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瓯江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于丽水市通济千年古道之侧,通济堰源头之处,堰头古村安然坐落。千年古堰、古樟、古桥、古道守护着的千年古民居,于古老时光中绽放,相互映衬,共同编织成堰头村独有的风情。
初冬之际,我们自驾前往这个古老村落,去领略堰头村的“五个千年”以及潺潺渠水和昌盛文风。
藏风聚水 文风昌盛
文昌阁
从丽水市区启程,仅半小时便抵达“古堰画乡”中的大港头镇滨江古街。“古堰画乡”由堰头、保定、碧湖以及大港头等自然和文物景点共同构成。
从滨江古街去往堰头村,既可以乘坐观光车,也能够乘船进入,我们选取了游船,不多时就在堰头村码头登岸。我们沿着樱花栈道朝景区行进,很快就来到了文昌阁。
文昌阁,俗称“八角亭”,位于堰头村村口,紧邻通济堰三洞桥北侧,呈东西走向,乃古时官道的必经之所。其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宣统元年(1909)重新修缮。据族谱所述,堰头村叶氏一族在清代文风兴盛,获取功名者达数十人,村里遂建文昌阁,以寓昌明儒学文化之意。
文昌阁属于二层重檐歇山顶亭榭式木构建筑,阁身平面呈方形。其建筑工艺精湛,重檐高高翘起,造型美观,既纤巧又不失豪放之态,临近水边而建,与古老的三洞桥和苍翠的古樟群完美融合,在绿荫的遮蔽下,藏风聚水,意境极为幽雅。
在文昌阁旁边的小溪岸边两侧,安置了喷雾装置,每隔数分钟,便会喷出浓厚的雾气,于下方的溪流中扬起雾霭,此时再配合上太阳的光线,仿佛进入仙境一般。
文昌阁旁留存着一座世界上最古老的“水上立交桥”。这座桥处在村东头的通济堰干渠之上,当地人称其为“石函”,俗名“三洞桥”,是一座立体交叉石函引水桥。据史料记载,引水桥始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后遭损毁,于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
为何要建造这样一座“水上立交桥”?原来,此地有一山涧名为“泉坑”,溪水横向贯穿通济堰渠道,每逢雨季山洪暴发,溪水便挟带着大量沙砾和卵石倾泻而下,堵塞渠道,致使渠水受阻,影响灌溉成效,所以每年都需动用劳力进行清淤。石函建成后,“泉坑”里的山溪水能够从桥面上流过,最终汇入瓯江的支流松阴溪,而通济堰的渠水则从桥下穿行,从此,防洪、灌溉功效兼得。
古道绵长 老宅幽深
通济堰渠
穿过文昌阁,便来到堰头村老街——通济古道。
通济古道在南宋时期乃南方各省之人前往京城临安(今杭州)的必经之路,亦是村中街道。沿古道前行,其旁有众多特色店铺、餐馆与客栈。村民于门口设摊,有的售卖奇石,有的出售瓷器。
堰头村在明、清时期是叶氏家族的聚居之所。明代,叶氏自松阳迁来此地,至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达至鼎盛,科举连连高中,为官者众多,他们世代于此营造家园,终成一定规模的村落格局。
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铺满卵石的古道,村中建筑大体保留着清代至民国初年的格局,青砖灰瓦马头墙接连成片。北面是一排临“街”的古宅,不管是街区巷道还是旧时宅院,皆原汁原味地展现出徽派和浙闽赣建筑技艺的传统风貌。
村落整体坐北朝南,沿着三洞桥至通济堰闸口干渠的北岸依渠而建。通济堰渠水自西向东从村前淌过,注入东北部的碧湖平原。村落形态较为完整,至今留存的古民居将近20幢,其中多数建于清中晚期。
这里的古民居通常为三合、四合式的二层楼天井院落,中间围出一个天井,体现出结构的合理性与整体性。当地将三合院式称作“一进堂屋”,把四合院式称为“二进堂屋”。
