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养殖冷水鱼 “游” 出幸福路

创业   2024-11-14 16:35   北京  


养殖冷水鱼

“游”出幸福路


一场冬雨过后,山间的雾气轻轻缭绕。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富水源种植养殖家庭农场养殖基地的鱼池中,鲟鱼、虹鳟往来游弋,欢腾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工人们正忙碌着检测水质、投喂饵料,一派忙碌景象。

“看,这些虹鳟鱼多漂亮!”喀喇沁旗农牧局水产站长任朝辉指着一条条游动的大鱼,满脸自豪。任朝辉告诉笔者,这里的鱼从鱼苗到成鱼,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农场马振荣付的心血和汗水。
一说起养冷水鱼,马振荣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我本就是咱们楼子店村人,早些年干的是瓦匠活,现在年纪大了,也干不动了。我原先比较喜欢钓鱼,钓着钓着鱼,看着这里的水质比较好,就自己想着养点冷水鱼。”
经过精心挑选,马振荣把养殖地点选在了楼子店村闫家店,这里空气清新,有一眼山泉大口井,是养鱼的好地方。
“这里是富水源冷水鱼养殖场的水源地,位于老虎洞山脚下,这里的水源非常丰富,水温在0℃到18,非常适合进行冷水鱼养殖。”任朝辉说。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马振荣刚开始踏入新的领域,一没经验、二没技术,什么都得从零开始。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马振荣边学边摸索着干。然而接二连三出现的事故,曾一度让马振荣丧失了信心。
“当时因为连续出现事故赔钱了,对养鱼也没有了信心。后来乡政府领导过来了解情况,又帮助联系旗农牧局专家进行指导,教给我们怎么测溶氧、测水质,又提出不少建议,后期又有了信心了。”马振荣感慨地说。
为了养好鱼,马振荣几乎一天24小时都扎在棚里头,每2小时循环一次增氧机,并同步检测水温、水质,即使眼睛熬红了、体重减轻了也不在乎,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
马振荣介绍,有了优质的生长环境和专业的技术支持,渔场逐渐走上了正轨。到现在,养殖场已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建成占地37亩的标准化池塘,冷水鱼苗种繁育车间600平方米、商品鱼养殖水体4600立方米。自2022年开始,渔场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和喀喇沁旗农牧局合作,相继承接了“冷水鱼新品种引进试验”“鲟鱼苗种培育实验”等渔业技术推广项目,开展以虹鳟、鲟鱼为主导品种的自繁自育,预计2025年秋商品鱼能供应上市,初步形成了集鱼苗繁育、冷水鱼养殖、教育科研为一体的产业体系,有效地吸纳和带动了周边农户就地就业,提供捕捞、管理等就业岗位。
“我原来一直在外面打工,撇家舍业得挺不容易,现在能在家门口干这个活挺好,一个月挣个四五千块钱。”工人尹向阳表示。
几年来,经过持续不断的科技攻关,富水源种植养殖家庭农场被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认定为2022年度全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骨干基地,被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认定为“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被赤峰市农牧局授予“示范家庭农牧场”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计划再投资200万元,扩建1万平方米的柳根鱼、华子鱼养殖基地、1000平方米的育苗基地以及500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努力走出一条水清、鱼肥、民富的新路子。”马振荣信心满满地说






来源:人民网

中国水产
《中国水产》杂志于1958年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水产》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最新渔业政策法规、报道热点信息动态、探讨渔业重要议题、推广先进科技成果、普及渔业科学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