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没有了?年轻人不花钱随礼了?其本质其实是信贷金融观念的改变!!

文摘   2025-02-05 06:22   辽宁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将近50年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愈发感觉到“情义”这种东西在逐渐瓦解,随之瓦解的,还有几千年来沉淀形成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中最明显的,便是传统节日与习俗,传统节日中最明显的,便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年”,传统习俗中最明显的,便是咱们中华民族的“礼尚往来”。
本篇文章不打算从数据上进行举例,毕竟数据上的生搬硬套,只能说明事物之间的某种可能性联系,而非必然性联系,其本质还是不具备科学性的。
所以,我只说现象,只说现象背后的原因,当然了,原因是我自己一个人总结出来的,按我的逻辑推理出来的,信不信随你,要是有兴趣,就请读完这篇文章吧。
年味没有了,年轻人不花钱随礼了,深层一些来说就是血缘宗族之间的关系在淡化。
为什么淡化?我的观点是:经济的发展,金融信贷行业也在逐渐进步,而血缘宗族关系的本质便是一种信贷投资,银行、支付宝等事物的发展进步使得血缘宗族关系的金融信贷投资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意义,旧的体系被取代了,所以年味没有了,年轻人不花钱随礼了,过年红包也便逐渐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亲戚之间也不怎么互相借钱了。尤其是90后、00后,花呗等新鲜事物已经代替了很多传统的东西。
这时,有人会提出一个疑问,凭什么说血缘宗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金融信贷利益关系?因为,纵观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亲戚之间本质上是一种投资,无论是经济上(这里的经济包括金融)还是政治上,大家族在一起,是为了更容易生存,亲戚之间互相接济,其实就是一种保险,一种金融信贷投资。比如——借钱,债主一方之前要考虑钱借出去之后能不能拿回来,拿不回来,那肯定不会借,否则就是赔钱。所以,借钱只能借给值得信任的人,谁值得信任?在过去信息不畅通的年代,是亲戚,亲戚是一种互相接济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本质就是金融。
金融发展渐趋完善,银行能贷款,也就没人和亲戚借钱了,亲情也便不像过去那样浓郁了,因为人性使然,利益不复存在,或者联系减少,就没那么重要了,再加上乡土社会的瓦解,传统宗法也便彻底瓦解消散。
至于年味消散,和物质生活富裕也有关,人们不像过去那样,什么好东西都要集中在一个时间享受,毕竟多数都是小康之家,不愁吃、不愁穿。
当然,和计划生育导致人口减少也有关系,但是这些都不像金融关系那样主要。
也许,在一些地区,宗族观念过于强大,并没有伴随着金融发展瓦解,这些就是特殊情况了。
当然,年味也不一定一直走下坡路,有可能之后还会伴随着经济的特殊发展模式得到改变,当然了,还有可能是某种文化或是社会的发展使其重新走上坡路,我们就静观其变吧。
最后说一句,金融的本质是信息,信息现有的最佳寄生方式是媒体,媒体最有前景的是自媒体,自媒体未来在抖音、b站(bilibili)。

快哉谈
以最简单幽默的方式讲述历史掌故、诗词文学、社会热点,发表旅游日常,介绍美丽中国,偶尔会发表连载小说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