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Zhongshan|来自海外的他们爱上中山的青山绿水

文摘   2025-01-21 07:16   美国  

International Friends Fall in Love
with Zhongshan's Scenic Beauty

水清岸绿的美丽河湖是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山把“治水”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经过全市上下历时三年的艰苦奋斗,全市1041条河涌中,黑臭河涌减少了超八成;2021年以来,新建污水管网6144公里,完成1410个小区排水管网改造和4637个厂企雨污分流改造;17座污水处理厂完工并通水,污水处理能力达221.5万吨/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由原来的25%提高至93.69%。近年来,中山还成功入选国家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如今的七宅涌水清岸绿,环境优美。记者 缪晓剑 摄

治水,不仅治到了老百姓的心坎,更让一批批来中山发展、居住的外国友人纷纷点赞。

从“黑臭河涌”变“清流小溪”,位于沙溪镇的土瓜涌是中山以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为“关键一子”,推动“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的生动案例。治水前,土瓜涌两岸没有护坡,泥土散乱,杂草丛生。如今的土瓜涌,碧绿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错落有致的绿植点缀两岸,河面上偶尔可见白鹭成群飞过,崭新的廊道蜿蜒沿岸而上……

治理后的沙溪涌水质转好,周边环境得到很大改善。记者 缪晓剑 摄

“过去的土瓜涌像‘黑芝麻糊’,现在则变得清澈许多。” 祖籍中山沙溪的加拿大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彭结婷近日回到家乡,欣喜地发现了当地的变化。“希望以后会有更多居民过来这里散步。”

英国人Paul Jolley(保罗·乔利)是酷卡(中山)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已经在中山生活了20年。回忆起20年前的中山,他提到:“当时的水环境并不理想,主要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污水排放和沿河有众多服装厂的缘故。”

东区街道白石涌。记者  缪晓剑 摄

“近年来,中山在水质净化方面采取了严格且有效的措施。城乡人居环境大大提升。” Paul赞许地说道,“我经常去凯茵新城和五桂山一带游玩,那里水质很不错。”他注意到,随着自然环境的优化,露营活动在中山日益流行。“有许多小帐篷纷纷出现在河流和湖泊旁,人们在此享受自然,非常惬意。”

中山市江畔露营基地。见习生 张景天 见习记者 盖刘宝 摄

岐江河,是中山人的“母亲河”。“我注意到,河流中的鱼类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水域生态日益丰富。”来中山十年的土耳其人Ercin Gorur(一川·葛尔)与妻子陈清珊经常在河边散步,他们共同创办的中山斯飞比尔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就坐落在岐江河畔的岐创数字文化产业园内。在这里,他们引进了环保洗水设备,并结合纳米发泡技术与高效节能的水处理系统和镭射技术,打造“零碳”环保智能车间,以推动牛仔服产业的绿色转型。

Ercin Gorur 在环保牛仔生产车间内工作。记者 孙俊军

Ercin看来,推行环保不仅是企业发展的社会责任,也是教育下一代的生活理念。“我有三个孩子,他们都在中国上学,我从小就教育他们要节约水资源、爱护水环境。我也很乐意结合我们环保车间的特点,为孩子们设计研学课程,通过咖啡染、茶染等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环保生产的魅力。” Ercin表示,“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为下一代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中山岐江河两岸风光。记者 缪晓剑 摄

♦♦♦

International Friends Fall in Love 
with Zhongshan’s Scenic Beauty

The beautiful riverways are a crucial part of the local community's living 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Zhongshan has made water management its top priority in improving public welfare. Let's see how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living in Zhongshan assess the success of these efforts. 

【出品】中山市海外传播中心
【统筹】廖薇
【编导/采访】杨骐玮 廖薇 实习生 周欢 通讯员 廖睿
【出镜】实习生 周欢
【视频摄制】刘万杰
【翻译/校对】实习生 周欢 饶梅芳 
【设计】陈思理


编辑   廖薇  二审  孙俊军  三审 吴森林

夏威夷中文台
夏威夷中文電視臺(Hawaii Chinese TV),致力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大力宣傳偉大祖國的日益騰飛,積極服務廣大海外同胞,加強海內外各領域溝通與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