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家住临平的胡先生(化名)吃完晚饭后照例和家人出门散步,可刚走出小区没多久,肚子就突然感到剧烈疼痛,疼得他恨不得在地上打滚。
突如其来的状况让家人都慌了神,赶紧把他送往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
“医生医生,他疼得快不行了!”当天接诊的是急诊外科副主任徐超,在详细询问了病史和饮食习惯后,徐主任顺着细微的线索找到了症结所在。
原来,胡先生的亲戚前几天从老家寄了一些自制的流心柿饼。事发当天,抵挡不住“糖霜”诱惑,胡先生竟一次性食用了三四个柿饼,不久便感到腹部不适,后来愈发严重。
通过腹部X光和CT扫描检查,医生发现胡先生的肠道内出现了明显的梗阻情况,确诊为柿饼引起的机械性肠梗阻。
“一般来说,在不空腹的情况,每次吃杮子最好不超过2-3个,柿饼不超过1-2个,特别是老人、儿童更要减量。”
经过禁食、胃肠减压和补液等措施支持治疗,胡先生的症状仍未有明显缓解,于是徐主任决定实施急诊手术。
图片由稿源提供
在手术过程中,徐超发现胡先生的肠道内果然有数块大的柿饼凝结物,正是这个“罪魁祸首”导致了胡先生的肠梗阻。
经手术,徐超成功将凝结物取出,并修复了受损的肠道。术后,经过精心护理和康复治疗,胡先生恢复良好。
春节酒席、朋友聚会多…美食背后的“风险”不容小觑
临近年关,家家户户都早早着手准备着各式各样年货、美食。宴席多、聚会多,但越是放松时刻,越是要“管住嘴”,小心“病从口入”。
特别是对于一些脾胃、消化功能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在进食一些不消化的食物,一定要把握住“度”,切勿贪嘴多吃。如: