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不是空谈主义,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自我修行。为什么这么说?不管你信仰佛教也好,信仰其他宗教也好,不信宗教也好。有一件事:你是不是不能不讲道理?这一点是所有人共同的。而佛教就建立在正确的道理的基础上。
我们是不是正确的道理,应该怎么看待呢?其实很简单,你信宗教也好,不信宗教也好,做什么也好,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件事:解决问题,解决身心的痛苦问题,如果解决了身心的痛苦,那你就是最厉害的。不能解决身心的痛苦,那你就算说得天花乱坠,对不起,你还是差那么一截。而佛教能够解决身心的痛苦,能够增长身心的快乐,就这一点上,能够提得出来非常正确的思想。
身心的痛苦怎么解决?很简单,身心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它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就痛苦。身心为什么不快乐呢?因为他想要的东西,和最后所得到的东西恰恰相反,所以他就郁闷,很痛苦。无论是身,还是心,就是这样。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满足它,二是改变它。
譬如有一个人拼命地想要喝酒。如果得不到酒,那身心就非常地痛苦,难以承受。你要解决他的问题,怎么办?一个是给他酒,随便让他喝,想喝多少就给他多少。还有一个办法,让他彻底对酒产生厌恶。他之所以想喝酒,是因为他太喜欢了。一旦他厌恶了,也就不想喝酒了。
而喝酒能知足吗?不能。今天可以喝十元钱的酒。等他有了十元钱的酒,他就不满意了,觉得这个酒的档次太低了,应该有一百元的酒,那怎么办?你还得给他一百元的酒,等到有了一百元一瓶的酒,他满意了吗?不满意。他要是不喝一千元以上的酒,他就觉得这个酒的味道不够好,因此他要喝一千元以上的。等到他有一千元以上的酒,可以随心所欲地喝的时候,难道他满足了吗?他不满足,他还是要喝几万元一瓶的酒。永远也满足不了他,因为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没有界限的。正因为如此,“满足”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你让它一万次满意,有那么一次不满意,他就会暴跳如雷,前面九千九百九十九次的满意,全都抵消了。就会跟你反目成仇,跟你翻脸。那怎么办?就得让他看清万事万物的真相,让他对一切事物消除贪欲,消除执著。这么一来,得与失对他来说就不是问题,正因如此他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欲望。依次类推,贪欲也好,瞋恨也好,愚昧也好,疑心也好,所有的这些,你不要去试图让他满足,而是想办法令他的这种不正确和颠倒的价值趋向改变过来。一旦改变过来的时候,他自己就对这个事不感兴趣了。一旦不感兴趣,就用不着满足他,他也就满足了。正因为如此,当你不得不用所有的精力来满足他时,佛教可以给你提出一个办法。就是说,把这个不满足的心直接转变成满足的,你就用不着拿那么多东西去堵这个欲壑,因为这个洞已经被填满了。
正因如此,佛教能够提出最好的能够满足内心、解决内心痛苦、增长快乐的办法,而且这种增长快乐和减轻痛苦的办法是非常牢靠的。当前所有认为幸福的人来源于什么?来源于知足,来源于获得感,来源于满足感。而这个满足感从哪里来的呢?不是因为得到的多,而是因为少欲和知足,所以满足了。你的贪欲太强大了,你永远是知足不了的。因为你不知足和多欲,你就永远填不满贪心的大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