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位十几年前教过的学生路过我所在的城市,于是到家里来拜访我。席间聊得正起劲时,她突然有点不好意思的问我:“对了杨老师,当年您给我们上的是什么课来着?”
经常尴尬的朋友们都知道,化解这种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反问。所以我反过来问她:“那么你还记得我讲的什么东西对你有用么?”
她想了想说:“我真的记不清您讲的那些知识点了。但是有一点我记得很清楚:第二年我去美国读研时,课堂上常能想起您说的那些思路。特别是学习《Think In Java》并组团做项目时,遇到多线程等等难点都比别人理解的轻松,感觉像是您讲过一样,虽然我不记得您讲过”。
这段话让我十分开心。多线程我确实没有详细讲,因为那一门课程叫做《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 —— 基于Java语言的实现》,而我的目标,就是让同学们能够改造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用另一种视角(面向对象)去描述世界,并能从Java设计者的视角去理解那些古怪语法的设计初衷。为了做到这个目标,那学期我给她们全班19人写下的作业评语接近10万字。
然后她忘记了课程的名字,忘记了我讲过的知识点,忘记了我在评语中写过什么 …… 甚至如果不是读研时又要用到Java,她可能也会忘记我讲过的哪些语法结构。
但是她学会了这种思维和视角。而唯有思维,是一经掌握就能在大脑中刻蚀出固定的回路,不需要记忆、也永不会忘记的。
古人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对应到教学里,大概就是指这种思维与视角的锻炼吧。类似的“道”还有很多,比如逻辑,比如学习方法,乃至在更深层次上为所有学科所共通的思维方法。或许这就是为什么韩愈在写下“传道授业解惑”时,为“道”字挑选了“传”这个略带玄妙色彩的动词。
比如下面这道简单的高中物理题,当看懂老师是怎样跳出细节(各个接触面之间的作用力)、直接从整体加速度推导出每个滑块受到的推力时,我瞬间领悟到“整体”、“系统”、“边界”、“最终效果”等等一系列“虚”概念。
而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不管是探讨理论、设计系统,还是企业咨询、商务谈判,我常会不自觉地把眼前的任务想象成一个个滑块,跳过系统内部细节,直接观察系统边界上的最终交互,然后快速准确地指出问题。这就是“道”的普适性。
我想,相比于讲解具体题目、具体技能的“授业”,教师们应该更享受这种“传道”的淋漓快感吧。
只可惜,形而上的东西听起来总是务虚,远不像讲清楚一道题、背下来一段话那样,能在考试中得到肉眼可见的回报。加之这几年大学“高中化”、考研“高考化”,考公成为大多数学子唯一出路,听说很多学子连专业课程都已无暇顾及,只求老师“别点名、别管我,你给我个通过,我给你个好评”。由此想来,仍然愿意冒着不解甚至差评的压力,呕心沥血坚持“传道”的老师们,更加的难能可贵!
教师节,致敬继续在校园里坚守本心的各位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