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来
在中国,“元旦”一词最早见于《晋书》。历史上不同朝代对正月的规定不同,元旦对应的时间也不一样,汉武帝时颁行《太初历》,正式把正月初一称作元旦并沿用很久。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将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在西方,这个节日起源于古罗马。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凯撒以埃及太阳历为蓝本制定儒略历,规定1月1日为新年的开始。后经不断完善发展成如今通用的公历,1月1日也就成了公历元旦。
*来源:百度词条
元旦的习俗
中国
饮食习俗: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 ;吃年糕,寓意“年年高”;部分地区会吃鸡蛋,象征团圆;还有些地方会吃鱼,寓意“年年有余” 。
传统活动:扭秧歌、踩高跷、舞龙等民俗表演;在一些地方,有燃放炮竹、杀鸡宰鹅等习俗;团体组织常常会举办元旦联欢会 。
美国
时代广场的跨年倒计时活动是全球瞩目的庆典,此外,家庭聚餐和观看橄榄球比赛也是美国元旦的重要活动。
英国
元旦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确保瓶中有酒,橱中有肉,认为若一年没能余下酒肉,新的一年便会贫穷。午夜时分,人们会打开收音机,聆听教堂大钟的新年钟声,钟声鸣响时,一片欢腾,举杯祝酒,尽情欢呼,高歌《往昔的日光》。
法国
从元旦起开始狂欢痛饮,直到1月3日才终止,并且法国人认为元旦这一天的天气预示着新的一年的年景。12月31日晚被称为“圣西尔韦斯特节”,人们会与家人或朋友一起享用丰盛的“年夜饭”,如鹅肝、牡蛎、烟熏三文鱼、香槟等美食。
元
旦
快
乐
祥龙渐远,瑞蛇将至。
祥龙辞岁留下了满是希望的种子,灵蛇带着祥瑞和好运轻盈而来,开启全新旅程。新的一年,愿我们都能像灵蛇般聪慧、勇敢、从容,在生活的舞台上绽放独特光彩。
无论是追逐梦想,还是享受日常,愿新岁的每一天都充满惊喜与温暖。在这新的开篇,让我们一起带着满满的期待,向着阳光奔跑,把平凡日子过成诗。
*图源网络
-END-
图文来源 | 戴欣冉 温 赟
排版制作 | 戴欣冉 林子沁
审核校对 | 许寿生 厉芷扬 李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