变电站工作的“启蒙”师傅,满头白发,眼中闪着光,参加工作37年以来都坚守在变电站值班员岗位上,从青葱岁月到花甲之年,就这样默默奉献着。通过对老钱的采访让我感受到了电力工作的意义,明白了人活着就是要有精气神,看到了一位电力人的执着与坚守。



记者:刘璐琪


我不是一个“地道”的记者,没有完成过一篇采访;投过几篇新闻稿,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从事宣传工作一年多来,我认真看过每一篇稿件,一段一段的文字里,透着欣欣向荣,透着勃勃生机,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瞬间,每一次进步,都值得被记录。用文字丈量成长,用文字带来力量,就是这份工作的意义之一。


在采编一线

在烈日的当空之下

在泥泞的山间小路

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和脚步

只为

记录每一个温暖瞬间

讲好每一个玉电故事

传承每一份文化精神


愿每一位新闻战线的记者

心有所持,温暖坚定

热忱不改,初心不忘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未来的我们

步履不停

END

策划:玉溪供电局融媒体中心

编辑:鄢培

校对:代薇、刘璐琪

审核:刘学霖

“玉溪供电”官方微信

欢迎关注!

“玉溪供电”微博

欢迎关注!


玉溪供电
玉溪电网咨讯推送、全体员工互动参与的宣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