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迟但到的年更文章在龙年的最后一天来了,赶个deadline。今年依旧是电影小年,也不知道是不是看多了之后口味太挑剔了,选出年度十佳也挺艰难的,很多都觉得差点意思,没有那种看完就让人震撼或者欲罢不能的喜爱的感觉。 截止12.31总共看过211部影剧番,夹杂了几部综艺,相比前两年都少了一些,确实今年事情比较多。虽然只给了15部5星,不过加上4星有102部了,也不怎么严格的样子。除了电影以外,电视剧的整体表现差强人意,国产剧基本没有特别好的,能提起兴趣看的都不多。讨论度比较高的《繁花》和《我的阿勒泰》虽然还可以也都没太打动我。日韩剧今年比较糟糕,基本没怎么看。英美剧倒是有一些还可以的,看了很多年的《9号秘事》和《我的天才女友》两部非常喜欢的作品都在今年完结了。 今年(2024)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电影的观感总是跟着人的心态走的,能触动的点都会不太一样。尤其是今年作为新手爸爸了,会发现看到各种妈妈怀孕生产和孩子成长相关的片段,就会有和以前不一样的想法和感触。今年也是充满唏嘘的一年,有一个同在北京的同学猝死了,有一个朋友得了恶性肿瘤,有另一个朋友几岁的孩子也是得了肿瘤做了很大的手术。会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周遭的死亡离得就更近了。珍惜眼前人,热爱生活,比起远大抱负和理想对我来说更为重要。离别和死亡教育也恰好是我今年观影十佳很多部的主题。
Top10 乘船而去
除了《乘船而去》,还有《走走停停》《但愿人长久》《姥姥的外孙》都是关于和亲人相聚以及离别的故事,都是比较优秀的电影。最终选择了这部电影放在了十佳里面,一个关于游子和故乡的故事,在妈妈的最后时刻,子女陪同妈妈一起回到故乡生活,平和舒适且不煽情。导演的处女作,没什么技巧但就是字里行间都会有充沛的情感。导演自己在豆瓣说,借演员的口说出了“你现在长大了,爸爸妈妈的家,都不是你的家”。家对每个人意义是不一样的,两年多没回去以前的家了,对我的感触也是有点特别的。
Top9 雷普利
性冷淡风格的悬疑限定剧,改编自电影《天才瑞普利》,主角由一名骗徒成为连环杀手的心路历程。BGM和台词都不多,但又很好表现了人物性格和做事风格。高级的黑白电影质感,摄影和构图都特别讲究。是一个有趣的犯罪故事,充分展示了经常杀人的朋友应该知道抛尸真的很难(不是)。
Top8 填词L
《金都》导演黄绮琳的新作,上一部作品我就很喜欢。这是一部偏自传性质的讲述填词人的追梦故事,表达非常真诚,导演的作品都是取材生活写身边的事,很有生活气。填词题材太容易引起粤语地区的共鸣,作为广东人会加分不少,粤语歌真的是情感异常丰富的艺术载体。前半段比较轻松幽默,属于青春的拼搏和成长,主角愈加长大社会就越发现实,不励志但也不颓废,不能成功也能走出阴霾。女主角演的真不错,追梦的热情和现实的挫败两种状态都很打动人。
Top7 驯鹿宝贝
剧透了会失掉很多震撼的一部限定致郁剧,不太好描述,豆瓣简介是“讲述事业不顺的喜剧演员唐尼·邓恩与女跟踪者玛莎之间扭曲的关系,二人的生活因此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病态的人际关系的充分展示,人性总是复杂的,病态关系也总有它形成的原因,有时候明知是有害的也无法离开。破碎的主角最终也并没有得到拯救,一切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让人窒息的过程,当喜剧变成了自白却火爆了起来,又何尝不是一种深刻的讽刺。更让人无奈的是,这是由主角自身经历改编的。
Top6 夜访吸血鬼 第二季
影版皮特和阿汤哥的《夜访吸血鬼》应该大家会比较熟悉,吸血鬼之间的同性爱情故事。剧版第一季本来并没有看,这季看到口碑很好才回去看的。第二季的人物塑造和故事表达实在太优秀了。吸血鬼族群剧院的展开看到了和第一季完全不一样的角度,暴露在大众视野下的吸血鬼生活是如此诡谲迷人,各种独白和戏剧表演映衬出了这部剧艺术性和文学性。女吸血鬼克劳迪娅违背本性的服从最终也只能自尝苦果。最后两集的情感浓度达到巅峰,剧院审判戏很精彩,暴雨衬托的互诉衷肠太动人了。
Top5 胆大党
今年最喜欢的一部动画番剧是一部18+的热血动画。脱离了汤浅政明的科学猴工作室的新作,没想到还是这么的好。作画分镜,剧情,人物,音乐都有优点。想象力还是那么天马行空,18+的对白其实并没有多少18+的内容,反倒少了很多顾忌,动画就应该这么放飞。而且很少有这么讨喜的男女主,配角和反派也是在有用心的写故事。
Top4 首尔之春
优秀的政治惊悚片,改编自真实历史,完全不知道韩国历史背景的情况下看这部电影反而会更惊喜,因为不到最后不知道到底会发生什么。全程紧凑刺激,悬疑感十足,酣畅淋漓的将这段政变历史半真半假的展示在了观众面前。黄政民和郑雨盛的顶级演出添色不少。 因为这部电影顺便把相关的几部都看完了,有几部豆瓣都无法记录,韩国确实挺敢拍的。更巧合的是在《首尔之春》大爆的同年,韩国在现实上映了《首尔之冬》,总统突然被弹劾,起诉,入狱,现实真的比电影更魔幻。
Top3 Single8
一部关于拍电影的元电影,60岁的导演对自己青春的纪念。青春、追梦和元电影,果然都是日本导演擅长的。拍得真的很棒,真诚纯粹的伪自传形式,让观众充分沉浸到了主角拍电影的过程,怎么一步步碰到难题并解决的。第一幕到最后一幕,仿佛可以看到电影内的元电影主角的成长、电影主角的成长和观众的成长重叠在了一起。青春真好啊,中学时代可能是大家最有激情的时代了。
Top2 机器人之梦
豆瓣简介:“一只孤独的小狗遇到了一个机器人,偌大的城市中,他们互相依靠,温暖彼此。然而一次意外让小狗和机器人遗憾错过,从此他们只能把对彼此的想念藏进梦中。只是,反复梦见的人,还会重逢吗?”
