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昼,彗星划过天空,千年难得一见之奇观。
白眉老道双腿盘起,坐在地上,目不转睛的盯着彗星滑动的方向,老道的周围围着一大圈人,似乎都在监视着他,害怕老道做出什么反常的举动。只见彗尾在天空中留下一条长长的弧线,伴随着沙漏的声音,逐渐变淡,最终消逝在了西南方向,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过。这时,老道突然站起,忽地举起双手,冲出道士们的包围,不见老道如何使力,道士们便被冲散成两堆。老道朝着道观的西门疯跑过去,破烂的道袍随风飘荡,老道仿佛中了邪一般,也不知道他嘴里念叨着什么,道士们含含糊糊听到了句“那人回来了”,摸不清头脑。唯有年纪最老的道长幽谷子,叹了口气,似乎明晓这一切,又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
众道士连忙去追赶老道,年轻的道士平日习武,上山砍柴,下河捞鱼,自是身法矫健,按说追赶一位上了年纪的老道,应该说是不在话下,却发现无论自己跑的多快,硬是追赶不上,稍微上了年纪的道士,早已被甩出一大段距离,驻足原地,大口大口的吸着气,只能恨自己垂垂老矣,已是力不从心。老道越走越快,似是脚底生风,轻踩地面,便跃出好大一段距离,隐隐约约有高人之意。两旁的树叶随着老道的经过纷纷落下,眼力好的人只见一片叶子垂直而落,散作四片,如一把匕首,迅疾的插入泥土中,列成两排,似是布出的法阵。看到这一幕的人都是目瞪口呆,要知道,想练成此等功夫的,恐怕连王朝里的几大高手也很难做到。而眼前的这位疯癫老道,在道观中呆了40余年,没有人见过他曾经使出一招半式,老道平日疯疯癫癫,手里抱着道德经,文不成武不就,又怎可能领悟出这等精深的功夫?莫非……众人不敢继续想下去。令人惊奇的是,本该出手的道长幽谷子却对这一切冷眼旁观,没有说什么,更没出手阻拦,任由老道疯跑。
只见老道鹘起鹘落,三下两下,便又跃出一大段距离,与道士之间越隔越远。年轻的道士纵使体力好,此刻已是筋疲力尽,定是追不上了。此时,整个道观的人都回头看,将目光投放在幽谷子道长身上,却发现道长并未离开道观,只是站在道观的山门旁向远处望去。道观建于高山之上,山风习习,道长的黑色道袍也随风舞动,尽显仙风道骨。
此时,道长的大弟子赵玉朗声问道:师父,就这么让小师叔走了?
道长又向远方凝视了一刻,随后用沙哑的嗓子缓缓说道:随他去吧,聚亦是缘,散亦是缘,聚散皆为缘,世间一切有其道,有其缘,随他去,莫要追赶。
赵玉刚想继续劝师父,说了一个“可是”,就被师父拦下:老一辈的事,年轻人不要问太多,你也不需要了解,多年以后,自见分晓,好好修道,莫要学你师叔。
赵玉心有不甘,却也没有再继续问下去。随后又望向疯癫道长的方向,只见疯疯癫癫的老道已经到了对山的半山腰,山腰之上是云海,又过了不久,疯癫老道爬过山腰,消失在了云海之中。众道士皆是内心存疑,却也还是回到了道观之中。
天下人皆知华山为古今天下第一险峰,可在疯癫老道眼里,翻过此山却如履平地,只见疯癫老道身轻如燕,三下两下便跃出几里地,转瞬间便翻过了第一险峰。
中午时分,老道进入了长安城地界。长安繁华,近百万人家。长安街头车水马龙,熙熙攘攘。老道在道观中愣是呆了40多年,其间从未见过如此繁华景象,今日一见,似乎沉沦其间,只见他东看看西瞅瞅,好像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没有人注意到一向疯疯癫癫的老道忽然之间眼底溢出了几滴泪水,只见老道低声嘀咕道:40年,40年前是从这里跑出来,40年后也是从这里回去,想起了往事,激动、怨愤、悲伤,复杂的情感一同涌到老道心头,思绪乍起,老道的脚步也相应的慢了下来。
就在此时,长安大街上几骑马飞奔而来,但见马上之人皆是银盔银甲,背携雕弓,马踏金鞍,威严之外带着几分华贵之气。
正自老道出神之时,听到前方一声呼喝:让开!呼喝中尽是铁血与豪迈,眼见着马到人前,老道势必躲闪不及,路边众人难掩惋惜与惊惧,要知道,长安城中,除了皇亲国戚之外,要数这帮军爷太监最有权势。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对这帮人是不管用的,纵管你是长安富豪,也难逃这些人的毒手,正如童谣所唱的那样:贫哭富哭良女哭,只因长安多军监。
眼见着战马就要将老道踏在脚下,只见老道踮起脚尖,宽袍大袖一鼓,便如断线风筝一般向后移去,随后脚尖离地,瞬时之间便越出一丈高,飞身躲过了战马的冲撞。路旁人群哪见过如此场面,任是长安城里知天命的老人也是一凛,唯独街上一名见多识广的白胡子老爷子眯着眼睛,捋着精致的胡子,喃喃的说到:多年前,有一个少年,就是以如此身法从这里出去的。
疾驰而过的军爷哪晓得老道身法如此矫健,顿时起了争强好胜之心,领头的军爷立马从箭篓里抽出一支铁箭,搭箭,上弦,射,老道在空中来了个后空翻,躲过了这一箭。领头军爷又从箭篓中取出一支银箭,正午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似乎彰显着箭主人那不可一世的威严,搭箭,上弦,射,老道轻踩空气,又轻轻松松躲过了这一箭,众人心中早已是悬了又放,放了又悬,担心老道分寸没掌握好,便成了箭下冤魂,本想喊当心,却害怕军爷们这暴戾脾气,担心自己惹火上身,便也没有人喊出来。
看到自己两箭未中,领头军爷似乎已是恼羞成怒,迅捷的从剑篓中抽出第三支箭,第三支箭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耀眼,路旁众人倍感惊诧,只见箭身金光闪耀,围观的一个孩子不禁大声喊道:“是金的!”只见领头军爷又是同样的动作,搭箭,上弦,射。金箭划过,便似一道闪电划过天空,留下绚丽的身影,老道似乎毫无察觉,还是和刚才一样背对着军爷,身体自然下落,可就在箭要击中他的一瞬间,那支金箭却好像遇见了结界一般,先是悬停在了半空中,随后又立即垂直的落到了地上。
围观众人和几名军爷眼中皆是一惊:寻常武夫定是无法形成结界,要形成结界,定是宗师级别的人物才可以,莫非众人眼前之人竟是一位隐居江湖的宗师?
就在众人疑惑之时,老道已经轻轻的落在了地上,而刚刚不可一世的领头军爷,此刻也已经下了马,只见他三步并成两步,快步走到了老道面前,二话不说,便是右膝点地,左手按住剑鞘,右手死死的压在了剑柄上。
“刚刚恕有得罪,实是想知道长身上是否藏有绝技,如今已是试过,敢问道长法号,还请道长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