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和黎巴嫩达成协议之后,原本以为会稍微平静一点的中东局势在上周又风云突起。
11月29日,已经僵持了几年之久的叙利亚各方势力平衡被打破,叙利亚反对派武装进入叙北部重要城市阿勒颇的大部分地区。
阿勒颇市曾是叙利亚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如今也依然是叙利亚仅次于首都大马士革的第二大城市,无可争议的北方重镇。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这里很快成为冲突各方激烈争夺的战场。反对派武装一度占领阿勒颇,但2016年底,叙利亚政府军又从反对派武装手中夺回。
时隔8年,反对派武装仅用数日就再次进入阿勒颇,甚至进入之前时未曾攻下的街区,着实令人始料未及。
而在12月2日,反对派武装已经南下哈马省,逼近另一重镇、也是大马士革最后一道防线的霍姆斯。
然而,中文媒体大多只提“反政府武装”、“反政府组织”,鲜少能讲清楚、说正确是什么反政府武装、什么样的反政府组织,要知道叙利亚境内的反政府武装组织可不少,诸多势力错综复杂且良莠不齐。即便是英文媒体到目前为止也是语焉不详,AI的信息都不甚可靠,因为有些情况确实如同乱麻。
本文将试着把散落各处的信息整合起来,尽量讲清楚这个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叙利亚内战的背景
叙利亚是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穆斯林大约占总人口的90%,其中逊尼派占总人口约74%,什叶派各支派占总人口接近13%。什叶派其中又分为阿拉维派、十二伊玛目派和伊斯玛仪派等,另有10%基督徒,3%德鲁兹。
从人种上来分,则90%是阿拉伯人,9%是库尔德人。
1963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在伊拉克成功夺权后,同年3月8日阿拉伯社会复兴党也通过军事政变掌握了叙利亚的政权。
1970年,时任国防部长的哈菲兹·阿萨德通过军事政变上台。
哈菲兹·阿萨德家族属于阿拉维派教徒。阿拉维派仅占叙利亚总人口约10%左右。不过阿拉维派人士一直控制着该国的安全部队,叙利亚政府也一直完全依靠着阿拉维派控制的军队来打击反政府人士。
1982年2月,哈菲兹·阿萨德对哈马省的逊尼派穆斯林进行残酷镇压,数万人被杀。
2000年哈菲兹死后,其子巴沙尔·阿萨德通过修改宪法(当时他尚未到法定年龄)继任为总统。巴沙尔的弟弟马赫尔·阿萨德领导该国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和第四装甲部队,巴沙尔的姐夫阿瑟夫·沙乌卡特成为军队的副总参谋长。
据说巴沙尔的一个堂兄弟努米尔·阿萨迪斯还领导着一个庞大的帮派组织“沙比哈”(意思是魔鬼),成员超过三千人。这些人身穿平民服装却经常携带大量武器装备,主要由来自于阿拉维派的年轻人组成,
2004年,叙利亚警察与东北部的库尔德人之间爆发冲突,造成至少30人死亡。
同年,美国通过《叙利亚责任法案》对叙利亚采取经济制裁措施,大部分含超过10%美国制造的产品被禁止出口至叙利亚。制裁的理由包括资助恐怖组织、扩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伊拉克扮演捣乱角色、洗黑钱等等。
2007年—2010年,叙利亚发生该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粮食生产被摧毁,畜牧业遭受重创,占叙利亚国内生产总值四分之一左右的农业生产急剧下降约三分之一。到2011年3月,约有150万人被迫从农村地区逃到城市郊区,其时叙利亚总人口为两千万。
2011年3月初,德拉省15名儿童因涂鸦反政府标语被捕并遭虐待,该事件经社交媒体曝光后,引发抗议活动。
3月15日,首都大马士革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遭到镇压。
3月18日星期五,全国各地爆发更大规模的“尊严星期五”示威活动,遭到更残酷镇压。
此后事件逐渐升级到民间武装反抗,越来越多的示威者拿起武器,叙利亚政府则开始使用坦克、步兵战斗车和炮兵,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士兵投向示威者。
到7月底,约有1,600名平民和500名安全部队死亡,13000人遭逮捕。
