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标志着北半球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礼》中就有记载,“仲冬之月,日至之始”,表明古人对这一天有着深刻的认知。
冬至习俗
·祭祖
冬至以往最强的仪式感就是祭祖,随着时代的变迁,虽然现今人们依然保留冬至祭祖的习俗,但已经简化为烧纸钱了,此举意在祭奠先祖。
·画九
所谓的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冬至故事
相传冬至节气最早是周公采用土圭法测影测出来的,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圭表)测影,在河南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相传“冬至”是24节气(时间平均法)当中最早被周公测定出来的一个,把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
《尚书·洛诰》中说: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冬至美食
冬至,作为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气,蕴含丰富的民俗文化。
北方地区:“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吃饺子象征团圆和丰收,防止冬天耳朵冻伤。
南方地区:多食汤圆,象征团圆美满,甜味居多,外皮软糯,内馅多样,表达对家人团聚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这些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文化意义,承载着人们对健康,团圆与幸福的期盼。
冬至三候
冬至三候是:“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说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太阳往返运动进入新的循环,太阳高度自此回升、白昼逐日增长,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在这个冬至,让我们放慢脚步,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品味岁月的宁静与美好。与家人围炉夜话,分享生活的喜怒哀乐;约上三五好友,踏雪寻梅,共赏冬日盛景。
排 版:李妍梦
来 源: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在下方留言,我们将及时删除。
一 审:赵诗涵
二 审:刘珊珊
三 审:宋艳春
投稿邮箱:hszytwxc@163.com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