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企业引才之难

科技   2024-11-04 07:59   广东  

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要在若干年后世界工业软件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这意味着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是艰苦壮烈的长征。


我国工业软件企业,在“活着”的前提下,要协调好“商用”、“对行业有用”、“软件”这三方面的约束,这就对工业软件从业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从价值观、文化素养、执业能力等三个层面简要阐述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从价值观的层面讲,工业软件的从业者应该充满“工程师”自豪感。



要认同工程师在改造世界方面的重要作用,认同工程师在解决全世界最复杂最基础挑战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成为工程师而自豪,以为工程师提供产品和服务而自豪。


不能跟工程师坐一桌儿的人,没必要谈论工业软件方面的事。


从文化素养的层面来讲,致力于国产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壮大的人,要有商人的逐利、军人的善战、学人的操守。


重商,是要认识到商业活动在企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开发出产品和服务,是要拿出去卖的。


产品和服务好不好,是要由消费者用货币投票、用户用使用时长投票的;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是要用货币去市场上采购的。


如果行业用户不认可商业活动的价值,不愿意向外界传递需求,不认同外部团队在特定领域的比较优势,工业软件企业是没有业务可做的。


如果工业软件企业不能以客户的真实需求为导向,不能让客户认同自己的价值主张,不能在行业现场验证产品与服务的效果与质量,不能设计并运行符合企业当前发展阶段的商业模式,工业软件企业的业务是做不长的,风险是不收敛的。


如果企业家、工程师、管理人员不能充分理解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位置,就会滋生各种“非商业”的情绪,做出各种“出位”的行为,从而导致孤立于用户、合作伙伴、市场与产业生态。


创新,是对技术创新的推崇,是基于方法、模型、框架的持续改善。


工业软件的技术是IT技术创新与OT技术创新融合而成的智能制造技术创新。


工业软件既是工业技术创新的内容,也是工业技术创新应用推广的渠道,更是企业技术改造的加速器。


工业软件企业的衰落与技术体系更新的停滞往往是同时发生的。


没有创新意识,不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就很难理解工业软件工作的意义。


开放,是要认识到很多对工业软件长远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和资源,是必须通过与当前业务关注点甚至是商业模式无关的活动培育与积累的。


比如产业人才的培养、产业标准的形成、产业公共知识空间的建设、竞争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等等。


这一点对于中国工业软件企业格外重要,但是却格外容易被忽视甚至压制。


  • 市场不开放,就会劣币驱逐良币。

  • 产业不开放,所有的以“生态”名义进行的建设都会加剧马太效应。

  • 企业不开放,就难以吸引、留下、用好各类人才和资源。

  • 管理者不开放,就会在排除异己的过程中带领企业走向衰落。

  • 工程师不开放,就会在技术依赖和自嗨的道路上砸掉所有人的饭碗。


拔尖,是要认识到从事工业软件工作是需要在专业方面秉持某种程度的“精英主义的”。


要像作战部队一样,不断优中选优、优胜劣汰,形成精英部队、特战部队、主力部队、二线部队这样的人才梯队,在同等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向不同层次的行业客户推行最契合他们实际情况的产品与服务。


守纪,是要认识到后发者的逆袭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集中决策和严格执行的。


在大多数工业软件企业从事工程外包服务的情况下,严格的项目管理和严密的组织建设决定了很多企业的利润,甚至决定着很多企业的存亡。


在各种复杂的业务场景中,懂规矩守纪律是工业软件从业者的必要条件。


冲锋号一响,迎着枪林弹雨上。


务实,是要认识到产品应用是唯一评价标准。


再玄虚的“前沿理论”、再全面的知识体系、再深厚的技术基础,客户用不起来就只能留下耻辱。


工业软件从业者一定不能脱离学科谈技术、脱离技术先进性谈产品设计、脱离产品成熟度谈行业应用、脱离行业典型场景谈能力迁移。


工业软件从业者要深刻认识到认知与现实的差距,不能为未经应用验证的知识所迷惑,不能以掌握了同事与合作伙伴尚未掌握的知识而自傲,更不能将知识作为渠道、利用信息差蛊惑行业客户进行与战略目标无关的投资。


