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关于启动2024年度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并部署了与绩效考核相关的工作要求。
2024年度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
这些指标变化要注意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考核全国共 2112 家三级公立医院参加,其中综合性医院 1521 家。多家医院排名创历史新高。具体排名方面,北京协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分列综合医院前三甲。
根据《操作手册(2024版)》,有3个指标增加了考核内容:在指标8原有内容基础之上,增设非计划重返再住院率的考核内容;在指标36原有内容之上,增设流动比率的考核内容;在指标10原有指标之上,增加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用于反映医疗机构利用相关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情况。
此外,有14个指标补充及更新相关工作要求;8个指标根据专家意见和政策要求,细化指标说明;8个指标根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和政策要求更新脚注。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引导医院更加注重转方式调结构
更加注重抓考核。在“国考”指挥棒的指引下,医院要根据自身基础、发展战略,制定符合自身发展路径的考核指标体系。实践中,医院将“国考”指标分解融入日常管理,开展重点指标监控通报,明确考核对象,监控结果与学科发展评价、重点专科申报等挂钩。
更加注重调分配。科学合理运用考核结果是加强内部管理的有力抓手。医院将考核结果与分配挂钩,对奖金分配方案实施动态调整,保持分配结果可预可控。
更加注重强门诊。医院通过增加主治医师普通门诊、午间门诊次数,开设专病门诊、多学科门诊,试点门住比考核等,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更加注重强科教。全面融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医院设立相关联合基金;科学规划科研、教学工作,在亚专科考核中加入相关指标;推行医师分类分型考核模型,让员工晋升不再走“独木桥”。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副院长李嘉:希望绩效考核工作可以加入评价医生临床能力的指向性指标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党委书记 吴沛新:患者需要什么,绩效就考核什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 杨尹默:
“一科一策” 以“国考”思维为学科发展开“处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 李俊:“国考”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