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有“道” 学有“法”—— 达川区实验小学2024年秋季青年教师道德与法治展评课活动

教育   2024-11-23 14:04   四川  

教有

    学有

- 2024年秋季青年教师道德与法治展评课活动 -



      在教育的广袤星空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宛如璀璨星辰,照亮着学生们心灵成长的征途。11 月 21 日上午,达川区实验小学举行的教有 ’   学有 ‘法’ ”青年教师道德与法治展评课活动,恰似一场知识与智慧交融的盛宴,为初冬的校园注入了浓郁的思政教育活力。




道法课堂展风采







     活动伊始,青年教师们满怀激情,凭借深厚的专业功底,在课堂教学展示中各施所长,奉献出一堂堂引人入胜、饱含深度与广度的思政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独特韵味。

情暖家庭德润心


     邱前方老师以家庭关系为主题,借真实案例剖析父母养育之苦,引导学生从生活点滴感恩父母。课堂上学生积极分享,在老师循循善诱下,深刻领悟独立与感恩的重要性。整堂课温情满满,如阳光照亮学生心灵,使家庭美德的种子生根发芽。

安全之盾护成长


      江莎老师执教《心中的 “110”》,运用情景创设与任务驱动法,设计贴近生活的场景,以闯关形式展开教学,融入安全意识教育。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冷静应对危险,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该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筑牢成长防线。


沟通之桥筑和谐


     郑仁军老师以折纸飞机为切入点,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探究不同意见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学生在课堂上从困惑到学会理性分析与沟通,在反思中明白尊重他人意见对构建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为未来社交奠定基础,开启和谐人际关系之门。

法治之基植心间


    张仕碧老师的身份证知识课,将生活与教学融合,设计四个学习活动。以生活情境为载体,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实际问题,训练学生思维,让学生理解身份证的重要性及使用方法,强化法治观念,使法治意识扎根心中,成为行为指引。

童趣巧引知规矩



     高小芳老师以大耳朵图图为线索,从教室吵闹声出发,通过游戏让学生化身调音师。课程设计巧妙,创新方式贴合学生实际,在玩乐中让学生学会控制音量,培养良好行为习惯,诠释了课程对生活实践的指导意义,使学生收获颇丰。

礼貌之花绽童真



     李瑞碧老师针对一年级学生,立足教材设计 “找、说、做” 礼貌相关活动。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知礼貌,在轻松氛围中练习礼貌用语和动作,选用生活实例加深理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助力养成礼貌习惯,为学生文明成长奠基。

文化之根铸自信

     黎海燕老师创设虚拟文字博物馆之旅,学生在 “参观” 中翻阅资料、交流讨论,感受中国文字魅力。认甲骨文闯关游戏及字体探究环节,加深学生对汉字特点的认识,让学生领略不同形体汉字的美,使其树立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自豪感,为传承文化播下希望种子。


共话德法教学经




      赛课结束后,老师们各抒己见,交流氛围热烈而和谐。大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对所听课程的深刻感悟与独到见解,在思维的碰撞中共同探寻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真谛。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展评课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展示风采的舞台,更为全体教师提供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宝贵契机。


明灯照亮前行路

       教研员蒲梅老师全面深入点评此次活动。她凭借专业眼光精准剖析每节课的优缺点,为教学改进明确方向。蒲老师着重强调,道德与法治课对落实立德树人至关重要,教师需深挖教材、联系生活、创新教学方法,重视学生情感体验与行为养成,引导学生于真实情境中领悟并践行,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蒲老师的点评恰似一盏明灯,为教师们的思政教学之路照亮方向,激励大家持续探索、奋勇前行。


思政新程待启航

     此次道德与法治展评课活动为推动学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注入了强大动力。坚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达川区实验小学的思政教育必将继续绽放耀眼光芒,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坚实的思想基石,引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光辉照耀下茁壮成长,迈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未来!


END


图片|美编室

文稿、编辑|教务处

审核|潘  凯


达川区实验小学
达川区实验小学传承于清光绪31年(1905年)的草街子私塾——蒙养学堂,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学校现有教学班68个,学生3700余人, 教职工180余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