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小喜报】硕果累累,喜报连连-----达川区实验小学思政精品课再结硕果

教育   2024-12-29 10:15   四川  

祝贺

思政精品课再创佳绩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及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会议精神,达川区实验小学全面加强了思政课建设。在达川区地方文化中小学思政精品课大赛中,我校几名老师硕果累累,再创佳绩。荣获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同时荣获“优秀组织”奖。

引领促成长

教师专业成长始终是学校发展之源生存之本,在学校党委的有力引领下,我校一直高度重视地方文化思政课的发展,在思政课建设中促进全校师生深入了解本地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01

《非遗“刘氏竹编”》

王莉老师执教的《非遗“刘氏竹编”》分别介绍了刘氏竹编可考证的2300年的历史渊源、造型和装饰上处处流露着巴渠文化精神的文化特征、要经过三十多道的制作工序、显示出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承价值,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渠县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02

《寻根与自省》

岑小锋老师执教的《寻根与自省》从达州宣汉的一首民歌《苏二姐》开始,从巴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习俗文化深挖达州的地方文化,本节重点介绍了巴文化的起源,故事性的讲解让人回味无穷、收获颇多。



03

《最美达州人》

何维老师执教的《最美达州人》展现了达州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意识到,传统文化和优秀美德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珍视并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


04

《千年白塔,见证达城的变迁》

唐明红老师执教的《千年白塔,见证达城的变迁》借助白塔这一城市地标,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者,它的存在让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让我们看到了达城的过去和现在,感受到了蕴含其中的丰富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增强达城的文化自信和凝聚力。

05

《石桥烧火龙,代代有传承》

 亢春燕老师执教的《石桥烧火龙,代代有传承》介绍了石桥火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不仅关乎当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也关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们要让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在新时代传承下去,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通过学习地方文化,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更加珍惜和传承本土文化,增强了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














把握思想领航,沐浴浓冬暖阳。在思政课建设中,实小老师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勇担时代使命,不断探索地方文化思政课的新路径、新方法,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纳各方智慧,共同推动思政课的创新发展,共同书写思政教育的辉煌篇章,共同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少年不懈努力!



END


编辑 | 党建办

审核 | 舒永红



达川区实验小学
达川区实验小学传承于清光绪31年(1905年)的草街子私塾——蒙养学堂,是一所有着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学校现有教学班68个,学生3700余人, 教职工180余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