忠义,是要对工业软件事业有忠,对战友同仁有义。


工业软件产业意义重大,有的人以此作为融资跳板,有的人在积极推动“逆市场化”发展道路。


如果工业软件从业者不忠于工业软件事业,不能展现出这个行业自立自强、逆势翻身的前景,这个承载了无数企业家孤胆英雄般奋斗的行业就很有可能成为某些封闭生态的小板块,某些投机者吸收公共资源的跳板,某个深宅大院的“事业部”,而不再是可以让企业家们拼搏奋斗的热土。


正是由于工业软件产业的弱小及其奋斗历程的长期性,工业软件行业的从业者必须做好与同仁报团取暖共克时艰的准备。


坚韧,是要认定了这个方向,就百折不挠的前进。


这是一个需要深耕细作的行业,只有“长坡厚雪”,没有“水大鱼大”。


困难是多方面的,挫折感是如影随形的。


从业者要有“挨打立正”、“爬起来继续(挨)打”的韧性。


信念,是要坚信自己的产品与服务是一定能够做到在行业用户那里创造价值的,是能够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是能够增强工程师用户相关能力的。


是要坚信不管在什么样的复杂情况下,在什么样的不见天日的环境中都总能找到正确的、有意义的事情坚持做下去。


是宁做孤狼独行拂晓、不为鸡犬跪舔阶下的意气。


上述九个方面的素养,有很多是相互冲突的,也有很多是很难做到的。


然而这只是我个人在短短十几年的工业软件从业生涯中认识到的最好能具备的素质。


相信很多业内前辈和同仁具备的优秀素养要远超于此。


说到底,中国工业软件的发展,设定的目标就是要在开放市场的环境中截取当前所有经济学理论未涉及的那一线经济性。


非常之业待非常之人而已。



与上述要求相比,拥有足够的专业能力与资历这一点反而是容易理解与量化衡量的。


专业能力就不说了,当年林总曾在群里和业内专家一起画了个较全面的学科模型。


知识自动化文章:工业软件为什么这么难?


业内也有很多可参考的工程师胜任力模型可以参照。

上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职业分类


上图:软件工程师胜任力模型

上图:制造工程师胜任力模型

上图:能源行业胜任力模型

上图:系统工程胜任力模型

上图:数字主线/数字孪生胜任力权重分布


在资历方面,工业软件可能大家相对不熟悉,但都知道一般好一点的咨询公司或律所,都会要求候选人有名校、名企、政府的背景。


为从业所需面对的很多场合与场景,没有相关的资历是很难想象的,就更别提处理问题了。


最后,就回到了工业软件企业“引才”之难得问题。


非常之业待非常之人,但非常优秀的工程师和高素质职业经理人哪儿都缺,最优秀的工科生机缘巧合之下才会进入到工业软件行业,在更加机缘巧合之下才会在工业软件行业开辟自己的职业生涯。


最理想的情况是企业自己培养人才,但很多工业软件企业的利润不足以支撑产业人才的培养成本,也没有能力快速催熟产业人才。


在中国国产工业软件产业的版图上,源自高校的企业占据重要位置。这就为工业软件人才培养提供了空间,在各方面的资源支持和传道受业之情义的支撑下,可以像精英武侠/修真门派一样经营企业,这是产学研融合的典范。然而,在老一辈这里,这种模式是成立的,祖师座下,全真七子,开枝散叶,武当七侠,情同手足。


但不可回避的是,随着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在已经形成大老板-小老板-大师兄-小师弟这种将青年师生作为廉价劳动力盘剥的一些地方,这种以学科传承和师生情谊为维系的组织稳定机制是完全不成立的。


在技术标准不够成熟的工业软件领域,即使是在同一学科,企业自有技术体系之间横向人才交流的投入产出比是难以评估的。


在开辟新的市场、切换收入渠道、或是组织人事及业务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需要通过集中决策保障组织战略的有效实施,需要通过铁纪律和“唯一声音”来保证决策的有效执行。在这种情况下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市场、创新及战略管理人才流失,而这其中的很多人都不会再回到工业软件行业。


(本节完)


又到了喜闻乐见的文艺时刻了。


构思工业软件企业人才难题,入戏太深,不可自拔。


吟诗一首,展示工业软件气氛组之不靠谱。


诗云:

