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炊烟起,搅团情绵长

文摘   2025-01-22 08:09   宁夏  

         腊月炊烟起,搅团情绵长

      在彭阳的腊月天里,寒风虽冽,却挡不住家家户户灶台上升腾起的温馨与热闹。腊月二十三,小年之日,这里的人们有着一份独特的食俗——吃搅团,这不仅仅是一道美食的传递,更是对生活美好的祈愿与传承。
        搅团,这一彭阳美食中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当地人腊月二十三餐桌上的必备之选。不论是荞面搅团的细腻滑爽,还是洋芋搅团的朴实醇厚,亦或是麦面、燕面等多样面粉制成的风味各异,每一种搅团都承载着彭阳人对食材的尊重与创新的智慧。
        制作搅团也叫打搅团,是一场对手艺与耐心的考验。以荞面搅团为例,先将荞麦面缓缓倒入沸水中,手持擀面杖,在锅中不停搅动,直至面糊变得粘稠而富有弹性,然后加入少许凉开水,盖上锅盖持续加热,最后再次用擀面杖搅动。这一过程,恰似人生旅途中的磨砺与坚持,每一次的搅动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洋芋搅团,则是将煮熟的洋芋捣成泥状,再与适量面粉混合揉制,其口感既保留了洋芋的原始香甜,又融入了面粉的细腻,别有一番风味。
        打搅团、吃搅团,其中蕴含的秘诀可不简单。那句流传已久的顺口溜“搅团要好,七十二搅;搅团要黏,屁股拧圆”,便是对其制作精髓的生动概括。要想搅团美味,关键在于充分的搅动,需得始终朝一个方向,均匀有力,而锅底下的火候也需精心调控,先大火猛煮,后小火慢熬,直至搅得面糊细腻滑爽,无一丝面疙瘩残留。至于配菜,古人虽有“吃搅团凭菜”之说,但其实对菜品的要求并不高。简单的炒青菜,尤其是韭菜,便能提味增香。捣点蒜泥,拌入老家的炒酸菜,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炒点小炒肉、热炝点臊子红汤,或是搭配其他丰富的佐料,都能让这道传统美食焕发新的光彩,让小孩也能大快朵颐,爱上这地道的搅团滋味。
        搅团与健康,亦有着不解之缘。荞面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降低血压、血脂,是冬季养生的佳品;洋芋则以其丰富的膳食纤维,促进肠胃蠕动,让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兼顾健康。在这个物质充裕的时代,彭阳人通过搅团这一传统美食,传递着对自然馈赠的珍惜与健康生活的理念。
        腊月二十三吃搅团,寓意深远。在古人看来,“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这一天,是祭祀灶神、祈求来年丰收与平安的重要日子。搅团作为祭品之一,不仅是对灶神的供奉,更是对家人团聚、幸福美满生活的期盼,其实,这是大西北彭阳人的风俗之一。搅团的“搅”,寓意着生活的纷繁复杂,需要我们去调和、去适应;而“团”,则象征着团圆与和谐,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渴望。
      正如唐代诗人王维所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腊月二十三,当搅团的香气弥漫在彭阳的每一个角落,那些远离家乡的游子,心中定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思乡之情。搅团,这道看似简单的美食,却承载着彭阳人对家的眷恋、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搅团在百姓生活里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如搅团,搅动生活的韵味, 团聚时光的美好, 让每一刻都如诗如画, 品味搅团的魅力, 尽在细微之处。又如, 搅团, 品味生活的搅动与团聚, 尽享达人的精致时光。还如,人生如搅团, 越搅越有味, 每一口都是经历的香醇。 再如,搅一搅, 团一团, 美味在手间, 达人风范显。再再如,搅团之美, 不在其形, 而在其味, 缠绵悱恻, 一口难忘。
        腊月炊烟起,搅团情绵长。在彭阳的腊月二十三,让我们一同品味这道传统美食,感受那份来自味蕾的温暖与心灵的慰藉。在搅动的岁月中,愿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美好,让生活如搅团般细腻、甜蜜而充满力量。


(文/木易水车   图/选自网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