7月29日,以叙利亚空军上校里亚德·阿萨德为首的7名起事军官成立“自由叙利亚军”(FSA,Free Syria Army),成员包括前叙利亚武装部队的军官和士兵,目标为联合反对力量“推翻阿萨德政府”。
8月23日,一些反政府组织联合组建“叙利亚全国委员会”(SNC,Syrian National Council)。
2012年5月25日,叙政府军与沙比哈针对霍姆斯省胡拉镇(霍姆斯以北)两个村庄的民众实施了一场杀戮,被称为“胡拉大屠杀”,联合国监督员证实至少有108个平民遇难,其中有49个儿童。
2012年6月12日,联合国首次正式表示叙利亚已陷入内战。
接下来讲一讲反对派内部不同分支
主要有:
叙利亚临时政府、
叙利亚救国政府、
库尔德人、
南部阵线、
伊斯兰阵线
局势图
红色:叙利亚政府,
黄色:库尔德人
灰色:伊斯兰国,
白色:叙利亚救国政府,
绿色:叙利亚临时政府
青色:叙利亚自由军与美军(原南部阵线根据地)
叙利亚临时政府
2012年11月11日,包括上文已提到的“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在内的反对派各组织,联合成一个更大的“叙利亚反对派和革命力量全国联盟”(National Coalition of Syrian Revolutionary and Opposition Forces),又称“叙利亚全国联盟”(SNC,Syrian National Coaltion),起初将总部设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2017年迁移至叙利亚北部阿勒颇省的阿扎兹市。
该联盟预设了114个席位,其中叙利亚全国委员会占据22个席位,其他的留给女性、少数民族和宗教人士,如阿拉维派教徒和库尔德人。
加入“叙利亚全国联盟”的组织和人员五花八门,包含各种意识形态、种族和宗派线,在联合反对力量的同时,也产生了分化。
“自由叙利亚军”是该联盟的武装力量代表,叙利亚国内另一个主要反对派武装组织“努斯拉阵线”(Jabhat al-Nusra)则拒绝承认一个坐落在国外的联盟;库尔德人的“民主联合党”(PYD)批评其服从于土耳其和卡塔尔,而库尔德全国委员会则同意加入。
2012年11月12日,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巴林、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阿曼
)宣布承认“叙利亚全国联盟”为叙利亚人民唯一合法代表,终止对巴沙尔·阿萨德政府的认可。2013年3月6日,在开罗举行的阿拉伯国家联盟外长会议上,“叙利亚全国联盟”获准代表叙利亚人民拥有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
北约国家中美国、英国、法国和土耳其也承认“叙利亚全国联盟”的合法性。
2013年3月18日,叙利亚全国联盟成立了叙利亚临时政府。临时政府第一届内阁里有一位基督徒、一位女性以及一位库尔德人。2014年7月重组。现在的内阁则是2016年7月上任的。
临时政府下面据说有12个省议会和400多个地方议会,2017年还在伊德利卜省全省范围举行过选举。
而打着临时政府旗号的派别支系至少有30个。作为临时政府的武装,2017年以“自由军”为基底整合这些派系组建了“叙利亚国民军”(Syria National Army)。
2019年,另一个号称人员达到数万之多的反对派武装“国民解放阵线”也加入了叙利亚国民军,使得其总人数号称达到10万之多。
叙利亚国民军旗下还有一个人员过万的独立建制武装——哈瓦尔·基利斯战情室。
尽管据报道,2015年1月临时政府曾从美国那里获得600万美元,而且手中握有一个土耳其和叙利亚的过境点能够每月产出一百万美元,但其经费似乎始终不足。
2017年8月,因经费问题,临时政府宣布从该月起其工作人员全部义务工作。
叙利亚救国政府
2017年11月,土耳其又支持另一部分反对派在伊德利卜省成立了“叙利亚救国政府”。
“叙利亚救国政府”由保守的伊斯兰主义反对派组建,背后的武装组织则是“沙姆解放组织”(HTS,Hayat Tahrir al-Sham)。
近日攻入阿勒颇的武装组织正是以沙姆解放组织为主——这也是多个武装组织的联盟,还有部分叙利亚国民军。
2017年1月,当时反对派中比较大的一支武装部队“自由民运动”前领导人阿布·贾比尔·谢赫,号召所有反对派组建大联盟,推翻复兴党政府、驱逐真主党、建立伊斯兰政府。包括“努斯拉阵线”(Jabhat al-Nusra)在内多个武装组织加入其中,最终成立了新联盟“沙姆解放组织”。
那么,阿布·贾比尔·谢赫是何许人呢?
