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机CAM是苏州千机智能软件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智能制造软件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叶轮数控编程、通用数控编程、特征编程、特征测量与评价、几何自适应加工、叶片补偿加工、PCD刀具激光加工等多种专业CAM工具。
千机CAM广泛应用于透平机械、船舶、能源、装备制造、特种加工、汽车等多个行业,提供智能化数控加工软件产品和制造工艺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与其它CAM相比,千机CAM有以下特点
(1)自研专利技术支撑核心算法
(2)透平机械基于特征编程,专业高效
(3)2-5轴零件编程,适用广泛
(4)与数控系统一体化融合,支持“在机测量-加工-校验”闭环加工
(5)场景丰富,既可用于零件编程,也可用于零件维修与再制造等场景
一.QJCAM车铣复合编程软件
QJCAM车铁复合编程软件,内核完全自主、纯国产。具有完整的车、铣及复合加工策略。同时具备机床仿真、后处理定制、在机测量与补偿、程序一键式发送等功能。操作简便,运算速度快,功能齐全。能解决终端用户复杂零件加工编程的追切需求。
目前广州数控系统高度适配千机智能CAM,深度融合联机测试开发。(GSK.QJCAM车铣复合编程软件)
广州数控官方信息:
广州数控与合作伙伴千机智能共同开发GSK.OJCAM车铣复合编程软件,内核完全自主、纯国产。具有完整的车、铣及复合加工策略。同时具备机床仿真、后处理定制、在机测量与补偿、程序一键式发送等功能。操作简便,运算速度快,功能齐全。能解决终端用户复杂零件加工编程的追切需求。
二.速评
看来千机已经完成运动逻辑的基本框架,这是一个好消息。
也希望千机把现有CAM软件术语,进行一次标准制定,顺便把模具CAM术语也纳进来。
双刀塔同步加工,实际上就是一个算法的两个参数的同步计算问题。本质上,属于同一算法。只是对称模式下的参数不同而已。沟槽车加工时,很多软件,一般是以槽刀背面为z轴对刀零点。而这个模式,在车铣复合加工时,有一定触发问题。有时候也会出现以槽刀前面为对刀零点。这就容易出现问题。只要千机解决了这个模态问题,能加分很多。
事实上,很多实际车加工编程中,依然采用CAD加手工编程模式。就是因为很多车加工软件编程,忽略了车加工的一个职业病。就是车加工工作者,都有一个极其简单粗暴的习惯逻辑。这主要还是为了避免出错。所谓死车工活钳工,说的就是职业病。钳工要灵活,车工要稳定。
一般来说,车工大多采用槽刀前面为基准点。我们在软件开发中,应该采用前面为计算零点的方式,采用槽刀中间点和槽刀背面,都不太方便。容易造成编程员和操作员的沟通遗漏。本质上,用背面为零点,也不是不行。但是还是要考虑实际生产为宜。也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个CAM内核,由于有对称算法问题,前面在后置刀架,就有可能出现后处理问题。这可能属于算法底层的bug。这就需要系统层面的一些小小泄露天机。这可能就是历史的玩笑。但是这个问题,并不可笑。
还有一个,进刀速度和刀路进给的问题。有的软件用一个参数,激活这个参数就行。有的需要在后处理加入。在我看来,还是以参数按钮加进功能界面为好。因为未来的行业变化会让很多好的点子,被历史所遗忘。
之所以,很多源代码无法整合利用。就是因为很多行业经验和软件开发经验混淆了。后来的开发团队无法分辨。然后肯定+否定,出现逻辑bug。因为后面国内可能大量开发立式车铣。因为中国的工业还是轻重工业的大工业体系。立式车铣复合,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千机cam最好把一些直接建模的编程模态直接给到cam模块里,最好直接融合进CAM功能里,放到刀路刀轴方向的延伸参数里。事实上,车刀的左偏右偏,最好设置一个按钮,下放到刀路父选项下,而不是放到刀具集合下,或者两者都有,这个功能能为千机再加10分。这关系到行为逻辑,因为,一旦车刀数量达到10把左右,刀具的左右偏置,上下刀塔,会出现行为逻辑失误问题。那怎么解决?无法解决!只能疏导,不能堵。要么刀具集合,准备两个子集合,一个左偏集合,一个右偏集合。更不要说,几十把的车刀数量。这样的工作强度,已经超出铣加工的操作强度,对实际编程员的压力,会是几倍的迭加。也会放缓千机在行业中的应用推广速度。还要考虑,车加工和铣加工的不同。车加工一般都是连续加工。铣加工可以分时加工。也就是说,车加工工艺一旦非常复杂,就会对编程员的工作压力提升很多倍。而且这个压力无法通过加班来释放的。
车加工编程,是个对实际操作经验要求非常高的细分领域。铣加工,可以慢慢调试。车加工的调试强度远高于铣加工。很多人不明白铣加工车加工一些内部区别。所以,会出现误解。以为车加工刀路简单,编程压力就低于铣加工刀路。忽略了车加工的工艺要求更精准的实际情况。如果,车加工编程的收入远低于事实情况,那么使用软件进行车加工的可能性更低。车加工编程讲求短平快,一旦出现大量刀具集合,那么就会短平快+高强度。实际压力就会远超铣加工。毕竟铣加工的实际时间,比车加工长很多。工作节奏一直都是车加工的头疼问题。编程慢,加工快。刚休息没多长时间,就得换下一个零件。铣加工,是编程慢,加工更慢。转圜空间远大于车加工编程。我们不妨在感情上适当照顾一下车加工。把车加工模块做得更人性化一些。
UG的车加工模块,简直就是反人类。一个简单的编程参数方案,需要十几个参数化。不够直观,不够简洁,不够人性化。至今为止,所有的欧美CAM软件,实际操作参数,都远远达不到国内从业的心理门槛。就新代CADCAM而言,比国外软件简单易学好几倍。因为车间加工,考虑到具体材料差异、具体刀具寿命、不定概率问题、质量稳定性问题、工艺的调整问题等等。实际上,从业这么多年,所有的编程员,一致认为,车加工自动编程压力>铣加工编程压力!
说CNC牛马还是高估了,CNC炮灰可能更恰当不过!CAD/CAM谁都有机会躲避责任,唯独CNC编程的具体实施阶段无法逃避。因为产品已经成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