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的山泉小溪渐渐成为记忆
文摘
2024-12-19 06:34
河南
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大西北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而在这一片广袤的土地上,彭阳县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土高原的怀抱中,散发着它独有的魅力。
自我记事时起,彭阳县的山沟沟道里,泉眼众多,宛如大自然的恩赐,几乎每一条沟道都藏着泉水汇聚的小溪,它们潺潺流淌,最终汇入茹河,用清澈甘冽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人民,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孙。
在我居住的城阳乡杨家南沟,这里的自然景观尤为迷人。沟道深处有大小两个涝坝,都是山体滑坡崩塌形成的“堰塞湖”,还有一个对面洼潮湿,泉眼丰富,整条沟道大小泉眼密布,足足有三五十眼之多。春夏秋三个季节,这些泉眼仿佛不知疲倦地喷涌着,汇成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它们或湍急,或平静,时而发出悦耳的流水声,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而到了冬天,这些小溪则化身为委婉曲折的冰床,晶莹剔透,美不胜收,成为我们童年记忆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生活用水上,一般选择离家较近条件便利的,也考虑水的品质,当然只是简单品尝就确定了,至于水的成份和微元素含量都是未知,反正没吃出什么大毛病。山泉都不是封闭的,顺势而挖出来的山泉,时间长了也有水草,特别是夏天还有青蛙和小蝌蚪,有时遇到雨水还把驴的粪便冲到泉中。唯一的净化方式就是给泉挖出一天缺口,让水草、青蛙、蝌蚪和其他杂质随水而去,顺便也改变泉的位置。
春夏秋在山间劳动或者牧羊,渴了就趴在山泉或小溪边缘,尽情的喝,那真叫个畅快。天热了回到家,在窑洞的水缸里,舀上一瓢一饮而尽,不解渴还可以多来几下,从不会因为喝了生水而拉肚子或者胃疼。
如今,彭阳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接通了自来水,已经经过多重净化,政府为了群众的健康,还常态化对自来水进行质量检测。但上了年纪的村民,还是喜欢选择泉水或者井水饮用,特别是泡茶和熬罐罐茶。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发现,那些曾经陪伴我成长的泉眼似乎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门洼到沟道深处的那条供我家吃水的山泉,它的水量开始逐渐减少,泉眼也变得越来越稀少。如今,现场仅存的泉眼也不过三五眼,水量更是少得可怜,再也没有了昔日那股蓬勃的生命力。这一变化不禁让人心生感慨,仿佛是大自然在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变迁。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山泉大多源自沟道中的黄土或黑胶土,它们从地底深处渗出,带着大地的芬芳和滋养,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尽的生机。而少数从石缝中流出的泉水,则更显得珍贵而神秘。城阳乡城阳村李家山头的那股泉水,便是从石缝中流淌而出的,它水质清澈,口感甘甜,被誉为当地的“神水”,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尝和探寻。
回顾往昔,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泉眼和溪流,不仅是我们童年的记忆,更是这片土地的灵魂和生命之源。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和时代的变迁,也承载着我们对于家乡深深的眷恋和怀念。如今,虽然泉眼的数量和水量已经大不如前,但那份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之心,却永远镌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让我们携手努力,保护好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处水源,让清泉永流,让生命之树常青。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