阿布·贾比尔·谢赫,1968年出生于叙利亚北部阿勒颇省的玛斯卡纳,从阿勒颇大学取得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后,便在国防工厂里工作。由于是个具有圣战意识形态的萨拉菲主义者(一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并进行反对叙利亚复兴党政府的活动,他数次被捕,2005年被投入大马士革附近的赛德纳亚监狱。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反对派武装打到大马士革边缘,阿布·贾比尔·谢赫和众多的萨拉菲主义者一道被从赛德纳亚监狱释放出来,他便加入了“自由民运动”(Ahrar al-Sham)旗下的一支武装队伍,和努斯拉阵线并肩作战。此后,在残酷的内战和派系斗争中,随着原领导人和其他高层人员的死伤殆尽,2014年9月,阿布·贾比尔·谢赫成为了“自由民运动”首领,2015年退位(2017年前该组织首领一年一换)。
在2016年2月的北阿勒颇战役中,阿布·贾比尔·谢赫宣布带领十来支反对派武装组建“阿勒颇军”,以对抗叙利亚政府军以及叙利亚民主力量(SDF, Syrian Democratic Forces),后者也是一支反政府武装,属于库尔德人。
到2016年年底,叙利亚政府军还是从反对派武装手中成功夺回了阿勒颇,“阿勒颇军”自此烟消云散。
应该正是失守阿勒颇这样重大的失利,促使阿布·贾比尔·谢赫暂时放下其原教旨主义立场,在2017年1月号召所有反对派组建大联盟。
而在成功组建“沙姆解放组织”后不久,阿布·贾比尔·谢赫辞去最高领导人职务,转而进入议会担任议长,由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接任最高领导人职务。
而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是原“努斯拉阵线”领导人,这一支武装曾是基地组织在叙利亚的分支。
“努斯拉阵线”成立于2012年,其宗旨在推翻阿萨德政权并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排除非伊斯兰势力,尤其是西方国家和阿萨德政府,可以说是个妥妥的极端组织,因而被欧美各国列入恐怖组织名单。为了改变外界印象,2016年7月,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将组织名字改为“沙姆征服阵线”(JFS,Jabhat Fatah al-Sham)
在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带领沙姆征服阵线加入沙姆解放组织后,阿布·贾比尔·谢赫曾发表声明,试图撇清沙姆解放组织和基地组织的关系。这导致原来的“努斯拉阵线”内部产生分裂。沙姆解放组织支持者和基地组织支持者之间还一度发生互杀的事件。最后还是沙姆解放组织支持者占了上风,一批忠于基地组织的人则脱离出去,这批人后来又和其他极端主义者组建了一个武装联盟“伊斯兰阵线”。
沙姆解放组织采取了一种比原先相比较为温和务实的立场,旨在建立一个稳定的文官政府以为社会提供法律和秩序。
但是相比国民军和临时政府,沙姆解放组织和救国政府仍然在宗教理念上更保守。沙姆解放组织在伊德利卜省和国民军摩擦不断,时有冲突发生。成立
另外,沙姆解放组织在欧美国家眼中仍然是属于承继了基地组织理念的恐怖主义组织,原“努斯拉阵线”领导人阿布·穆罕默德·朱拉尼出任“救国政府”首脑,也让这个政权没受到任何一个国家承认。
不过这回,沙姆解放组织突然暴起,让世界瞩目的同时,也有可能会让某些国家改变对待政策。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自由军的主要创始人里亚德·阿萨德在2017年11月出任新成立的“叙利亚救国政府”主管军事的副总理。这位老兄在2015年被炸掉了一条腿,被送到土耳其医治了大半年。
