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是欣赏、鉴别、评判美丑的心理过程,包括对美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洞察一切的审视力、良好的记忆力以及创作的天赋、鉴赏力、预见力、判断力和表达力等。在现实社会中,对美好事物的鉴赏,尤其是友情、亲情的审美,能不断地为孩子提供精神需求。
引导孩子审美转变
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的审美能力,让孩子从主体的愉悦向客体的自然与艺术转变,从而提升美商。改变孩子的审美趣味,从游戏愉悦中慢慢地向自然景观、艺术设计的方向去转变,比如,工艺品、服装、建筑等。还可以从赞叹自然景观的鬼斧神工和大自然的造化,到欣赏人工的艺术设计、建筑的奇特,由儿童化慢慢向成熟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和提升。
多元化的文化体验
多元的文化体验有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更加包容和多元的审美观。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音乐学习,培养孩子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在绘画与手工艺术活动中,提升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艺术感知;还可以带孩子参与舞蹈与戏剧的学习体验,有助于提升孩子的身体协调性,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增强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审美教育要从家庭开始
对孩子的审美教育要从家庭开始,如家里庭院的布局、摆放的一些艺术品等,都可以提升孩子的审美能力。家庭成员要以礼相待,无论长幼男女,都要互尊互爱。妈妈爱打扮是仪表美;善待自己和他人、善待环境与万物是心灵美。家长也可以在闲暇时间带着孩子在所在城市的某个建筑面前驻足,陪着孩子一起去看一看日出、日落;一起观赏自然景致以及园林景观、城市规划……
审美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会改善孩子的情绪,提高孩子的成绩,是一件让孩子感到幸福的事情。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美的环境,激发孩子对艺术的热情,支持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探索。让孩子在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和传播美的过程中不断成长,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良好审美素养的优秀人才。
关注“家庭教育报社”公众号
声明:本文部分系转载,用于宣传教育,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