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条指尖舞 匠心编未来

文摘   2025-01-15 05:43   美国  


藤条指尖舞 匠心编未来



精致的藤编产品。何森垚 摄

兴宁藤编技艺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是技术活,也是经验活。何森垚 摄

不知你的童年记忆里,是否也有这样一把老藤椅:它坚韧耐用,爷爷奶奶坐在上面,与你讲述他们年轻时候的故事。

藤家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具品种之一,中国人崇尚“虽为人作,宛自天成”,喜欢藤家具的自然本色和天然去雕饰的审美趣味,因此从古至今藤家具广受群众青睐。

在梅州,有这么一个村庄,村民们以藤编技艺作为赖以生存的技能流传了百余年。这个保存着古老藤编技艺的村庄就是兴宁市水口镇松陂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村家家户户都会藤编技艺。”刘东云是兴宁藤编技艺的梅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90年,年仅16岁的他,就已成为藤编技艺的行家里手。“那时候附近镇村的人都来村里工作,上下班时大家骑着自行车一窝蜂涌出来,好不热闹,松陂村也被戏称为‘小香港’。”

作为梅州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兴宁藤编技艺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兴宁县志》记载:“县内竹编、草编、藤编业比较发达,已有200多年历史。尤其刁坊、下堡(即现水口镇)、叶塘、宁新等区乡,从业者众。下堡的藤椅……名扬县内外。”

刘东云至今仍保存有他岳父的曾祖父黄炳垣从新加坡带回来的藤编手提箱。“清嘉庆年间,我岳父黄迪华的祖辈到新加坡谋生,学会藤编工艺。”刘东云说,清光绪年间,黄炳垣回到家乡,发展藤编业,代代相传,现已传6代。

选材、裁剪、变形、定型、打磨、造型、晾晒、钉架、编织、打模、上色、上漆等十几道工序下来,一个藤编作品才能完成。“弯曲的角度、孔洞的大小、基料的长短,其中一项稍有偏差都会影响最后成品的质量。”刘东云说,藤编是技术活也是经验活,蕴含着大学问。

传统的兴宁藤编产品主要有藤椅、藤桌及简单的家庭用品。刘东云在原下堡松陂藤器厂的基础上创办水口镇东云藤器厂后,将产品融入现代元素,创新性发展出藤席、藤织件、藤家具三大类100多个品种。

2017年,东云藤器厂和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达成校企合作,学校每年都有100多人次的师生前来厂里学习藤编技艺,并利用藤元素设计毕业作品。“校企合作将非遗技艺传给年轻人的同时,也吸收了年轻人的创意,让藤编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刘东云说。

通过不断传承创新,兴宁藤编制作技艺得到更多认可。2022年,东云藤器厂获评第一批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23年,刘东云被评为梅州市第一批嘉应工匠。

为使藤编技术得以传承发展,2000年开始,刘东云带徒传艺,培养技术人才。多年来,他先后培养出30多位技工在厂就业。2018年,刘东云的儿子刘子强通过不断学习,也熟练掌握藤编制作技艺,成为兴宁藤编技艺新一代传承人。“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到非遗传承的队伍中来。”刘东云说。

(“今日广东”侨刊乡讯国际供稿中心 张柳青)


夏威夷中文台
夏威夷中文電視臺(Hawaii Chinese TV),致力於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大力宣傳偉大祖國的日益騰飛,積極服務廣大海外同胞,加強海內外各領域溝通與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