据报道,2022年时沙姆解放组织的武装人员数量在两万人左右。但到现在应该远不止这些。
库尔德人
叙利亚的库尔德人主要集中在叙利亚东北部哈塞克省和阿勒颇省内的库尔德人社区。
主要武装是民主联盟党下属的民主力量(SDF,Syria Democratic
Forces),成立于2015年10月;据报道,2021年时有10万人。
民主力量不仅包括库尔德人,还包括阿拉伯人、土库曼人等其他民族的武装力量。
人民保护部队(YPG)是民主力量的基本部队,女性保护部队(YPJ)则是YPG的女兵分支。
民主联盟党的目标是实现库尔德人的自治和创建一个世俗、民主的叙利亚联邦。
民主力量获得美国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在打击ISIS的战斗中,也是他们攻占了伊斯兰国首都“拉卡”,将其覆灭。
南部阵线
这个反对派武装组织主要在叙利亚南部活跃,特别是在德拉省、昆体拉省和大马士革南部地区。南部阵线也是由多种地方性武装组织组成的联盟,成立于2014年2月,目标是推翻阿萨德政权,建立一个民主体制。据报道,这个组织得到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支持。
2018年6月,这个组织被政府军打散,成员或被俘或逃往依德利卜省投奔自由军。
叙利亚伊斯兰阵线
叙利亚伊斯兰阵线是由多个伊斯兰极端组织组成的一个联盟,成立于2013年11月。其目标是通过武力推翻阿萨德政权,并替代其建立一个基于伊斯兰教法的政权。
该阵线内部有多个组织,主要派系包括从自由民运动(Ahrar al-Sham)和努斯拉阵线(Jabhat al-Nusra)分离出去的极端保守派、伊斯兰旅、唯一神旅。
不过在2015年之后,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组织已经名存实亡,唯有自由民运动、伊斯兰旅还在独立运作。
叙利亚各方势力关系图
从中可见状况之复杂。
除居中的ISIL是宇宙公敌之外,其他各方势力就有些纠缠不清了。
比如,美国既支持“自由军”,也支持库尔德武装“叙利亚民主力量”,但这两个武装之间打个没完;自由军和沙姆解放阵线时而冲突时而合作,这回攻打阿勒颇就是两军联手。
叙利亚政府军一方武装力量:
陆军:17万
安全总部:8千
国民警卫队:10万
真主党:6千
复兴旅:7千
俄罗斯:4千名士兵与1千名承包商人员
伊朗革命卫队:3千
阿富汗什叶派民兵法蒂玛旅:1万
叙利亚内战时间线
2013
2013年1月11日,包括努斯拉阵线在内的伊斯兰主义团体攻占在伊德利卜省的塔夫塔纳兹空军基地。
2013年3月,拉卡省首府拉卡被反对派部队攻占,成为第一个落入反对派控制的省会。
2013年8月6日,反对派经过长期围攻后终于攻占在阿勒颇省的梅纳戈空军基地。
2013年8月21日,大马士革市郊的反对派控制区遭到化学武器侵袭,造成大量死伤。叙反对派与巴沙尔政府互指事件是对方所为。
2013年9月18日,ISIL从自由军手上夺取邻近北部边境的阿扎兹镇,此后ISIL与叙利亚各反对派武装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
2014年
2月27日,ISIL宣布,在拉卡省的所有基督教徒必需向其缴纳吉兹亚税或改信伊斯兰教,违命者处死。
3月29日,ISIL攻占原由努斯拉阵线控制的哈塞克省小镇马卡达。
8月,ISIL攻占政府军位于拉卡省的塔布卡空军基地,彻底控制拉卡省。
9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开始空袭叙利亚境内的ISIL和努斯拉阵线目标。
