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同学群里互相拜年,有位朋友牢骚满腹,情绪激动,在群里吐槽:
领导为什么不在家过年!偏偏要过年下来调研!
平时下来频繁就算了,非要挑这个时间,不下来显不着他的官威吗?
情绪发泄完了,他立即认识到不对,立马撤回了。
群里大家也装作没看到,岔开话题聊其他事情了。
这位朋友在基层经济部门,大年三十那天收到科室领导消息,让他准备下重大项目汇报材料,上级大领导要在初三来调研。
科室领导贴心地说,先把除夕过完再准备。
朋友气不打一处来,很想装作没看到消息。
过了十几分钟科室领导的电话打电话过来,只好强忍着情绪解释说忙着准备饭菜,没看到消息,等晚上不忙了自己会整理出来。
双方在一片虚情假意中挂断电话。
查看一下全国各地春节领导调研简讯,发现很多地方都有。站在领导的角度主要原因是:
一是表态。向上级表态,年前部署的工作,春节我就在抓落实,展现自己抓工作的勤奋姿态。
干出了成绩,领导会表扬我在春节都想着工作,有这个劲头,什么目标还完不成。没有成绩,领导也会体谅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无论怎么样,春节多多调研都不会亏。
二是施压。通过春节调研,给下面释放一个信号,现在的节奏就是这么快,别光想着过年,要提前谋划全年经济各项工作。
你不努力,别人就弯道超车,把你甩到后面。年后排名不好看,在座的各位都有责任。
发改、统计、商务、财政、规划部门负责人挨个发言,你们打算怎么搞好工作。不拿出点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势头,今年绩效考核目标就完不成。
可是领导春节调研,经济就能搞上去吗?
如果春节这几天忙活,经济各项指标能立即飙升,短板没有了,商贸全面繁荣,工业兴旺红火,相信很多人宁愿放弃休假,回来把班上。
事实上领导的调研,只是徒增基层的负担而已。
首先经济工作是全局性、长期性的工作。并不是说领导一来调研,项目就会立马加速。春节期间,很多企业都放假了,工厂的机器都没运转起来。项目确实启动不了。
还没启动的,调研会上负责人表态发言,说的都是车轱辘话,说要建立问题清单,逐一销号,全力支持,做好保障。实际上还是靠着后面一个个大会套小会推进解决。
其次就像我之前说的,春节假期很多人都有应付心态,谁愿意休息的时候还要陪着领导加班。
领导要调研,就要有一整套的调研方案,包括时间、出行方式、调研路线、陪同人员、座谈会等等,用车要申请,通知要到位,汇报要提前准备……
领导未行我先行,看看道路平不平。领导没来我先来,看看谁坐主席台。领导没讲我先讲,试试话筒响不响。领导讲话我鼓掌,带动台下一片响。
领导调研两个小时,基层干部们就要忙活两天,很多人还得提前结束假期,在单位待命。
这种春节调研,其实大可不必。把经济搞上去,真不在乎这一两天。姿态做得再足,经济排名,倒数还是倒数,不如在平时多花花心思。
希望领导们好好享受春节,让基层干部过个高质量的春节,这才是为基层减最大的负。
欢迎点赞收藏,随手关注“人生参考答案”,看体制内人生百态
看更多体制人的生活记录,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