古民居的大门造型以及砖贴面雕饰工艺极为考究,有的建成牌楼式,颇具气势,门额上皆镌刻着寓意祥瑞的门楣,诸如“南山映秀”“景星庆瑞”“三星拱照”“懋德勤学”“光荣南极”“玉叶流芳”“佳气环居”等题额。中堂及轩廊上的梁、枋、阑额、牛腿等皆施以雕刻,雕饰内容丰富,题材多为吉祥动物以及富有一定寓意的植物花卉、亭台楼阁等。
堰头厅堂屋的另一个细微特征在于选用槠木作为天井四周的檐柱。这种木材硬度高,遇水不易腐朽,科学地化解了檐柱淋水易腐的问题。
天井是厅堂屋的关键部位,颇为宽敞,空间采光良好,用石板、三合土或小鹅卵石铺就而成。周边设有规整的阶条石,并建有排水沟,天井四周屋面的水皆汇于天井,称作“四水归一”。
我们踏入“懋德勤学”民居,这座建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建筑面积达900平方米,平面呈正方形,屋顶为硬山顶,马头墙砖木结构。其为三合式的二层楼院,回字格石板铺设天井,厅堂有五开间,厢房各边三间,前檐墙乃马头墙。整体建筑格局完好,建筑细部的雕刻极为精湛,保存状况良好。中堂后壁悬挂着“懋德勤学”的题匾,乃松阳县知县汤景和所题,彰显了主人尊崇礼德、耕读求学的文化风尚,是堰头村文风兴盛的写照。古宅门头因历史缘由坍塌,现留存一个“腾”字,原四字为“兰桂腾芳”,兰桂指芝兰和丹桂,是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名,喻指子孙显达富贵。大门外门柱下,有着雕刻成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模样的石墩,传递出书香文化。现今仍有“原住民”在此居住,生活氛围浓郁。在维持原有建筑外观的基础上进行保护与利用,将空间用作休闲场所,提供茶饮、农产品以及民宿的公共空间。
民居“南山映秀”,是堰头古民居中独有的一座全部由青砖砌成的砖墙屋,也是堰头古民居极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其占地面积约530平方米,属四合院式的二层楼井院,门厅、中堂分二进且均为五开间并带有两转轩,采用穿斗式梁架,屋顶为两坡硬山顶。院内厅堂是三合土地面,天井用石板铺就,轩廊檐柱的柱础有两层,下层为覆盆,上层为鼓墩。其最具特色的要数砖贴雕饰门楼。门楼是三间四柱的牌坊式,中间开启石框架大门,门前设有三级垂带形踏跺,门楼由清水砌水磨砖筑成,遍布精美的雕饰,包含卷草、暗八仙、狮子、蝙蝠、花蝶、宝瓶、石榴等,柱头各自设置一攒砖拱,承接着楼檐。
民居“南山映秀”
沿通济堰渠的古道一侧,还留存着一幢排门屋和一座节孝牌坊。排门屋属于清代建筑,当年用作店铺,有三开间,两层楼,每榀檐柱上都挑出一组精美的镂雕牛腿,用以支撑二层挑楼,结构精巧。
节孝牌坊,是奉旨为旌表本族先贤叶成发之妻梁氏贞节而建造。牌坊为砖石结构,是四柱三间五楼式。每根柱脚配有帽纹头抱鼓石,柱身为抹角方柱,内柱柱头刻有莲蓬纹。牌坊上额置有双龙饰边的“旌表”石牌,牌四周环绕着缠枝花卉纹,下额砖刻横匾式的“节孝流芳”褒扬文字,明间龙门枋上阴刻“大清嘉庆三年无射月吉旦为国学生叶成发妻梁氏建”的题记。由于家主叶成发英年早逝,当时他的妻子梁氏年仅二十六岁,她一生为夫守贞,并承担起培养子女的重任,其子孙皆考取功名,当朝皇帝为表彰她的德行,特地在此为她建造贞节牌坊,以传扬后世。整座牌坊构造简约,挺拔秀逸,保存完整。坊内原建有楼屋,现已损毁。
“节孝流芳”牌坊
古樟参天 郁郁成荫
树龄达900多年的古樟树
相较百年古宅,更令人称奇的,要数那与堰渠相伴相守的古樟树。它历经千年风雨,高耸巍峨,枝叶繁茂,遮阴之处绵延数百米,将通济堰古老而静谧的韵味衬托得淋漓尽致。
从文昌阁旁的三洞桥至通济堰进水口,堰堤两岸现存古樟树9棵,皆是枝繁叶茂、苍劲有力。成片相连的樟树群,冠盖如云。先民们在堤岸上栽种樟树,用其巩固泥土,只因樟树生命力旺盛,适宜在水边生长,且根系交错缠绕,能够严密守护堰堤。