2015年
1月,自由军与库尔德族联军宣布收复重镇科巴尼。
3月28日,努斯拉阵线占领了伊德利卜。
5月21日,ISIL攻占巴尔米拉。
7月,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承认政府军兵力不足,被迫弃守部分地区以集中兵力保卫更重要的地区。
8月5日,ISIL攻占盖尔亚廷。
9月30日,俄罗斯空军开始空袭包括ISIL在内的叙利亚反政府武装。
11月24日,一架从叙利亚起飞的俄罗斯空军苏-24M战斗轰炸机在土耳其叙利亚边境被土耳其空军F-16战斗机击落,两名机师一死一获救。此次事件导致俄罗斯与土耳其双方关系大幅恶化,直至2016年中才开始改善。
2016年
至2月,叙政府军在俄军空袭支援下对占据阿勒颇的反政府军逐渐形成包围;在其它反对派武装被俄叙联军重创之际,库尔德族的人民保卫军乘机占领一些被其它反对派放弃的据点,土耳其要求人民保卫军停止在叙西北部扩展地盘,并多次炮轰人民保卫军在叙利亚境内的据点。
2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一项由美国和俄罗斯草拟的临时停火决议案,停火对象不包括被多国定为恐怖组织的伊斯兰国和努斯拉阵线。叙利亚政府与大约100个反政府武装团体同意遵守该项停火决议,停火于大马士革时间2016年2月27日0时开始生效。
2016年3月,叙政府军在俄空军支援下从ISIL手上收复古城巴尔米拉。
2016年7月,叙政府军成功包围反对派控制的阿勒颇市东部。
努斯拉阵线为了改善外界印象,宣布脱离基地组织,并改名“征服沙姆阵线”。
8月初,反对派勉强打破政府军对阿勒颇市东部的包围,不过到9月初政府军再次成功合围。
8月,库尔德族主导的“叙利亚民主力量”从ISIL手上夺取北部城镇曼比季后,土耳其为了阻止库族把叙利亚东北部的控制区与西北部阿夫林州飞地连成一片,发起“幼发拉底之盾行动”,出兵协助自由军夺取ISIL在土叙边境以南的控制区,阻止库尔德人势力继续壮大。
9月12日,美俄两国达成的新临时停火协议开始生效。
9月19日停火届满后,叙政府军在阿勒颇发起新一轮攻势,阿勒颇的反对派部队在俄叙联军的空袭下伤亡惨重。
10月,俄罗斯副国防部长阿纳托利·安东诺夫宣称从2016年2月27日至9月1日期间,叙利亚境内约有35,000名恐怖分子被消灭。
10月14日克里姆林宫宣布,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了一项关于俄罗斯空军无限期使用叙利亚赫梅敏(Hmeimim)军用机场的协议。俄叙两国于2015年8月26日签署的该项协议。
11月,包括自由叙利亚军属下团体在内的叙利亚反对派与土耳其军队联合发起巴卜之战。
12月份,在俄罗斯及若干亲俄国家幕后资源支持之下,叙利亚政府军获得大量战果,且先解决欧美支持的反对派武装再攻击IS的战略意图明显,该月叙政府军收复阿勒颇市东部反对派控制区的大部分,迫使反对派接受外交斡旋,同意完全撤出阿勒颇市。至此基本上政府军收复了所有大城市。
同月,ISIL再次攻占巴尔米拉。
2017年
1月,ISIL在代尔祖尔省首府代尔祖尔取得突破,倚赖空运补给的政府军控制区被分割成不相连的两部分。
同月叙政府军发动东阿勒颇攻势,成功从ISIL手上收复幼发拉底河以西大量领土。
1月28日,征服沙姆阵线与其它一些反政府武装团体合并成为“沙姆解放组织”。
3月2日,叙政府军再度收复巴尔米拉。
3月29日,土耳其宣布“幼发拉底之盾行动”成功完结。
4月4日,沙姆解放组织控制的伊德利卜省城镇汗谢洪遭受猛烈的空袭后,大量平民化学中毒,至少造成58人死亡,逾300人受伤。伊德利卜省卫生局表示,被释放的毒气疑似沙林,。
4月6日,美军向叙利亚霍姆斯附近机场发射了59枚战斧巡航导弹,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记者会上表示,此次攻击的机场正是汗谢洪化武袭击中战机起飞的机场,并号召其他国家一起抵制巴沙尔的政权。
