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农业新画卷:粮食安全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政务   2024-10-01 09:46   广东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英德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系列报道,展现英德各行各业、各领域的巨大变化,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奋发进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更加绚丽的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英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英德市农业农村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突出,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农林牧渔业产值保持增长
农业经济稳中有进


2023年,英德实现农林牧渔业产值163亿元,同比增长8.6%,较2012年增加100.8亿元,2013-2023年,年均增长6.8%。分产业看,农林牧渔各业均保持稳定增长,其中牧业产值增加最多,增长速度最快。2023年,农业产值58.1亿元,比2012年增加28亿元;林业产值24.3亿元,增加16亿元;牧业产值57.9亿元,增加40.7亿元;渔业产值4.2亿元,增加1.5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8.6亿元,增加14.7亿元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乡村振兴骨干力量持续增强


我市农业资源丰富,传统农业基础扎实。近年来,为推动传统农业加快向现代农业转型,英德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持续提升全市农业规模化、现代化水平。目前已建成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食品深加工专业园区、西牛麻竹笋“补改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冷链物流产业园,英德红茶产业研究院、英德市麻竹笋研究中心等多个现代产业平台。建有1个智慧农业云平台,1个英德红茶加工技术工程中心,9个大型区域性红茶加工服务中心,2个茶叶深加工中心,3个茶叶精制加工中心,2条智能茶叶加工生产线。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英德市坚持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新型农业人才作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大力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提升、家庭农场等主体培育行动,以及启航计划、雁归计划、农村电商、创新创业等专项农业人才培育行动。目前全市家庭农场已发展至17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450家,农业重点龙头企业176家。建成省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基地21个、省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基地1个、县级农技推广服务驿站1个。建有高素质农民、乡村运营、驻镇帮镇扶村等一批人才库,共吸纳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228人、农业金种子人才100人、高素质农民2493人、乡村振兴农村实用人才19人、农技人员135人、乡村工匠91人等一批人才资源。


两大“百亿”产业做大做强
特色农业产业活力迸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英德市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项目,着力打造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清远鸡、肉鸽、蚕桑等特色农业产业,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市建成16个省菜篮子基地,15个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0个清远市级菜篮子基地,5个“粤字号”农业品牌示范基地,2个广东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37个“粤字号”品牌,2个区域品牌,25个“三品一标”农产品、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国家级“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认定的示范镇共1个,省级“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认定的专业镇2个,建设“一村一品”项目73个。2023年,英红镇(英德红茶)、西牛镇(麻竹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英德作为“中国红茶之乡”,先后获评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等荣誉称号。英德红茶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首批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互认保护清单,获得世界高香红茶、全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3年度十大最具代表性中欧地理标志产品、2023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百强等荣誉称号。今年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7.73亿元,位居广东省第一、全国红茶类第二位,并作为国茶代表亮相中法元首茶叙。全市现有茶叶种植面积18.16万亩,2023年茶叶产量1.65万吨,综合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25%。西牛麻竹笋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获得岭南生态气候优品等称号。全市现有麻竹笋种植面积85.91万亩,2023年鲜笋产量超122万吨,实现综合产值71.31亿元,预计今年综合产值将超百亿。目前,全市共有麻竹笋企业199家,粗加工及收购点429个,已建立起即食笋、酸笋、笋干、竹叶茶、竹精油、麻竹笋预制菜等产品矩阵。



此外,英德市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目前各类特色产业有序发展,本地农产品市场供需态势良好。2023年,全市鸡肉产量8.92万吨,年出栏6000多万羽,年末存栏1792万羽,综合产值约27.2亿元;丝苗米(含优质稻)种植面积约42万亩,产量16.8万吨,产值约11亿元;生猪存栏165万头,出栏293万头,产值达58亿元;肉鸽出栏超6000万只,产值10.8亿元;桑叶种植面积5.26万亩,桑叶菜产值达9亿元



乡村建设全面推进
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美丽中国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英德市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四小园”建设和垃圾分类工作,乡村“脏乱差”现象难以根治的局面得到了有效扭转。目前,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建有垃圾收集点6327个,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81.37%的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870座。大多数村庄已建成“整洁村”以上梯度和美乡村,乡村建设工作已进入打造特色精品村阶段。全市纳入规划整治的4503个自然村已全部达到省干净整洁村标准。累计成功创建和美乡村3711个,和美乡村创建完成率82.41%。2023年,全市13个村被认定为首批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九龙镇河头村入选中国美丽乡村、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五强村”。连江口镇连樟村入选“广东十大美丽乡村”,横石塘镇龙华村入选“广东特色名村”。共有2个镇被认定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7个农业旅游景区被认定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共有广东农业公园3个、清远市农业公园8个4个茶园教育基地入选清远市中小学生研学教育基地,2条茶旅路线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入选名单,3条茶旅游线路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推荐茶旅游线路”。建成“连樟样板区”“西乡月”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茶叶世界”“英西峰林”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正在加快建设中。



乡村治理水平有效提升
农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根基,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英德市坚持落细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治理的各项工作部署,有序推进全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持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和组织功能,全链条培育村(社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实施镇(街)党务干部队伍优才培育计划,培育高素质专业化镇(街)党务工作者队伍。不断深化基层民主建设,推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有效发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深入推进“两化”“两员”基层社会治理,建立综合网格化服务中心,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和指挥平台。全市共有网格1347个,配备网格员1414人,信息员约3万人。积极开展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创建,以石牯塘镇作为示范点开展乡村治理清单制和积分制样板点建设,选择英红镇和九龙镇河头村作为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聚焦乡村治理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探索党建引领“三治”相结合的方法和路径。目前全市成功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3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2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16个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在推动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产业做大做强的同时,英德市坚持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推进移风易俗。目前,实现市镇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累计创建省级文明村镇2个、市级文明村镇46个,本级文明村镇创建覆盖率100%。积极督导各村将移风易俗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内容,切实将移风易俗工作抓实抓细。全市299个村(社区)完成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禁赌禁毒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基层组织建设,覆盖率达100%。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和文艺精品创作,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举办好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2023年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活动57场,戏曲进农村展演活动11场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取得实效
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英德连樟村考察调研时强调:“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要一代接着一代干,既要加快脱贫致富,又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走向现代化。”



英德市广大领导干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始终把打赢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抓实抓好,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过程中,英德采取“六个注重、六个着力”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底,全市78个相对贫困村(重点村),211个分散贫困村(面上村)全部出列,16245户41733人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2020年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0204元,贫困户“八有”全部达标。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英德市委、市政府乘势而上开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篇章。不断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每季度首月入户走访工作机制,按照“村抓排查早发现、镇抓复核早研判、县抓帮扶早干预”的原则,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目前全市共有脱贫户14970户38177人344户监测户,通过精准帮扶已有202户消除风险,实现稳定脱贫。2023年全市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95万元,同比增长6.49%,其中有劳动力脱贫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约2.17万元,同比增长6.94%。此外,持续做好扶贫资产管理工作,明确确权登记、运营管护、收益分配、资产处置等资产运行制度,每月跟踪分析扶贫资产状况,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

英德市在农业经济、农村建设和

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英德将继续深化改革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民共同富裕目标

而不懈奋斗


英德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英德市农业农村局

编辑:黄晓静

编审:万山河、郭丹琢


英德发布
英德市人民政府最权威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