这些古樟树至少已有800年树龄,有的甚至达千年之久,需几人才能环抱。沿渠分布的古樟树见证着渠道的走向。
三洞桥下游北侧的一棵古樟,其根系顺着堰渠方向生长,根粗约1米,将砌在堰渠的卵石护坎紧紧包裹,与堰渠护坎融为一体,成为历史的见证。
三洞桥上游约100米处,也就是小木桥所在之地,有一棵古樟曾多次遭遇雷击与火烧,数次濒临死亡,而后又奇迹般复活,可谓枯木再荣。其树干内部中空,能容纳数人,游客至此,无不为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所折服,仿佛这是上天赐予的“天然盆景”。
古老的通济堰在古樟树群的映衬下,愈发显得古朴典雅。
古樟树群不仅守护着堰渠堤岸,让堰堤在数个世纪里免受洪水冲垮,还让堰头的风景更为优美、自然。
古樟树亦承载着深深的乡愁与期望。樟,与“章”同音,蕴含着“文章、崇学”之意。故而,人们常常将樟树视为“栋梁之树”“希望之树”。
古堰存续 永为上腴
老街的尽头处,便是通济堰的进水口所在。
堰头村因处在通济堰渠的起始位置,故而得名。
通济堰位于堰头村南面,处于松阴溪与瓯江交汇之处的上方。这座兴建于南朝萧梁天监(502—519)年间的古代水利工程,乃是我国古代知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浙江最为古老的水利工程,至今已历经1500余年岁月。通济堰在 1961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荣升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成功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难能可贵的是,通济堰至今依旧发挥着水利灌溉、造福碧湖平原的重大作用。同时,它还是丽水市的摄影创作基地之一以及“古堰画乡”建设项目的核心区域。
通济堰的拦水拱坝构造独特,由众多半圆形小拱坝相互连接而成,彩虹般的圆顶朝向来水方向,丰水期时溪水能够顺着拱坝圆心向两侧流淌,大幅提升了堰坝抵御洪峰的能力。坝上水流涓涓,经由闸门,沿着堰渠奔向下游,滋润着碧湖平原3万余亩的良田。
通济堰拦水拱坝
千年古堰是古人敬畏并利用自然的明证,此间有着完备的生态河川体系以及农田水利体系,与自然环境完美交融。
自通济堰建成以来,“受堰之田,永为上腴”,受益农田的面积持续稳定且有所增加。历代的官员、乡绅都将修护通济堰当作自身的职责,高度重视通济堰的管理与修复工作,每次被洪水冲垮后,都会及时进行重建,正因如此,方能至今维持原有的结构和灌溉体系,展现其强大的灌溉功能。
立于堰坝之上,能够饱览美丽丰饶的瓯江水域景色,前来此地的游客多会在此稍作停留。遥望瓯江上往来的白帆,风景如诗如画,随意一拍,便是一张醉人的美照。
潺潺的渠水从古流淌至今,漫步古村,人们能够行于古堰古桥之上,体悟岁月留痕的沉淀;也能够徘徊在古屋古树之间,领略历史文化的魅力。
后记
堰头之美,乃是历史沉淀之美,亦是岁月留痕之美。我们沉醉于古村的深邃之中,体悟着时代发展的脉搏。
从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宣传栏获悉,当下的堰头村正凭借独有的生态文化优势,打造“高颜值”的乡村旅游景点,发展绿色经济。近些年来,已完成堰渠及古民居修缮工程面积达9140平方米,建成通济堰文化长廊450米、面积1390平方米,绿化1.25万平方米。
这座千年古村落搭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东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绽放出全新的生机。
作者、摄影:程伟
制作:管静
责任编辑:秦洁 杨洁
值班编委:贾俊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