5月,叙政府军发动叙利亚沙漠攻势,并于6月重新控制小部分与伊拉克接壤边境。
5月9日,美国宣布加强援助叙利亚民主力量中的库尔德族武装,引起土耳其不满。
6月,叙利亚民主力量发起拉卡攻势的最后阶段行动,攻入ISIL“首都”拉卡。
7月,叙政府军发起叙利亚中部战役。
9月,叙政府军解除历时超过3年的代尔祖尔之围。
10月17日,叙利亚民主力量完全攻占拉卡。
同月叙利亚西北部战役开始。
11月,部分反对派武装组织在伊德利卜省成立叙利亚救国政府。
12月7日,俄罗斯国防部宣称俄叙联军在5日内消灭550名武装分子,成功解放伊斯兰国在叙利亚最后剩下的居民点。
2018年
1月20日,土耳其宣布进攻阿夫林州的叙利亚库尔德族人民保护部队。
同日叙利亚政府军从反对派手上收复位于伊德利卜省东部的阿布杜胡尔空军基地。
2月,叙利亚西北部战役结束。
2月18日起,俄叙联军开始猛烈轰击反对派控制的东古塔。
3月18日,土耳其军与亲土耳其武装分子攻占阿夫林市中心。
4月7日,大马士革东部的杜马发生化武袭击事件;
4月14日,美国特朗普政府确信叙利亚政府使用化学武器,美国、英国、法国出于惩罚阿萨德政府使用化学武器攻击平民,开始对叙利亚三座化学武器设施实施攻击。俄罗斯与叙利亚则声称化武袭击是欧美自导自演的事件。
4月15日,叙利亚政府军控制东古塔地区。
4月16日,美国对叙利亚进行战斧导弹袭击,事后美国宣称击毁所有想打的目标,俄方则称供应给叙利亚的雷达与S-200防空系统击落数十枚来袭导弹,各自宣称胜利。
5月21日,叙利亚政府军完成了对反对派在大马士革南郊最后据点哈杰尔艾斯沃德镇的清剿行动。这也意味着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及周边地区自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以来首次完全被叙利亚政府军控制。
7月12日,叙政府军收复德拉省首府德拉的反对派控制区。叙利亚反对派主要据点仅剩伊德利卜省。
11 月21日,美国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说,美军将在毗邻土耳其的叙利亚北部边境设立观察哨,与同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的土耳其分享反恐情报,助力打击ISIL恐怖分子。
美国在叙利亚留有大约2000名士兵,他们中的大部分驻扎在该国北部的库尔德地区。
12月19日,特朗普宣布从叙利亚撤出所有美国军队。
叙利亚库族武装在美国宣布撤军后,面对土耳其再次入侵的威胁,向叙利亚政府求援。
12月28日,叙政府军进驻曼比季外围地区。
2019年
2月9日,叙利亚民主力量开始进攻伊斯兰国在叙最后据点巴古兹镇。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战机配合叙利亚民主力量对巴古兹镇进行轰炸,但却遭到叙利亚媒体指责使用白磷弹,美国矢口否认。
2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意美军继续于叙利亚和土耳其交界处及叙南部和伊拉克、约旦交界的坦夫地区各保留一支约200人总数达400人的小规模维和部队。特朗普表示,这并不代表他改变了撤军决定,留下的美军只占美在叙驻军很小一部分。
3月21日,叙利亚民主力量完全控制巴古兹镇。
2019年4月30日,叙利亚和俄罗斯向位于叙利亚反对派控制的伊德利卜省南部发动空袭。
同时,沙姆解放组织以及其盟友突厥斯坦伊斯兰党则在毗邻伊德利卜省的哈马省北部与亲叙利亚政府武装交战。
