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视·成画】社区规划节作品展播第一弹:看看这些社区都怎么做→

文摘   2024-12-19 17:50   四川  


近日,成华区第五届“城视·成画”社区规划设计节正式落下帷幕,成华区通过构建“导师团-规划师-众创组”三级社区规划师体系,创新推出“参与式五步法”调动多元力量投入基层治理和家园共建,不断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获奖的优秀项目吧!


“时光交互”——复刻八零年代幸福生活


位于城北八里小区片区的怡福社区,面积0.38平方公里,是一个以农转非院落、单位宿舍、商品住宅小区交织的城市型社区,总人口34410人。随着城市高速更新发展,城市居民工作生活压力逐渐增强,“两点一线”的生活让人与人之间变得陌生,“一言不和”就引发矛盾冲突,社会的张力在逐渐增大。从“刃具人”到“怡福人”,如何实现“出门望景,回家亲邻”时光交互幸福生活场景,成为社区两委推进“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使命与责任。

2024年,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怡福社区通过探索“怡家+”家门口文化生活模式,在建设“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时,主要依托红楼阵地,整合辖区经典资源优势,以社区故事点位和“怡家”品牌项目为抓手,坚持“以文化人,邻里融合”的治理方向,唤起幸福回忆、提升文化自信,推动了老城社区新生活华丽“蝶变”。


坡景悦廊·众创和美邻里空间


和美社区作为城市发展的缩影,面临着部分小区院落空间利用率不足的问题。万科三期小区,作为和美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常住居民超过6800人,人口密度大,邻里融合难度大。小区中庭下沉空间的连廊景观带,设施陈旧、功能划分不明、管理维护缺失等问题突出。

2024年9月,和美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响应居民诉求,通过组织党员、微网格员、业委会成员及居民志愿者等深入社区各院落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利用“和美社区盖碗茶”“社区开放日”等系列活动,广泛收集居民意见及建议,通过万科三期下沉空间连廊景观带的众创规划,打造多元活动空间带动邻里交流,促进邻里关系融合,通过多方协作,形成推动社区发展的合力。

“坡景悦廊”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万科三期小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活动空间,通过众创规划、众筹活动、协商管理等创新方式,推动了社区治理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潮趣宠物开启幸福林里文旅服务计划


双林社区起建于上世纪八十代,常住人口约1.7万人,集体户1.2万人,以老旧院落为主,基本无物业。随着时光的推移,建筑红利期已过,各种复杂矛盾层出不穷,双林逐渐沦落为脏乱差的城中村,人们希望有一个安全宜居的生活环境。

对此双林党委凝聚共识,开启了“成林有道-忆满双林”的5年3圈计划,以社区规划为抓手,成立众创小组,持续淬炼团队,通过空间调整、商业逻辑、话题营销,筹人筹创意筹钱筹办法,逐渐推动了人居环境发生改变。

借助“潮趣宠物”热点话题,通过以议促聚、以聚促治、以治促建、以建促融路径,解决双林广场在公共空间、服务、经济、福利产品供需堵点问题,丰富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改善人居和商业环境,织密织细“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


双拥公园里的“客家老兵”便民盒子


向龙社区位于成华区东北部,90%以上为客家人,传承于客家文脉和院山坡军魂,龙潭街道退役军人共计2000余人,其中向龙社区就有130余人。目前双拥公园主要是服务老兵,可是缺乏老兵反哺服务社会的功能,至此,一抹战旗红和军人绿的退役担当行动在向龙社区开启!

通过社区规划师与众创组进行深入共创,针对老兵的创就业与社区服务相结合,一方面搜集居民服务需求,一方面挖掘退役便民服务的可行内容,最终确定了以服务为核心的便民空间。

客家老兵便民盒子的构建不仅补齐了双拥公园的服务场景,还为社区“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注入了强有力的退役力量。在低偿服务的同时为辖区的居民提供消防演习、居家安全、户外工作者接水充电等公益服务,深受老百姓的点赞和支持。


“六边形钻士——青春加油站”


“六边形钻士——青春加油站”落地于致强社区的马克公馆1期南门。马克公馆位于北2.5环城市副中心青龙场板块,毗邻城市主干道,接驳全城,交通便捷。而人口全龄段涵盖范围广,成都土著老年群体与新来蓉的青年群体居多。

青年人大多的烦恼集中于就业困难,社交恐惧以及家庭纠纷繁多;而老年人又有因个人价值无法实现而感到被社会所抛弃的边缘化趋势。因此,本次项目主要解决青年需求与老年困境的社会现象,针对如何实现青年与老年双向哺育,激活社区活力进行专项社区规划。

致强社区马克公馆的居民们通过“共寻-共创-共建-共维”四步工作法共同搭建“六边形钻士——青春加油站”,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创建了“带梦邮局”,整合创业就业信息,为待业青年提供资源渠道。

针对青年交友多元化,搭建了“转角遇搭子”社群空间,打破交友壁垒,建立广泛社会关系网络。设立“全龄友好活动空间”,利用六边形钻士的丰富经历为青年人提供吐槽空间,并从老人经历中获得启发。该空间还可作为家庭活动场所,解决老人与小孩兼顾的困扰,通过自然疗愈达到社会疗愈,营造和谐轻松的家庭氛围。

项目实施后,社区迎来了显著变革,不仅新建了全龄居民活动空间,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与活力,还通过培养青年领导力促进了社区创新,提升了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全面展现了项目实施在促进居民、社区、社会等多维度变化中的社会效益价值。


精心筑景·匠心自治

东林景忆·零废秘境


东林景忆位于青龙街道东林社区,为安置小区,小区于2014年11月入住,现有居民4300多人,近40%为外来租户。由于租户流动,淘汰大量废旧家具堆放在小区一个360㎡钢架棚里,在小区内形成了一个“摆烂空间”,每年大件垃圾吞吐量竟高达50吨。这个“摆烂空间”脏乱差,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环境,居民平时也从不踏足此处。

针对这个摆烂空间的处理方案,通过各方多次共创,最终达成共识:将这个大件垃圾堆放点改造成美观又实用的“大件垃圾收容所”和零废加工坊,同时出让部分空间给院落自治队伍打造出一处育苗基地,形成可持续循环空间。

通过构建社区规划师-“社-居-物共创组”-花艺和木工队的三级队伍,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自组织、亲子家庭等160余人,撬动物业出资、社区自筹、赛事支持,再循环使用废旧木料3个立方为项目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设立垃圾回收场、大件废品收容所、零废加工坊、绿岛孵化器和种子交换站,通过校地合作引入FESTOOL木工台锯一台,实现废旧木料再生循环。

本次改造行动,历时1个月,从院落上百人的讨论到聚焦大件垃圾回收站的改造,从“社区-物业-自治队伍-院委会-居民-规划师”的六方共创,到最后近200人参与式的营造,我们看到是一个脏乱差垃圾堆的华丽转变,更看到了因为多元共建凝聚在一起的东林景忆小区!


【END】


来源 | 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

编审 | 彭长贵

责编 | 谭捷

编辑 | 范莹

成华社会工作
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社会工作部信息发布、宣传交流、互动参与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