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按照共青团中央、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关于共建高校“大思政”体系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院团委决定开展2025年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1月1日—2025年2月28日
二、活动主题
港湾逐梦行 青春燃乡邑
三、活动对象
各级学生组织骨干、全院团员青年、学院第五期“青马工程”班学员
四、实践内容
1.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实践项目。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活动,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开展理论宣讲、调研学习、人物访谈等多种类型实践活动,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寄语、给青年学生回信精神、《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等为主要内容,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贯通起来,将深刻性和生动性统一起来,单人或组建5—8人的团队通过面对面、小范围、互动式宣讲,讲透创新理论、讲好发展成就、讲清形势任务、讲明发展前景。
2.政务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地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一线岗位,承担具体工作。注重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3.企业实践。结合自身专业方向与企业岗位需求的双向匹配,参与家乡企业实际工作。
4.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乡镇团委和村团组织的统筹下,参与开展乡村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实践活动,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美丽乡村、文明乡村、善治乡村建设。
5.公益服务。鼓励由单人或5—10人组成的实践团队开展此模块活动。参与者可以了解家乡发展历程,宣传家乡特色文化,讲好家乡故事。开展公益服务,弘扬“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的志愿精神,还可以参加社区服务,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等工作。通过切身感受,深刻了解家乡变化过程,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
6.社区服务。主动向村、社区报到,在乡镇团委和村、社区团组织的统一领导和调度下,就近就便编入志愿者组织、青年突击队等,通过多渠道力所能及地参与基层治理日常工作。
7.兼职锻炼。根据所在地具体情况,结合自身实际,如符合学生担任乡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等基层团组织兼职干部的条件,可参与相关工作,积极发挥作用。
8.文化宣传。鼓励组建5—10人的文艺实践团队,以文艺汇演的形式宣传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丰富家乡的文化生活。实践团队也可以选取一些思想积极、健康向上的影片、戏剧等文化题材放映,开阔乡村居民的视野,丰富乡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各类移风易俗、传承优秀家风家训、弘扬新风貌等主题实践活动。
9.“青春暖流”志愿服务项目。在“两节”期间,开展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开展“青春暖流·志愿服务献爱心”“青春暖流·情暖学子”“青春暖流·希望工程献爱心”等活动,大力弘扬青年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
10.“美丽中国”可持续发展项目。以地域环境、人口、经济、文化等为重点,围绕黑土保护、防灾减灾、大气污染、城市环境恶化、粮食浪费、教育分配不均和劳动力短缺等方面,深入基层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专业技术指导等实践活动。了解当前社会现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提升面对重大灾害及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11.“青春筑梦”创新创业项目。紧密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依托“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竞赛项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利用假期开展创业调研、实验论证、市场拓展、就业服务、资源对接、信息服务、志智双扶、宣传推广等实践活动,加强校企联系,助力创新创业成果转化。
12.其他选题项目。除以上主题社会实践外,鼓励学生个人或学生团队关注社会焦点,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发扬专业特长,在思想引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生态文明等方面开展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意义的项目,为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等建言献策。
个人参加活动可关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平台”-“返家乡”栏目入口登录(登录账号密码为本校第二课堂管理系统“到梦空间”账号密码,不需另行注册),按分类、区域搜索岗位信息,确认选择合适的岗位后,填报并提交报名信息,等待审核和系统提示信息,按信息指示开展后续操作。通过双向选择方式录取。
五、实践形式
(一)以实践地为单位进行组队
鼓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生源地相同的学生根据活动内容以实践地为单位进行组队。
(二)以团体为单位进行“云”组队
学生团支部、班级、学生社团等为单位进行线上组队,实践成员围绕同一主题同一方案在各自家乡开展相关调研或实践,最后合作产出具有较高理论与实用价值的实践成果。
(三)以个人为单位参与实践
要求所有学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在所在家乡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并在实践结束后向学院团委报送实践地出具的实践证明、实践成果与心得体会。
六、名额分配与表彰奖励
各系团总支、各班团支部、各级学生组织(部门)、学院第五期“青马工程”班全体成员要围绕上述活动,在广泛动员基础上组建重点项目,深入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院团委将根据相关情况评选出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实践团队、优秀实践个人、优秀指导教师,并给予奖励,相关工作情况纳入年度工作考核。
七、实施安排
1.准备动员阶段(2025年1月3日前)。各系团总支要认真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发动工作,并对社会实践参与的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安全教育,签署安全责任书(附件1),原则上全体在校生均应参与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2.活动报名阶段(2025年1月7日前)。请所有参加活动的同学于1月7日20:00前将个人活动报名表、团队立项备案表(附件2、3)上交至指定邮箱hszytw@163.com;以团队形式参加此次活动的需设领队(学生)1名,指导教师1名。
3.实施阶段(2025年1月11日—2025年2月28日)。参加活动的个人或团队要按照学院的要求,力求务实创新,出成果、出效益。加强实践工作简报、阶段性总结宣传、安全日报等工作。
4.结项阶段(2025年3月7日前)。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由个人或实践团队完成项目结项材料,将电子版材料以压缩包形式报送至团委邮箱,命名为“**个人/团队寒期社会实践结项材料”,电子版、相关书面材料(纸质版,含附件4)均于3月7日前报送至团委。
5.宣传阶段(寒假至3月16日)。学院团委微信平台通过“返家乡”专栏充分宣传实践成果,发布实践报道。
6.总结表彰阶段(5月底前完成)。根据参加情况,给予“第二课堂”积分,分别评选出优秀组织单位、优秀实践团队、优秀实践个人、优秀指导教师若干人,与“五四”评优一起进行公示表彰,并给予相应奖励。
八、有关事宜和要求
(一)认真部署,确保安全。各系团总支是本系社会实践的具体管理部门,各系团总支、团支部要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同学积极组织团队参加。做好社会实践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拟定本系安全承诺书并指导实践队各成员签字,确认实践队已购买实践期间的综合意外保险。各实践队须增强安全意识,并做好安全自护教育和管理,把安全作为第一要务,确保实践有序进行。
(二)加强组织,广泛宣传。各系应广泛动员,加强指导,力求将实践项目化、持续化、品牌化开展。参加的个人和团队要主动联系新闻媒体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深入宣传报道,不断挖掘宣传鲜活经验和创新做法,生动反映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的新进展新气象,要本着服务社会、奉献社会、锻炼提高的目的做实事、做好事,时刻维护学院的形象,确保实践活动顺利高效完成。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方式:18545956395
附件:1.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安全责任书.docx
2.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2025年寒假个人“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报名表.xlsx
排 版:兰嘉欣
来 源:共青团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委员会
一 审:赵诗涵
二 审:刘珊珊
三 审:宋艳春
投稿邮箱:hszytwxc@163.com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