6月15日,叙利亚政府军5次企图收复哈马两个村落,以及伊德利卜部分区域,但遭到极端组织及反对派伏击,造成45人死亡,死者大部分是政府军武装。
6月27日深夜,土耳其军队驻叙利亚伊德利卜省的“缓冲区”哨站,突遭叙利亚政府军猛烈炮击,土军3人重伤、1人阵亡。
7月22日,叙利亚和俄罗斯对叙利亚西北部持续多日的空袭造成当地至少50人伤亡。截至7月23日,迈阿赖努阿曼有39名平民被杀。再截至26日,近10天内已造成103平民死亡,其中包括26名孩童。从4月30日至8月初,俄叙联军的攻势已造成双方合计超过2,000人丧生。
8月下旬,叙利亚政府军再次对哈马省北部、伊德利卜省南部多地发起密集打击。
8月23日,叙利亚政府军宣布收复汗谢洪、莫雷克、拉塔米奈等村镇。
10月,土耳其进攻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武装,土当局称之为“和平之泉”军事行动。
10月22日,叙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前往叙西北部伊德利卜省前线接见政府军人员。这是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巴沙尔首次公开前往伊德利卜省。
12月1日开始,叙利亚政府军在俄罗斯支持下,开始联手对反抗军掌控的最后一个主要地区伊德利布省多个区域,发动多次空袭和轰炸,经历轮番炮火新一轮难民出逃涌现,在中南部地区几乎“空无一人”。
12月24日,叙利亚政府军表示已经进占了当地40几个村镇。
此次战事期间,比利时、科威特和德国起草一项决议案,要求通过土耳其的两个边境口岸和伊拉克的一个边境口岸向叙利亚运送人道救援物资12个月。而俄罗斯只希望通过土耳其的两个边境口岸向叙利亚运送救援物资,并要求将期限缩短为6个月,并为此提出了自己的决议草案。
12月19日,叙政府军发动“伊德利卜黎明2号”行动。
12月20日,俄罗斯和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否决权,否决了比利时等国家提出的决议案。
12月20日深夜,叙利亚政府控制的霍姆斯省的多处油气设施遭到袭击,造成部分生产设施损毁,多个生产单元停止运营。
2020年
1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进行访问并与叙总统巴沙尔举行会谈。这是2011年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普京首次访问大马士革。
1月10日,叙利亚东部的车辆和军火库遭到空袭,造成8名人民动员成员死亡。
1月12日,叙反对派武装炮击阿勒颇,造成3名平民死亡,另有3人受伤。
1月19日,伊德利卜东南部发生了冲突,至少28名叙利亚政府军和19名反政府武装人员丧生。
2月3日,8名土耳其军民在伊德利卜遭叙方炮击死亡。
2月10日,土方称有101名叙利亚军人阵亡。
2月11日,叙利亚政府军一架直升机在伊德利卜省被击落,机上2人身亡。同日,土方宣称消灭了51名叙利亚士兵。次日又称55名叙利亚军人遭到消灭。
2月25日,叙利亚政府军在伊德利卜省纳伊拉布击退了武装分子的进攻。
2月27日,土耳其军队在位于叙利亚北部伊德利卜省巴拉一带遭到叙利亚联军空袭,造成土军至少33人身亡,32人受伤。随后土耳其对叙利亚政府军发动“春之盾行动”,并宣称杀死2,212名巴沙尔政权士兵。
2月28日,为了迫使欧盟介入,土耳其于不再拦阻境内难民前往欧盟国家。
同日希腊政府宣布暂时关闭希土之间的陆路边境口岸。
3月1日晚上,希腊总理宣布,将暂停接受任何新的难民庇护申请。
3月2日,一艘载有48名难民和非法移民的船只在爱琴海上倾覆,造成一名儿童死亡。
5月11日,国际特赦组织的报告显示,叙利亚政府在2019年5月至2020年2月的西北战役中,针对学校、难民机构及医疗院所进行至少18次的蓄意攻击。