没有对白的电影,却说了很多。纯粹的人类的感情通过狗和机器人来展现,孤独和离别的底色,放手才是最合适的。生离死别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离别教育和情感宣泄是很重要的,最好的友情也不一定需要在身边和陪伴。如果你重视离别和友情,那这部电影就一定有能打动你的地方。
Top1 隔壁房间
这部电影是前两周看的,由于2024年实在找不到有代表性的电影,而这部电影又非常符合我对今年总结的心境,私心把他放到了今年的Top1里,反正也不会有人在意我自己过去选择遵守的规矩。 阿莫多瓦的首部英语长片,是一部死亡教育和导演关于死亡的感悟的电影。关于安乐死的一些探讨和情感的表达。从故事到审美和镜头都完全打到我。全片弥漫了一股悬疑的氛围,但最终却归于平淡。两大影后的表演也实在太让人动容,面对自己即将死亡的窘迫和逐渐淡然,面对好友死亡的不舍和理解。感觉跟着两个主角的视角体验了特别多,临终前对人生的怀念和感悟仿佛就在眼前,像散文也像传记,伴随着电影走过了漫长的一生。
特别提及 思想验证区域
影剧番Top10感觉并不是很适合加入一部综艺,所以把它放到了特别提及的地方。 《思想验证区域》可能是我看过最好的综艺之一,不断抛出的问题和贡献的思想深度无人能出其右。这个节目的策划实在太强了,甚至可以想象得到换一批嘉宾也能达到差不多的效果。通过社会实验形式引起观众的思考,更有趣的是看到不同人群观点的碰撞和人性的多样。我们为什么喜欢观察人类,因为可以从中看到很多的自己,以及平时看不到的人类复杂性,虽然也可能是吃饱了撑的吧。虽然结尾稍微有点垮,最后关卡过于简单,但也瑕不掩瑜。 我甚至庆幸自己看的是B站带弹幕的,弹幕本身也成为了节目社会实验的一部分,你能看到他们用自己的偏见去批判别人的偏见,充满了刻板印象却在批评别人的刻板印象。韩综在国内的最大受众应该是年轻女性,可以看出来年轻世代们被网络洗脑太多,自以为在争取女性权利的同时却在把女性群体一步步推向反面。我其实好久以前就挺支持女性争取权益的,但是现在愈演愈烈的网络女拳却变成了一种圈地自萌的饭圈文化,试图通过集体拉拢来达到一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状态,还挺悲哀的。
特别提及 我的天才女友
六年前看完《我的天才女友》第一季就感触良多,怀念那些有着差不多经历的朋友和相似的小镇生活。如果让我选所有看过最喜欢的Top5的剧,一定会有它的一席之地。虽然完结季拍得不是让人特别满意,到也是正式画上了句号,第一季的两个小孩也成为了孩子的妈,而看到它的我也成为了一个孩子的爸。成长总是会遭遇一地鸡毛,让人终将妥协,消失的孩子成为了摧毁过去的最后一根稻草,破碎的莉娜就和老城区的秩序一样,遭到了理想主义的挫折之后,身边的一切都逐渐崩塌了,虽然作者给了她相对理想的结局,但她也早不是当初那个自由热烈的人了。 最后写些总结语吧。我不是什么悲观主义者,离别一般是被动的而不是自己的选择,所以相对于离别在主题里我选择了珍惜,我更愿意去热爱生活,珍惜一切爱的人和事物。前两周的公司年会请来了郝云,这是我们时隔七年的第二次在年会见面了。他在台上唱着《活着》,背景动画还是和七年前一模一样的一群蚂蚁在爬行,而台下的我发现身边早已物是人非,周遭没有一个人是当年在公司一起的人了。台上唱着“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为何生活总是这样,难道说我的理想,就是这样度过一生的时光”,别人在享受他的炸裂,我在一边还挺感慨和唏嘘的。七年过去了,当初刚毕业的我到现在初为人父,虽然还在一个公司工作也有很大的变化,成长了很多,倒也不是有太多伤感,只是一些人到中年的感慨吧。固步自封也挺久了,新的一年也希望有一些突破和改变吧。我们家小满的新生也让我不知不觉的改变了不少,带来了不一样的新生活,人生小满胜万全,总之大家都平安健康就好。今年的总结废话了特别多,看到这里的朋友也祝愿大家都健康快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