大业如大道,大道高险远。水火山雷隔,虚实曲直缠。上士游白刃,下僚沐威严。以义当敛翼,相期待来年。以怒当出鞘,力大可飞砖。嗟尔创业苦,守业更艰难。岂可忘江湖?岂忍过昭关?飘飘程门雪,悠悠草堂眠。千载汉昭烈,谁堪伯仲间。





工业软件企业的发展瓶颈(上篇)


100张图看懂系统工程Vee模型


设计方法特别推荐:

E:数智工程方法应用的知识结构

G.诚意巨献,倾情阐述:Set-based Design设计方法

A.创成式设计让CAD重生 | 智能制造术语(编号847)

B:惊艳的新一代战车制造 | 软件定义制造业SDM 编号18

  1. 自适应运载器创建(AVM)

  2. 第一篇:以虚为体,以生为用 —— 认识工程设计

  3. 第二篇:言有据,行有常 —— 构建合理的设计过程

  4. 第三篇:随心所欲,不逾矩-选用恰当的方法指导设计实施

  5. 第四篇:知无涯,行笃实-对工程设计学科的研究亟待加强

特别推荐:

1.市场本质

2.凭君莫话“卡脖子”:“法国科学院的Scilab”可以帮助中国解决MATLAB禁用问题吗?

3.独家放送:一张图看清国产工业软件发展

4.M&S新浪潮:鹰酱数字工程建模仿真政策大全

5.领导指路了,但什么是正向设计中的权衡?

6.独家首发,不看后悔: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数智化工程价值定位

7.诚意之作:正向设计中的“权衡”中文书单

8.一炮入门:权衡研究基础

建模仿真相关

  1. Modelica探原(1-起点)Modelica的诞生-强强联合才是有效的人情世故

  2. Modelica探原(0-引言):1998年1月德国系统专家介绍Modelica-解决通用仿真系统的互操作问题

  3. 数学、计算、软件

  4. 美国核工业内外的数字孪生应用掠影

  5. 数值分析与科学计算群贤谱

  6. “Model-Based”杂谈

  7. 数字化工程以数字系统模型(DSM)为核心

  8. 波音防务华裔工程大佬讲“工程物理系统建模与仿真”

  9. 系统工程模型杂谈

  10. 波音MBE钻石模型·素

  11. 工程系统仿真概论(2):Griffin Space Vehicle建模案例。

  12. 工程系统仿真概论(1):用起来的MBSE

系统工程相关

  1. MIT系统工程基础第2课:需求定义

  2. MIT系统工程基础第一课

  3. 芝麻开门(3):系统工程中文书推荐

  4. 芝麻开门(6):10本“系统工程”外文电子书

  5. 芝麻开门(8):系统工程外文电子书(30本)

  6. 芝麻开门(9):系统工程外文电子书(6本)

  7. 芝麻开门(10):系统工程外文电子书(10本)

  8. 系统工程电子书10本

  9. 芝麻开门(11):系统工程外文电子书(10本)

  10. 芝麻开门12:系统工程外文电子书10本

  11. 芝麻开门19:MBSE电子书20本

  12. SysML大魔导,李小龙的背影

  13. “SysML之道”是一份建模实践规范

  14. 需求工程入门之下篇:学习心得

  15. 需求工程入门之上篇:基础知识

  16. MBSE软件也将迎来“内核恐惧症”?

  17. 浅说INCOSE系统工程手册SE定义的更新

  18. 独家狗仔级爆料:原来你是这样的系统工程

  19. MBSE的入门书

  20. 推书:MBSE手册

  21. 新书:INCOSE 系统工程手册第 5 版

  22. 系统工程模型杂谈

  23. 系统工程的艺术



声明:上述所有提及或未提及的微信文章,所有文章从素材到内容都是本人在业余时间在互联网上独立搜集、提炼、生成,所有注明或未注明的引用材料本人都有源文件备份。除笔者自购书籍及受赠书籍外,本人从未从任何线下实体机构获取相关知识材料,也从未使用任何线下组织的专有材料。所有内容只代表本人阅历、判断、主观观点与情绪,不保证正确性与规范性,不代表本人在任何时期从事学习或服务的机构观点。如有侵权或异议,请随时私信联系。



山涧果子
累了,伏于纸上,只为更好地休息。我也不解,凭啥要将手掌很疼告诉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