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表现
卵巢转位(或卵巢固定)为一侧或双侧卵巢手术再定位,固定于一解剖部位,通常置于可遮挡盆腔放疗的位置,以保留绝经前妇女的性腺功能,或防止复发性卵巢扭转发作。典型术式是将卵巢缝至结肠旁沟,最低肋骨水平的上方。横断影像上,移位的卵巢典型表现为髂窝内囊实混合性卵圆形肿块(图1),可误为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尤其是有恶性肿瘤盆腔放疗史的患者,移位的卵巢可误为腹膜种植性转移。转位的卵巢常用金属手术夹做标记,以便易于正确辨识。其他有帮助的征象包括病变内多个小囊肿(可能为卵泡),与生殖内血管相延续的血管蒂。转位的卵巢良性囊肿与腹膜包涵囊肿的发生率增高(图2,图3)。
重点
将转位的卵巢误为原发性或继发性卵巢肿瘤可造成不必要的手术或治疗,特别是有盆腔癌肿放疗史,怀疑为恶性肿瘤复发的患者。
相关临床知识
转位的卵巢典型见于有盆腔恶性肿瘤,如宫颈癌、直肠癌或淋巴瘤放疗史育龄期妇女的影像随访检查。
鉴别诊断
横断影像发现结肠旁沟病变,鉴别诊断包括腹膜种植性转移、结肠肿瘤、脓肿、血肿、淋巴管瘤或囊性肿瘤。在右侧,可能的病变还包括阑尾肿瘤或黏液囊肿。正确诊断卵巢转位的影像鉴别征象包括转位的卵巢为双侧、手术标记、与生殖内血管相延续的血管蒂,以及病变内的滤泡。子宫切除术后,卵巢的位置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可高达阴道残端以上7cm ,因而诊断转位卵巢时就不能仅考虑转位的卵巢应自其正常位置仅有轻度移位了(图4)。
教学要点
接受盆腔放疗的女患者发现结肠旁沟内实性或囊性肿块,可能为转位的卵巢。结合手术史,观察病变是否为双侧、手术标记、与生殖内血管相延续的血管蒂以及病变内滤泡可确定诊断。
图1 A.女性,38岁,卵巢转位术与宫颈癌外放射治疗后1年。轴位增强CT扫描示转位的卵巢为结肠旁沟内卵圆形的软组织肿块(白箭)。注意位于右侧卵巢旁的手术标记,以前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后的手术夹与肿块内侧的血管蒂(黑箭)。B.增强CT扫描冠状影像示转位卵巢位于外侧(白箭)。注意右侧卵巢内的小囊样结构,估计为卵泡
图2 A.女性,35岁,根治性子宫切除与盆腔淋巴结切除,双侧卵巢转位术后2年,轴位增强CT扫描组合影像可见转位的卵巢为结肠旁沟内软组织密度肿块(白箭)。注意毗邻的手术标记和右侧卵巢内的小卵泡。B. 6个月后冠状T2加权MRI示右侧卵巢内2个呈良性表现的相邻囊肿(黑箭)与左侧卵巢内的小卵泡(白箭)
图3 A.女性,41岁,卵巢转位术与宫颈癌外放射治疗后3年,右下腹矢状超声影像示一巨大充盈液体的结构(*)环绕卵巢,病变主要为实性结构(白箭)。综合影像表现可能提示为囊实混合性复杂病变,使人想到恶性肿瘤复发。B.矢状T2加权MRI显示液体(*)与盆腔腹膜腔外形相一致,由液体包裹的卵巢结构(白箭)含有数个小囊样间隙,与卵泡相似,为转位卵巢周围出现的腹膜包涵性囊肿的影像表现
图4 女性,26岁,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与双侧淋巴结切除术后2年,增强CT扫描轴位曲面重组影像示子宫切除术后的卵巢(黑箭)位于与常见的位置更外侧,但患者并未接受卵巢转位术
美编:影像三人行 欢迎转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关注方法:
按住图片3秒钟,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