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米汽车泼一盆冷水 | 电动势

民生   2024-11-06 20:03   上海  

既然决定先打高端局,那就一定要把握好品牌格调。

正文


小米又给汽车圈上了一课。


当蔚小理还在二、三十万的价格区间,杀的你死我活时,雷军已经把小米车,卖到了80万。



没错。


小米SU7的大哥大版本 Ultra 登场,售价直接飙到了81.49万。


而且看样子,这车还不是简单的造造概念,好像还真有人买。根据官方披露的数据,开订10分钟,就订出去了3680台。


拿计算机刨了刨,如果不出意外,雷总29个小目标到账了。


遥想当年,雷总卖手机,价格高于3000,就被人说忘本了。


如今,把产品卖到了80万,除了服气,似乎再无任何风评。


但做事业,除了口碑,说到底还是要看基本面。那么抛开风评,回归企业本身,小米造车这事,到底干得如何呢?


小米汽车为什么非要卖80万?


提到小米造车。


别的先不说,在汽车圈,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其实是营销。


实际上,就雷总和他所创办的小米,在营销这件事来说,别说车圈了,就是整个中国企业界,都很难说有能功盖其身的。


早年小米刚创办做手机那会,就已经展现出其营销功力了,什么参与感、各种黑科技词汇,以及领先的社交媒体应用意识,圈得一批米粉的心。


别的品牌用户,买手机,可能就是买了。但是小米的用户,不仅是简单用户,更是粉丝,是真的会为了小米的荣耀,在网络上和用户吵架的。


吵得有多厉害,用过微博和知乎的网友,相信一定不会陌生。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米粉一度成为不少普通用户选择小米的障碍,因为米粉老爱吵架,让小米留下了争议品牌的印象。


说这些,其实就想讲一件事,雷总是从消费电子品营销里,硬生生开出一条平路的人。其营销势能,放到今天到了汽车圈,说降维打击都含蓄了,碾压式覆盖可能更准确。


当然,这对于汽车圈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属于生产力跨界提升了,也有利于汽车圈整体的营销能力升级。


所以有了这个背景,我们再来看小米这回的定价,就能很清晰的看到雷总的深思熟虑。


为什么非要这时候,出一台卖80万的车?很可能是雷总,搞中低端定位产品,搞怕了。


小米手机,当初以1999元的价格登场,以性价比标签,占据消费者心智。但最终结果却是,当小米缓过神来,想要挺进高端时,发现怎么搞都难搞上去了。


哪怕到了今天,小米发布旗舰15,要涨价到4000元以上,雷总也得毕恭毕敬在发布会前,发个微博预热一下,给米粉们一点预期的缓冲时间。



所以,这一次,赶在SU7常规版,卖了一阵子后。80万的Ultra ,是无论如何,都要被雷总开出来了。


毕竟,当年的痛,是差点要把小米挤下牌桌的,要不是华为......嗯。就此打住。


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小米汽车到底怕不怕亏钱?


实际上,关于小米造车,在业界一直还有一个比较模棱两可的说法,那就是小米造车到底亏不亏钱,以及小米到底怕不怕亏钱。


目前,比较主流的解读是,小米每卖一辆车,就要亏6万元。


这个数字,是怎么得来的呢?


是基于小米财报数字的推算,根据小米Q2季度财报,小米汽车交付了2.7万辆,亏损18亿,平摊下来每辆车亏了6万多。


但是,有意思的是,另外一组数据又显示,小米SU7的单车毛利,在15%以上。


也就是说,单从卖的具体的每辆车来看,小米又是赚钱的。


而且这个利润率,坦率地说,还不错。作为对比,蔚来毛利率基本在9%;理想是19%;特斯拉是14.6%;极氪是14.2%。


所以,如果单从成本售价看,小米做得其实不错。但要是考虑到渠道、研发前期的必要基础投入,综合一下再来算,那就是亏损了。


而作为一个讲究规模效应的行业,小米和其它新势力一样,同样需要依靠规模,去摊薄这些投入,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亏损的泥潭。


卢伟冰也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了这个问题,表示未来最重要的就是规模。但从目前的趋势来看,虽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出来,但是参考订单量的走势,其起量、盈利,还是值得期待的。


而参考其它新势力,实现这一关键一跃,理想花了8年,特斯拉用了17年,至于蔚来、小鹏,到今天都已经成立了10年了,但依然在苦苦挣扎。


这条路不好走,所有人都在盯着,小米交出的答卷。


另外,小米也的确有充足的账面资产,能为其造车,冗余出时间机会。毕竟刚官宣造车那阵,雷总就摊牌了,说手里有1000个亿现金,能可劲造。


所以总的来说,小米造车虽然也面临实实在在的规模挑战,但是业务基本盘对于挑战的支撑,还是非常稳健的。 


大杀器往往都是双刃剑


其实,放在任何领域,都是这样。


成就你的,可能也是吞噬你的。


这可能就是天道。


就像如今合资车企的境遇一样,当年靠合资躺赢有多爽,今天业绩跌的就有多让人触目惊心。


上汽、广汽这些车企的财报,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所以,我们斗胆说两句,来看看小米的营销呢?


坦率的说,SU7的声量很成功,与保时捷的绑定也不错。就是风评很极端,被叫做“保时米”,并且在一些海外社交媒体上,也出现了下面这样的评论。



放在10年甚至更早前,面对中国产品只是抄袭的指责,可能笑一笑就过去了。但是在今天,考虑到特殊的宏观需求,因为某个单一品牌,让中国产品的整体形象被打上抄袭标签,这显然就是一件需要严肃思考的事了。


比较令人担心的是,这股风气,似乎并没有看到减缓的趋势。


最近一段时间,雷军驾驶红色法拉利的视频,流传很广。从一部分网友的态度可以看出,很多人相信,继保时捷后,小米盯上法拉利了。



当然这些说法,都是没有根据的揣测,但是从这些揣测的方向可以看出,小米究竟在网友心中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另外一件事,也让我们印象很深,因为结局令人悲痛。


根据媒体报道,一名小米车主,原本想炫耀自己的SU7,结果被嘲讽,一怒之下竟然见血了。


这种对于消费品牌,疯狂的荣耀感和自尊意识,放在任何其他品牌里,都是极为罕见和令人难以想象的。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个例,但至少这件事,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小米汽车品牌,目前真实的受众群体。


这对于,品牌的高端形象塑造,显然是不利的。


甚至大有被反噬的意味。


这些问题,放在今天小米的声望下,大有盛世危言的意思。


但是我们依然想尽可能冷静的点出来。


因为在我们看来,小米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雷军也是一位非常值得尊敬的企业家,我们相信如果能克服这些风险,小米一定能在通往伟大企业的路上,越走越快。


祝福小米取得更大的成就。



电动势
拒绝任何形式的站队,专注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域,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添砖加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