10月5日,阿曼成为第一个恢复在叙利亚派驻大使的波斯湾国家。
12月2日,叙利亚民主力量宣称他们在叙利亚西北边境击毙了30名的土耳其部队。
12月31日,ISIL伊斯兰国的民兵组织突袭了叙利亚政府军的车队,并造成精锐部队至少37人死亡,叙利亚官方认为这是继2019年3月伊斯兰国灭亡后,最有威胁性的一次突袭,并宣称伊斯兰国同时杀害了至少25位平民。
2021年
1月11日,叙利亚政府军在Al-Ghab平原地区针对叙反对派营地进行突袭,至少杀死11名反对派士兵。
1月13日、15日和22日,以色列据信在美国支持下,对叙利亚东部和伊拉克的边境地区发动空袭与导弹袭击,这次目的旨在消灭伊朗支持的派系和民兵武装,以及对法蒂玛旅的军火库造成打击,这次的空袭和导弹袭击造成至少57人死亡,其中有14名叙利亚政府军、16名伊拉克民兵和11名伊朗支持的民兵被杀、4名平民遇难。
由于驻伊拉克美军遭受火箭炮攻击,2月24日,美军空袭位于叙利亚境据称属于伊朗民兵的建筑,22名民兵丧生。此次空袭也是美国总统乔·拜登上任以来首次军事行动。
2月28日晚,以色列对大马士革周边地区发动导弹袭击,部分导弹被叙防空系统击落。
6月12日,叙利亚反对派掌控的阿夫林遭到炮击,造成至少18人死亡,23人受伤。
6月27日,美军用无人机对叙利亚边境地区多个亲伊朗民兵组织的军事设施发动空袭。
7月29日,叙利亚政府军进攻并扫荡西南边的德拉省,爆发该地近五年来最激烈的冲突。一个多月后,最终政府军在市区获胜,但反对派武装也趁机在德拉省的乡村攻占政府军设置的18个检查哨。
2022年
2月3日,美军在叙利亚东北由土耳其控制的区域中执行特别任务,击杀了ISIL伊斯兰国的第二任哈里发阿布·易卜拉欣·哈希米·库雷希。
6月18日,叙利亚指责美国使用40辆卡车将叙利亚的小麦运往伊拉克。
8月11日、13日、16日和21日,叙利亚当局指责美军四度转运一批在叙东北部开采的石油至伊拉克境内。
8月15日,美国驻叙利亚军事基地附近遭到无人机袭击。8月20日左右,美国发动报复性轰炸,炸死了一名在叙利亚执行任务的伊朗将领。
8月23日,美军空袭伊朗支持的团体位于叙利亚代尔祖尔的一个基础设施。24日19时20分左右,叙利亚东北部的康菲公司驻点和格林村遭到袭击。袭击导致3名美军受伤。美方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随后攻击3辆汽车,并打死了2至3名参与袭击的人员。
2023年
1月9日,安理会一致同意将叙利亚跨境人道救援授权延长半年。
3月23日,驻叙利亚美军基地遭一架自杀式无人机袭击,随即美军空袭了叙利亚境内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有关联的组织。
10月5日,叙利亚霍姆斯军事学院遭无人机袭击,造成89人死亡。当天晚上,土耳其国防部表示,土耳其军队当天对叙利亚北部的“恐怖分子”进行了空袭,摧毁数十个目标。而在叙利亚的美军击落了一架接近美军的土耳其无人机。
10月6日,土耳其国防部表示,土耳其武装部队已对叙利亚北部库尔德武装控制区内的目标发动新一轮空袭。
10月7日,土耳其国防部表示土耳其军队前一晚对叙利亚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发起军事行动,打死58名武装人员。
2024年
11月24日,15名国民军战士在阿勒颇郊区被民主力量渗透进该区域的武装人员杀死。
11月27日,沙姆解放组织开始对阿勒颇发动军事猛攻,沿途攻占数座城镇及村庄。11月29日,沙姆解放组织攻入阿勒颇,这是自叙利亚政府军2016年夺下该城以来,反政府武装首次攻入这座城市。
——————————————————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