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中医执业医师

教育   2025-01-24 13:24   安徽  
1、发热为午后夜间低热,其病机是
A、阳明腑实 
B、骨蒸潮热 
C、温病入营 
D、湿温内蕴 
E、热邪客表
【答案】B
解析:骨蒸潮热,午后或夜间潮热:其特点是午后和夜间有低热。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者,称为骨蒸发热,多属阴虚火旺所致。由于阴液亏虚,不能制阳,机体阳气偏亢,午后卫阳渐入于里,夜间卫阳行于里,使体内偏亢的阳气更加亢盛而生内热。
2、人中满唇反见于
A、脾胃积热 
B、虚火上炎 
C、心脾积热 
D、燥热伤津 
E、脾气将绝 
【答案】E
解析:人中满唇反为脾气将绝。

3、舌根部多反映的是何脏腑的病变

A、心 

B、肝 
C、肾 
D、脾 
E、肺
【答案】C
解析:舌面的脏腑分部:(1)舌质多候五脏病变,侧重血分。(2)舌苔多候六腑病变,侧重气分。(3)舌尖多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4)舌中部多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5)舌根部多反映下焦肾的病变。(6)舌两侧多反映肝胆的病变。 
4、不属于脾虚气陷证临床表现的是
A、久泄不止 
B、肛门重坠 
C、便意频数 
D、子宫下垂 
E、四肢不温
【答案】E
解析:脾虚气陷证临床表现:脘腹重坠作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肛门重坠,或久泄不止,甚或脱肛,或小便浑浊如米泔,或内脏、子宫下垂,气短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白无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弱。选项E是脾阳虚证的表现。 
5、口之形态中口撮可见于
A、痫病 
B、中风 
C、疟疾发作 
D、小儿脐风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口撮:上下口唇紧聚,不能吸吮,可见于小儿脐风。口噤:口闭而难开,牙关紧急,属实证,多因筋脉拘急所致,可见于中风、痫病、惊风、破伤风等。口振:战栗鼓颌,口唇振摇,多为阳虚寒盛或邪正剧争所致,可见于温病、伤寒欲作汗时,或疟疾发作时。 
6、《素问·刺热》分候法中,以右颊候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答案】D
解析:《素问·刺热》分候法:以额部候心,鼻部候脾,左颊候肝,右颊候肺,颏部候肾。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引起舌象生理变异的因素是
A、年龄因素的影响 
B、地域因素的影响 
C、女性生理特点的影响 
D、禀赋体质因素的影响 
E、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
【答案】B
解析:舌象的生理变异:正常舌象受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可以产生各种生理性变异。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年龄。(2)性别。(3)禀赋体质因素。(4)气候、环境因素。 
8、常见于病人临终前的神态表现是
A、得神 
B、少神 
C、假神 
D、失神 
E、神气不足 
【答案】C
解析:假神的临床意义:提示脏腑精气衰竭,正气将绝,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多见于临终之前。古人比喻为“回光返照”、“残灯复明”。
9、属于正常人从出生至死终生基本不变的面色是
A、主色 
B、客色 
C、善色 
D、恶色 
E、病色 
【答案】A
解析:主色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基本面色,属于个体特征,终生基本不变。
10、下列各项中,属于病理性舌象表现的是
A、肥胖之人舌多胖大而质淡 
B、老年人舌色较暗红或带紫暗色 
C、消瘦之人舌体偏瘦而舌色偏红 
D、儿童的舌质多淡嫩,舌苔偏少易剥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解析:舌象的生理变异:正常舌象受体内外环境的影响,可以产生各种生理性变异。(1)年龄因素的影响:儿童的舌质多淡嫩,舌苔偏少易剥,老年人的舌色多暗红。(2)性别因素的影响:受女性生理特点的影响,在月经期可蕈状乳头充血而舌质偏红,或舌尖边部有明显的红刺。月经过后可以恢复正常。(3)禀赋体质因素的影响:舌象可以出现一些差异。可见先天性裂纹舌、齿痕舌、地图舌等。(4)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夏季舌苔多厚;秋季舌苔偏干燥;冬季舌常湿润等。

医考之家
关于医学类考试的相关内容:1、医学类考试视频课件;2、医学类考试考前资料;3、考试试题;4、考试经验分享;5、习题模拟练习;6、行业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